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大清帝国的超级使节(2) 他轻敲了几下, 招呼侍役, 然后转向会场道: “时候已经过正午了, 我们去吃 午餐吧, 然后我们再在协定上签字。” 我们于是都去进午餐。只有两个秘书在我 们进午餐的时候, 又将文件誊录了一遍, 并作了必要的改正。午餐前已经传阅过的 两份文件, 被悄悄地用两份新的抄本换掉了。在这两份新的抄本上, 正式由一方李 鸿章、另一方洛巴诺夫和我签了字。 (转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李鸿章 历聘欧美记》钟叔河的序言) 这是当事人的自白书, 明白地说明了密约之“包” 是如何被调换的。这群当时就玩弄欺骗手段的恶狼, 事后能指望他们什么呢? 遇上 这样一群人面禽兽, 李鸿章除了徒呼“上当”, 又能怎么样呢? 结果, 俄国人的中 东铁路在东北修筑起来了, 铁路两旁由俄国军事占领的“特别区”也划出来了, 而 俄国对中国的保护却始终未见动静。很快, 德国人一反会见李鸿章时的热情, 转过 头来向中国强索胶州湾(青岛), 不给就要武力强占。李鸿章在北京两次去找俄国 公使求救, 要求俄国履行《中俄密约》中的协定, 然而, 俄国人不仅不去阻止德国 人占领胶州湾, 反而以“保护中国”为名先占领了旅大。光绪皇帝当然要拿李鸿章 是问: “你说俄国人可靠, 许以大利, 与之订约, 今天怎么样? 今天不独不能阻止 德国, 乃自渝盟索地, 这叫什么亲善?!”李鸿章到了这个时候只有叩头如倒蒜, 支 吾以对的份儿了, 别有啥法? 李鸿章一生办外交, 看来这是一着大大的臭棋。 后来, 维特在总结俄国在远东的失败时, 也不得不承认: “是我们自己违反了 协定(指密约), 才造成今日远东的局面。这是一件背信和昏聩奇怪地混合在一起 的事。”这真是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活该倒霉, 天地报应! 更有甚者, 到了1901 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 李鸿章奉命远来议和, 俄国人仍是盯住他签约, 要他承认 俄国人在东北的势力范围。李鸿章此时早已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再上他们的鬼当。 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被气得连连吐血, 不久于人世了。 1901年李鸿章去世了, 黄遵宪为他写了四首挽诗, 其三云: 毕相伊侯早比肩, 外交内政各操权。 抚心国有兴亡感, 量力天能左右旋。 赤县神州纷割地, 黑风 罗刹任飘船。 老来失计亲虎豹, 却道支持二十年。 先是讲他的历史功绩, 后是 指出他的重大的错误在于“老来失计亲虎豹”, 认敌为友了。至于由于《中俄密约 》带来的“赤县神州纷割地”的局面, 怕是他到死也未必能想明白的。 外交史上以一当十一的超级谈判 李鸿章欧美之行回国之后, 很多人以为他会 东山再起, 受到重用, 然而清廷也是有事有人, 无事无人。也许他在国外风头出得 多了点, 得到的礼物多了点, 清廷里的一些人又不舒服了, 立马给他个下马威。一 方面宣布他的职位, 仍旧是个总理衙门里的“行走”(该衙门里的末等官员), 同 时又借口他擅入圆明园游览, 罚他停发俸禄(工资)一年! 其实那个圆明园, 早在 英法联军入京烧掠时就成了一个废园, 李鸿章只不过顺路前去凭吊了一番, 又无人 阻止和加以说明, 何罪之有? 明明是妒忌他的海外盛誉而已。有些更狠毒的人, 还 就此屁大的事儿, 提出将李革职。俗话说“墙倒众人推”, “落井下石”, 可知李 鸿章的处境, 实在是非常危险了。 又过了不久爆发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事件。李鸿章从国家的前途考虑, 愈 发赞成康梁等人的主张, 主张变法。慈禧太后召见他时, 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告他 与维新派有过往的小报告, 叫他解释, 他竟然当面回击: “如果赞成变法图强就是 康党的话, 那么臣, 实属康党。”慈禧太后是最讨厌康梁的了, 想不到老李竟斗胆 当面自称康党, 自然对他就不会再视为亲信。等到她一巴掌把光绪打下去, 自己重 新垂帘听政的时候, 康梁纷纷逃出国避难, 李鸿章则跑不了了。 他先是被赶出总理衙门, 又莫名其妙地在寒冬腊月里, 被派去勘察黄河。七十 多岁的老人, 如何能行? 好在有个忠心耿耿的老周馥跟在他身边, 代他去跑跑腿, 才算勉强交了账。这时, 同是他的心腹幕僚的吴汝纶看不下去了, 写信给李经迈, 告诉他老太爷正秉节行河, 不知会有什么意外, 赶快前来照看。 1899 年年底, 慈 禧神经大发, 又把他赶到更远的广州去了。你不是康党吗? 那你就去康党的老家吧。 一道命令下来, 李鸿章就得万里跑马, 于1900年1 月出京, 到广东去当两广总 督去了。梁启超在他的《李鸿章传》里写到这一时刻时, 曾有一有趣的假设: “使 其时李鸿章而在直隶也, 则此祸或可以不作, 或祸作而鸿章先与袁、许辈受其难, 皆未可知。而天偏不使难之早平, 偏不令李之早死。一诺特为李设一位置, 使其一 生历史更成一大结果者。”似乎是天意让他离开一段时间, 然后再让他来一番作为 似的。 谁知到广州后不到半年, 北方就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烧洋楼, 杀洋人, 围 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洋人们就联合起来, 用兵舰和大炮出来对话……慈禧太后慌了 手脚, 局面逐步失控。 李鸿章在广州的太师椅还没焐热, 仅仅坐了半年时间, 清廷的紧急命令又来了 ―――火速回京, 收拾残局(1900年6 月15日)! 李鸿章当然也不是傻瓜, 北方的 一切都被他静观在目。京城里现时正烧烧杀杀, 刀光血影, 老佛爷对义和团是剿是 抚, 左右摇摆, 久无定策, 一切都是随心所欲, 一切都是乱哄哄的, 小丑在逞能, 民众在流血, 又发了宣战上谕……他知道, 此时前去, 不仅于事无补, 说不定老命 还要送掉。所以没有即刻动身。尽管没有动身, 但心中一切有数, 坐在太师椅上的 他, 表面闭目养神, 心中四海翻腾, 脚底下大搞“水鸟外交”(水上不动, 水下快 划)。 这个“水鸟外交”谈何了得, 一般督抚哪怕是亲王也未必能玩儿得起来。 那时的驻外公使如杨儒、罗丰禄、伍廷芳等, 都是他的老班底, 关键时刻没有当风 派。老李虽然已外放, 却仍是他们的老首长, 能一呼百应的。在国内群龙无首, 清 廷西狩之时, 李鸿章远在天边, 却在暗中斗胆行使了外交部长之权, 通过伍廷芳, 打起了他的国际品牌的“痞子腔”。 据美国著名华裔学者、老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一书中透 露, 他曾在美国政府公布的1900年《对外关系》原档中发现,1900 年7 月20日, 中 国驻美国公使伍廷芳曾向美国麦金莱总统, 亲递过一份由光绪皇帝署名的《国书》 一件。文中情辞恳切, 大意是说大清时局失控, 举世交责, 至属不幸, 他恳请望重 的麦金莱总统能助一臂之援, 号召各国恢复旧好等等。据唐先生考证, 这是李鸿章 的一份伪作, 因为那时北京不可能颁此国书, 而国书的日期为7 月19日缮发, 第二 天就抵华府更无可能, 况且清廷旧档中也无此文件。关键时刻就看出老姜之辣了。 mpanel(1); 恰好这时也是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在高唱要中国“门户开放”的时候, 李鸿 章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 要美国介入。对于列强来说, 他们要“利益均沾”, 力量 要相互钳制; 对于李鸿章们来说, 以为只要矛盾利用得好, 或许可以免除被瓜分的 厄运。 他到了上海(7 月21日), 各方的情况就更明确了。他既已使命在身, 就 在上海拉开了架势, 公开与各国使臣和外交部门, 以及相关人员展开了紧张的联络 工作, 电请各国外交部派全权或驻京使臣议和。江南督抚大员无不与之互通声息, 盛宣怀、刘坤一、张之洞等, 都是他的后援, 处于关键地区的山东省, 也在他的亲 信袁世凯的手里。当时北京对外的电讯已断, 但北京与济南之间的传统的驿马最快 的“八百里加急”仍旧可跑, 往返一趟需时六天, 这样通过济南的袁世凯, 京城里 的情况随时可知。他在上海, 与各省会商埠的电讯仍可畅通。 所以等到10月11日, 他由外国人护送进京的时候, 整个局面已经在掌握之中了。 这时, 慈禧带着光绪和一班廷臣早就逃之夭夭, 紫禁城都被八国联军占领了, 眼看 就有灭国的危险。清廷为了让李鸿章跟鬼子们谈判, 再次任命他为直隶总督, 并且 准其为全权大臣, 便宜行事。也就是说, 只要是谈判需要, 只要鬼子们答应退兵, 有些事你就看着办吧, 不必样样请示汇报了。而且一再好话说尽, 有如: “此行安 危存亡所系, 旋转乾坤, 非异人任, 勉为其难, 所厚望焉……”“全权大臣李鸿章 ,著准其便宜行事,将应办事宜迅速办理, 朕不为遥控。”此时的清廷, 简直就差没 跪下来求他了。 具体的谈判过程, 历时数月, 要面对十一个国家的公使“弹钢琴” ,李鸿章真的累得吐血了。表面上也有个庆亲王奕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