加书签
23   张丽容千古奇情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张丽容千古奇情 紧邻苏州的松江府,有一处张氏园林,花木扶疏,住在这里的也算是书香门第。男 主人早已谢世,留下母女两人相依为命,那女孩子人如其名,容颜艳丽。更有一奇特的 地方,是双眉入鬓,翠似柳叶。加上幼承庭训,家学渊源,更显出她那兰蕙资质。与其 比邻而居的便是松江的首富李家。 元世祖至至十六年初春,南宋丞相张世杰兵败崖山,陆秀夫誓不投降,背着南宋最 后一个小皇帝赵柄沉海自尽。蒙古人成为统治全中国的主人。 开始汉族士大夫出于“夷夏之防”,反对蒙古人入主中原。蒙古人也以高压手段对 抗汉族读书人,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笼络人心,采纳善言,置招贤馆,开经史科,不 惜优给廪饩以培养人才。文人无行,本固坚守信义而过着凄惶日子的知识分子,抛弃了 满嘴的道义,又热热闹闹地奔走在功名之中。纷纷收拾起心猿意马,埋首窗下,皓首穷 经。松江首富李家的公子李玉郎,自然是不能免俗。 这李玉郎虽生于富贵之家,学习还算刻苦,弱冠之年,文名就已远近闻名,夏天他 来到城南的别墅避暑,仍不辍学业。这里地旷风清、楼高宜人,凭栏远眺,不远处人烟 辐辏的地方就是青楼云集的地方,丝竹之音随风隐约传来,间有脂粉香息飘入窗棂。李 玉郎耳闻鼻嗅,久而久之,也不以为异了。 一日,同窗好友数人来访,对于不远处随风飘送过来的音韵及香息特别敏感,不觉 中开起玩笑来,笑问李玉郎:“但闻声息,不见其形,难免不想入非非吧。”李玉郎笑 道:“若见其形,则不赏其声息矣。”就这样一问一答,撩起了无限的暇思冥想,于是 议定每人作诗一首聊以佐酒。李玉郎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众人立即传观。正在兴头, 忽报老师来到,慌得众人连忙下楼迎接,李玉郎深恐诗稿被老师觉察,赶紧纳入怀中, 想想还是不妥,干脆揉成一团,凭栏抛向墙外。好风凭借力,那纸团眼看着悠悠地落到 张氏园林。 此时的张丽容年已及笄,久居雅舍,春花秋月,倍感寂寥。夏日乘凉绿荫深处,隔 墙听到笑语声喧,常常为此心往神驰。这天正在云里雾里地遐想之际,忽见一团彩笺凌 空跌落,毫不犹豫地拿起就读,一看是:      曲栏深处一枝花,浓艳何曾识露华;      素质白攒千瓣玉,香肌红映六铢纱。      金铃有意频相护,绣帏无情苦见遮;      凭仗东皇须着力,向人开处莫教差。 张丽容当然知道这是隔壁李家公子的诗。这些描写青楼妓女的诗句,自然是若隐若 现,不庄之处在所难免,张丽容不明就里,反而误认是隔壁李家儿郎给自己写的情诗, 并想入非非地认为这是李郎苦无沟通的管道,只有隔壁一掷。也真难为了他。想到此处, 不禁哑然失笑,内心窃喜,立即根据原诗原韵,和诗一首:      深谢韶光染色浓,吹开准拟倩东风;      生愁夕露凝珠泪,最怕春寒损玉容。      嫩蕊折时飘蝶粉,芳心破处点猩红;      金盘华屋如堪荐,早人雕栏十二重。 张丽容怀着忐忑的心情,用一枚胡桃核裹入白绫柏中,颤巍巍地爬上太湖石顶,用 力掷人李家楼窗。李玉郎将诗读完,便了然张丽容的情怀。每天都将头伸出窗外探视, 一天正遇着张丽容也正悄悄地望着这边。四目相对,恍若触电,原来彼此之间就略有所 知。此刻更加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于是互展笑靥,款款而谈。每当这时,女孩子就更显 得大胆,更积极一些。 张丽容十分大方地问道:“以君才情,傲视一方,何以至今未婚?” 李玉郎答道:“欲得才貌如卿者方可!”张丽容满面飞红,羞羞答答地说:“蒙君 不弃,妾自当留此身以待君也。”两人于是隔壁盟誓而别。 李家为松江首富,媒婆为李玉郎提亲的络绎不绝,李父辄用门不当、户不对为由一 概拒绝。等到李玉郎心有所属,告诉父母,李父又以张家寡母孤女,其父亲在日,只会 作赋吟诗,空谈心性,腐儒世家,想必他的女儿也必不切实际,认为并不是理想的对象。 只是迫于儿子的要求,随便答应下来,并没有认真央媒说合。 李玉郎以为好事得谐,不过是时间而已,因此常常在花晨月夕,神采飞扬地凭栏吹 笛。张丽容每天听到笛声,心中窃喜,于是诗兴大发,再写一诗,仍借助胡桃掷上楼头:      自从闻笛苦匆匆,魄散魂飞入梦中;      莫怨粉墙高如许,心有灵犀一点通。 转瞬溽暑易过,李玉郎即将再往学馆从师问道,而婚事却了无消息,心神惶惑不已。 于是整天斜倚楼头,一曲又一曲地吹笛解闷,心中悒郁,笛声中也呈现出幽怨的音韵, 呜呜咽咽,使人不忍卒听,面对佳人的垂询,答道:      栏干闲倚日偏长,吹笛无俚苦断肠;      安得身轻如飞燕,随风飘飞到妆台。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玉郎白天想的是情人的举止神情,晚上便在梦中与情人尽 情欢会。于是神移情牵,学世荒废,茶饭无心,终于恹恹成疾。父母透过玉郎的同窗好 友探得实情以后,迫不得已,备齐六礼遣媒到张家订亲。李玉郎听说婚事得成,一跃而 起,沉疴不药而愈,准备冬天一到就要佳人过门。不料事出意外,平白地拆散了一椿好 姻缘。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同时将今天山东、山西、 河北等地划为直辖区。另外将全国划为十个“行中书省”,分辖一百八十五路、三十三 府、三百五十九州及一千一百二十七县。 松江府所属的“路”,总管叫阿鲁台,任满赴京候选另派职务。当时京城独掌人事 任免大权的是右丞相伯颜。伯颜一方面严刑峻法压制汉人;一方面贪婪无度,对各级官 吏多所需索,稍不如意,立即黜罢。阿鲁台心想,至少得白银万两,否则出路不堪设想。 阿鲁台大概还不算贪官,他检点囊橐,还不足五千两白银,直觉得前途堪忧。这时就有 心腹佐吏向他献谋:“丞相府金银堆积如山,所缺者,非财也。倘能于辖下各府、州、 县,选得才色双绝之妙龄美女二三人,所费不过千把两银子,必能博得丞相欢心。如此 将可获得优差。” 阿鲁台深以为计,立即命令佐吏打着丞相的旗号,前往各府探访。几经选择,仅得 才色双绝的女子两人,首选就是张丽容。 李玉郎父子听到此事,犹如晴天霹雳。多方奔走说项,都无济于事。 经过一个短时期的习礼,易装,便坐上大船北上大都。张丽容临行托人寄语李玉郎: “此次北行,惟死而已。”从登船那天起,就开始绝食。随行的张母看到女儿这样,哭 着说:“你死了一定牵累我,你可稍稍进食,再作计较!” 张丽容不忍老母受累,可又苦无良策,真个是求死不得、求生不能,进退两难,一 路沿运河北上。李玉郎随船追赶,风雨无阻,为情所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白天踉跄 呼号、晚上露宿堤岸,前后月余,跋涉三千多里。从松江一直追到山东临清,脚上打满 血泡,蓬首垢面,已经不像人样了。 张丽容从船窗中窥见李玉郎的狼狈模样,心如刀绞,悄悄派船夫对李玉郎说:“妾 之所以不死,都因寡母未能有所安排,抵大都前,定必有以报玉郎。” 李玉郎听到这话,悲痛万分,一跃投水。船夫急忙救起,已气绝身亡。张丽容眼看 李玉郎已死,跟着自缢于船舱中。 阿鲁台怒不可遏:“何物女子?不爱锦衣玉食,富贵荣华,而迷恋一介寒儒,诚贱 骨也。” 下令船夫剥下她的衣裙,裸而烧之。奇迹出现了,肉身已化为灰烬,而一颗赤心却 完整无损。船夫十分惊骇,用脚猛踩,突然有一件东西从里面挤出,大小似手指,酷似 人形。用水把它洗干净,颜色象珊瑚,晶莹如玉,质地坚硬。仔细审视,衣冠眉目样样 俱备,宛然一精雕细琢的李玉郎。 船夫啧啧称奇,连忙告诉阿鲁台,并请将堤岸上的李玉郎也一样地烧了,看看究竟。 李玉郎被焚后,果然也留下一小小人型像,颜色金黄,俨然一精雕细琢张丽容。 阿鲁台大惊道:“异哉!精诚所结,竞一至于此呀?”接着大喜,说道:“这两样 东西实际是稀世罕见的宝贝,献呈丞相,必邀青睐!”于是用锦帛包好,装在檀香木匣 中,写上“心坚金石之室。” 到京后,阿鲁台喜孜孜地来到丞相府,将这两样宝贝献给伯颜,并将事情的来龙去 脉详详细细地叙述一遍。伯颜闻所未闻,更见所未见,于是眉飞色舞地打开木匣以观究 竟。谁料展开锦帛,只见酱色血肉一团,刹那间腥味四溢,令人作呕。伯颜大怒,立刻 将阿鲁台下狱,认为此事太过荒唐。简直是有意触他的霉头,于是治以“强夺民妻,致 人于死”之罪,判处死刑。 有人讲:男女之私,精坚志确,而始终不谐,衷心思念,至死不化而凝聚成形,坚 如金石。由抽象的真情,转而为具体的形体,既得合二为一,此情得谐,此气遂伸,于 是化为血肉了!于理或可解释.于情确实不可思议。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