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铁路之难岂能难倒李某人 在晚清满朝文武中, 最早、最起劲地鼓吹兴办铁路的大员也是李鸿章。他的原 始出发点仍是为了加强海防。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的边境只是短暂地平静 了几年, 到了19世纪70年代, 沿海又吃紧了, 边疆地区也出现了新的危机。在北方 ,沙俄利用“阿古柏事件”出兵强占了新疆伊犁;在南方, 小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出 兵侵略了我国台湾; 英国人又借口马嘉理案, 强迫清廷签订了《烟台条约》, 并将 势力范围扩大到了遥远的西南地区……为了加强海防, 为使沿海七省联为一气, 战 时能呼应连通, 及时运兵, 共同御敌, 他提出必须兴办铁路。 在1874年清廷组织 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 李鸿章第一个递上奏折, 全面地提出了他的洋务自强、大办 实业的思想和战略, 其中就强调了铁路的军事战略意义: “火车铁路, 屯兵于旁, 闻警驰援, 可以一日千数百里, 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其他官员也积极附和, 因为参与大讨论的都是各地督抚, 而且都是沿海最吃重的位置上的封疆大吏, 面临 的危机感是共同的, 意见也容易趋于一致。 可是这些意见递上去, 买舰买炮的事 情初步定下来了, 而铁路问题并没有下文。朝廷里的保守势力相当大, 说什么“开 铁路, 山川之灵不安, 即旱潦之灾易召”, 以种种理由阻止。与十年前的那场关于 京师同文馆内, 是否应设天文、算学一科的大讨论一样, 讨论来讨论去, 各执一词 ,各不相让,最后的决定权自然在清廷手里。对于洋务一直懵懵懂懂的皇太后, “亦 不定此大计”, 于是就采取绝口不谈的态度。 李鸿章熬不住这种沉默, 就常去跟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