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一章 青年时代:美国,1907―1913年 在本书所选用的照片中,有一张中国姑娘的大学毕业照,面容坚毅、眼神深邃。 她就是1913年获美国威斯里安学院学士学位的宋庆龄。后来,她成为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两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和助手。1949年,作为另一场 更深刻的革命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到本世纪末叶,她在快到90岁时,以 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与世长辞。 宋庆龄1893年生于上海,1907年[注]去美国求学,那时还不到15岁。她先在新 泽西州萨米特市一所高中上学,不久就到南方,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学院。 她在学校里还有一个名字“洛士文①・宋”,她的亲密朋友则称她“苏西”――对 她的姓氏英文拼法简化而来的昵称。那个带点浪漫色彩的名字“洛士文”后来随着 时间的过去而消失了,但另一个朴素的名字“苏西”,她却继续经常用于给新老好 友们英文信的署名,直到生命的终结。 ①此名英文为Rosamonde,现音译为“罗莎蒙德”,但过去译作“洛士文”,各 种史料中均用此译法,故仍其旧。――译者 前面所说的那张照片,就是她20岁在威斯里安毕业时的照片。它同她后来的许 多照片不一样,那些照片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娴雅――有时显得柔弱――美丽的女性。 但如果仔细看,人们也能感觉到那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坚强的力量在那张毕业照里 表现得最早、也最明显,所以它被选来作为向读者介绍宋庆龄的第一张照片。 当然,年轻时的面容,不论如何显示本性,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一生。性格可能 改变,有时会改变得很厉害。但宋庆龄性格中的力量却是始终不变的核心。 力量有各式各样,特别从后果来看是如此。她的妹妹宋美龄和姐姐宋霭龄,她 们的坚决不下于她――前者后来嫁给了国民党的独裁者蒋介石,后者则成为蒋的财 政部长、聚敛自肥的孔祥熙的妻子。但正如30年代在她们的同胞们中间所流传的那 句话说的那样:宋氏三姊妹中,一个爱权、一个爱钱、一个爱国――这最后一个指 的是宋庆龄,她爱国爱人民。她的声望来自她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始终同中国 人民站在一起的战斗经历。至于说到财富,她是一无所有的。 在拍摄毕业照那个时候,宋庆龄已经显示出她未来的品质和人格。从校刊中不 难看到有关她的兴趣和才能的线索。校刊里一般都会写明每个毕业生的课外活动和 所得奖励。关于宋庆龄是这样写的:“1912―1913年,校刊《威斯里安》文学编辑; 舞蹈戏剧社社员;哈里斯文学社通讯干事”。更引人注目的是照片旁的题词:“从 她的两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采”。[注]一个人能从同学中引发出如此富有诗意 的文辞一定是很不寻常的――不只是给人印象深刻,而且热诚、受人喜爱。她确实 是这样,而且将始终是这样。 她在校刊《威斯里安》上发表的文章反映了许多她当时的看法。其中最突出的 是爱国主义。 在1911年发表的《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注]一文中,她写道, 中国人出国留学的目的应该是“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以便带回国 去“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确实,她还幻想现存的君主政府――它 直到这时才装出一副赞同现代化的样子――会实行某些积极的改变。而且她认为, 国家的复兴和进步只要增加受过西方教育的“较好阶级”出身的青年的人数并让他 们有所作为就可以达到。他们将成为行政和技术进步的传送者和教育者。他们将带 头废除妇女缠足、男子留辫等陋习、消除最恶劣的贫民窟式的居住条件,作为前进 的起步。 这是她写的第一篇政治评论,那时才18岁。她是在西方受的教育,对西方的一 些体制和方式是称赞的。即使如此,宋庆龄坚定地立足于本国。她深信,中国的革 新只能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他们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是能够完成的。她对中国的 落后状态感到愤慨,但她没有丝毫民族自卑感;她非常赞成向别人学习,但她一点 也不认为有必要请外国人来当指导或者监督。她也从没有――不管是当时或以后― ―表示过任何想要移居国外的念头。她回国后近70年的生涯中,除非是在政治上被 迫或者是为了实行她的政治信念,她从未离开过中国,不得已或有必要出国也都尽 快回来。1949年前,曾有几次出国的计划,由于蒋介石政权的阻挠而未实现。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她担任了高层公职,多次出国正式访问。但她从未为消遣或游览 出过国。直到最后,到了暮年,她才说想再去少女时代生活过的一些地方看看,同 仅存的几位当时的好朋友见见面,但这时她的年纪已经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 尽管民族自尊心在宋庆龄身上是如此根深蒂固,她始终没有一点排外思想。她 在一生中都广泛阅读英文及其他外文出版物,并且同许多外国友人联系或通讯。 她的父亲宋耀如(英文名字是查理・琼斯・宋)很早就倾心于孙中山的共和思 想。从这一点看来,她毫无根据地期望清朝政府会进行改良似乎有点奇怪。但可能 当时她的父亲没有把他的思想以及同孙中山的关系告诉她,因为这是很危险的。另 一种可能是,她的文章同她的姨父温秉忠的地位和观点有关系。正是这位在清朝政 府驻美留学生监督处任职的姨父把她带到美国来的。 mpanel(1); 不管什么原因,在那一年的辛亥革命骤然胜利之后,改良主义色彩在宋庆龄的 文章里就从此消失了。她对辛亥革命胜利的反应是热情爆发。“她的同学们谈到她 在收到父亲寄来的共和国新国旗①后就站在椅子上扯掉墙上那面清朝的龙旗,把它 扔到地上,用脚去踩,兴奋地大喊‘打倒龙!高举共和国的旗帜!’”[注] ①指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初成 立时的国旗。――译者 在几个月之后写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注]一文中,充满了她的欢乐的 声音:“这一非常光辉的业绩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 来……压迫导致了这场奇妙的革命……” 男人头上的辫子是令人厌恶的、屈服于清朝统治的明显标志,也是中国落后于 现代世界的象征。现在,这些辫子正在革命的剪刀下如秋风扫落叶似地纷纷落下。 亟待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要比剪辫子复杂得多。但宋庆龄满怀信心:“我们坚信, 中国人能够明智地、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在这里又一次流露出她对国家和人民 的自傲感。 她不无夸张地写道,“革命已给中国带来了自由和平等”。但她看到更远的目 标,“博爱是人类尚未实现的理想……”、“缺少了兄名情谊,自由就没有牢靠的 基础;在人们还没有彼此以兄弟相待之前,真正的平等也只不过是梦想”。 这个姑娘高兴地默想,她自己的国家将首先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指出通向博 爱之路的任务可能就落在中国这个最古老的国家身上……拿破仑・波拿巴说过, ‘一旦中国动了起来,她将推动整个世界。’……多少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是热 爱和平的民族。……中国以它众多的人口和对和平的热爱……必将推动那个人道主 义运动,即实现世界和平,使权利无需依靠军队和‘无畏’战舰作后盾”。在国际 事务上,她还没有用革命变革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她天真地写道,“一切政治分歧 都将最后由海牙法庭来裁决。” 世界和平以及中国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后来一直是她漫长的一生中所最关 心的事情,此外就是国家复兴和社会公正。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为此需要进行 什么样的斗争,她当时还不清楚。这对于一个如此年轻和缺乏生活经验的人来说, 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她以后逐步建立起一个个信念,并 且一旦树立,就永不后退。正是在这些信念的激励下,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后来的艰 危进程中,她挺身进入无数艰苦的战斗。 对妇女和劳动人民的关心是她终生不渝的另外两大特征,在大学时期也已表露 出来。 在《现代中国女性》[注]一文中,她说妇女教育在旧中国只是为少数出身高贵 的妇女办的,而现在则正在普及。取得学校毕业文凭的女性正在开始考虑她们有责 任去为公共福利而工作。她们追求在知识界的地位不是为了进入脱离社会的“上层 圈子”,或者成为“被人供奉起来”的精神贵族。年轻的宋庆龄接着写道,妇女们 正在要求普选的权利,因为“要使人类的一半提高起来是不可能的,除非同时把另 外一半也提高起来。”她预言,“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女性将“在 各方面都比得上男性”。 在这篇文章里也有一些陈旧的东西,比如,她说中国妇女“天性驯顺胆小”。 她对基督教精神、甚至对旧的封建政府立意维新,说了不少称赞的话。这个年轻作 者在希望中国也会产生一批像英美的“潘克赫斯特①和贝尔蒙特②”那样坚定的女 权运动者时,提出了一个调和的附加条件;中国女权运动者所用的方法应该同那些 西方的斗争派不同,她们应该实行这样一个口号:“要妇女的权利,但不要男人那 种好勇斗狠。” ①潘克赫斯特夫人(1858-1928)是有战斗精神的英国女权运动者,斗争40年, 多次入狱,至去世时终使英国妇女获得完全平等的选举权。其女哈里特・洛克赫斯 特(1880-1958)亦为女权运动之佼佼者,主张用激烈手段争取英国妇女参政权,1 903年与其母共建妇女社会与政治联盟”,1905年曾被捕入狱。A.E.S.v. ②贝尔蒙特(1853-1933)为美国女社会名流,积极参与女权运动,曾创建纽约 妇女参政机构“政治公平联盟”。――译者 但在宋庆龄思想中,有一种看法是已经明确的,那就是:中国妇女的解放是整 个民族解放的不可分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过来,中国的民族解放也离不开 妇女的解放。后来,她不再期望在老的政府形态下妇女或整个国家会获得有效的进 步,转而支持争取妇女权利的斗争并把它作为革命斗争的一部分,这一革命斗争是 她的被欺凌的祖国和人民中占大多数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不分男女―― 所进行的。 在《阿妈》[注]一文中,她怀着敬爱之情叙述一位社会地位低下以至“连自己 的名字都没有”的女仆。虽然目不识丁,这个女仆却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有头脑, 很能干――“她很会说话,随便什么事都做得很成功”。年轻的宋庆龄是在富裕人 家出生的,迄至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劳动妇女只有女仆,但她已能把她们看成同自己 平等的人,认为她们的品格是值得钦佩的,她们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 60年以后,宋庆龄多年的贴身女侍李姐(李燕娥,她的身世同《阿妈》中所写 相似)比她先4个月去世。那时宋庆龄已是世界上地位最高、最受尊崇的女性之一, 但她却亲自安排,要把李姐葬在她自己将来的墓地上,位置一样,连墓碑大小也一 样。事情后来就是这样办了的。今天,她们一同长眠在上海的宋庆龄纪念公园里。 ※ ※ ※ ※ ※ 宋庆龄在美国的居留到1913年8月结束,这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启程回国。 在太平洋邮船公司的“高丽”号上,她曾给教过她的老师哈泽德夫人写过一封 信,原信保存至今。[注]这信是从8月14日在船上开始写的,直到9月12日才在加了 一段附言之后在日本神户寄出。 这封信的两个部分(主体和附言)很不一样,其不同的程度有如她已离开的那 个环境同她正要进入的那个环境之间的差别――前者是安静的梅肯校园,后者是动 荡的中国革命。从孙中山在日本的流亡地,也就是中国革命的临时指挥部看来,革 命正进入第二阶段。 信的头六页是在旅途中写的,是一个生气勃勃、交游广阔的大学生一口气写下 来的旅行随笔:“现在我正航行在太平洋上,过得非常快活。……我在6月22日离开 波士顿去加利福尼亚……我在伯克利〔中国)代理公使夫人(我家的朋友)家里度 过了愉快的两周。驻旧金山的总领事正巧是我温姨父在大学里的好朋友,他们一起 为我安排了一个很有趣的日程。 “我游览了所有有趣的景点,成天不是宴会就是看戏,直到我习惯于这种高级 的生活――和简单的头脑(?)。在中国留学生招待会上,我又是‘贵宾’……我 上船时,发现船舱里装饰着鲜花,堆满了各种报刊和水果。我真觉得自己成了要人 了。” 这番自我嘲讽的话表现了她在当时及以后都能客观地、自得其乐地看待自己。 她的这种有点调皮的幽默还可以从她对旅伴们和船上活动的评述中看到。比如她写 到由一个夏威夷乐队伴奏的舞会:“就连传教士也来参加了一呵!一当然只是作为 观众。”这个来自威斯里安的姑娘是严肃的,但不古板、也不显得道貌岸然。 她对家庭的感情是浓重的。“再过五天,我就要在横滨见到父亲――也许是全 家人了!时光怎么过得这样慢呀!” 接着,语言转得严肃一些。“我带着一封给孙逸仙博士的信……在中国,局势 正在变得严重起来,我猜想我们大概将不得不在日本呆一段时间,因为即使在‘不 许插手’的上海[注],也不安宁。” 但她觉得她回家乡的时间不会延误太久,所以她写下了复信的地址:“上海东 余杭路628号”。她还说,想重访美国。“如果不是更早一些,那末我希望在1915年 的巴拿马博览会上[注]会见到你。” 在9月12日写的那段附言里,她主要谈的是她在日本上岸后所听到的日趋黑暗的 中国政治风云。“战事还在中国进行,我们因为是南方领袖孙先生的亲密伙伴,所 以目前在中国是不安全的。” 在宋庆龄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中那种万事大吉的幸福感已经烟消 云散了。不到两年前,她曾为中华民国国旗的升起自傲地欢呼。现在,在这面旗帜 下正在进行内战。在旧势力的压迫和欺骗下,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了军 阀袁世凯。这个前清王朝的总督是在眼看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刻,怀抱野心,投机共 和的。 宋庆龄在这里所说的战事是指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因为袁世凯违背了他所 作出的保证,并对一些革命派实行暗杀。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下令逮捕孙中山本人。 孙中山被迫流亡。 正是在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命运看来处于最低点的时候,宋庆龄在回归祖国途 中、在走向她自己未来目标的路上,在日本上了岸。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