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店铺中的小伙计 轮船在茫茫的太平洋上,颠簸了二十多天,终于抵达檀香山。 轮船发出长长的一声啼鸣,一股浓烟从粗大的烟囱口奔涌而出,然后慢慢地平 息下来,就像是一个长途跋涉之后的人,在喘着粗气,努力清除满身的疲倦。 满船的华工,一起涌到了甲板上,满怀着惊异的目光,贪婪地眺望着他们的目 的地。这就是他们所向往的地方,他们即将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工作,然后像孙眉 以及其他一些人那样发起来。看着,想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和兴奋油然而生。 孙中山与母亲夹杂在人群中,郑强站在他们的身边,不时地伸出手来,指指点 点,向他们作点简单的介绍。 缓缓地,轮船渐渐向码头靠上去。到处张望的孙中山,突然对母亲说: “大哥,阿妈看。大哥接我们来啦!”然后,孙中山就大喊起来:“大哥――” 边喊边挥舞着手臂,高兴得直跳。 孙眉也看到了母亲和阿弟,他答应着,连连挥手。 轮船终于靠稳了。华工们争先恐后,接踵而下。孙眉逆着人流,往船上走。好 不容易,才挤到母亲身边。他兴奋、激动地搓着大手,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亲亲热 热地喊了声“阿妈”,就什么话也没有了。然后,挥手在阿弟的肩膀上,重重地打 了一巴掌,说:“大哥等你三个小时啦,这下你该满意了。”孙中山高兴得直咧嘴, 兴奋地盯着他的大哥。大哥的一切都使他着迷、钦佩。是大哥把他带出了家门,来 到这奇异的地方。真是个好大哥,一个说话算话的大哥。一种感激之情,在孙中山 的胸怀里逐渐弥漫开来。 对于母亲和阿弟的到来,孙眉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和 孝顺,他放下手头的工作,亲自陪伴着母亲和阿弟,在夏威夷群岛上游玩了整整一 个星期,每到一处,孙眉便就他所知道的,详细地向母亲和阿弟介绍,包括岛上的 历史遗迹、风土人情。 夏威夷,一个风光绮丽的群岛,中国人称之为檀香山。它位于太平洋的中部, 成为东西方交往的必经之地,享有“太平洋的十字路口”的美誉。靛蓝色的海水, 簇拥在群岛的四周,形成海天同宽的奇景。黄金似的沙滩,在日照下闪闪发光,柔 软得如同一张巨大的毛毡。晶莹洁净的温泉,随处可见,长年不断流。挺拔的紫山, 翠屏似地矗立在岛中,显得更为峻峭巍峨。草苇茂盛的荒地,广阔无垠,绵延到海 天的尽头。终年不息的活火山,常常喷火冒烟,流出的熔岩带着热气缓缓移动,荡 漾成浩瀚千顷的岩浆带,蔚为世界的一大奇观。 而且,这里的气候十分宜人。虽然夏威夷地处热带,但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湿 润,并无酷热。温和的气候,适合各种生物的生长,岛上土地肥沃,森林密布,枝 繁叶茂,奇花烂漫。许多热带作物,如甘蔗、菠萝、咖啡、香蕉以及水稻、烟草, 都是岛上的名产,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享有盛名。 夏威夷美丽而富饶,无怪乎西洋人把它称为太平洋的乐园,也难怪不少华侨把 它描绘成现实中的桃花源。 此后,孙眉一有空,或只要能腾出时间,就陪着母亲聊天谈心,出外游览,毕 恭毕敬,克尽孝道,把个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照顾得开朗舒心,竟使母亲有些过意 不去。 这样的参观游览,这样的快活自在,对于孙中山来说,却是他从来没有领略过 的,也是他求之不得的。十三四岁的他,正是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时候。他跟在 大哥、母亲的身后,到处观赏,仔细打量。异域的风土人情,旖旎风光,都引起了 他的极大兴趣。他不知疲倦地跑着、看着、记着,想把看到的一切,都铭刻在脑海 里。 在所有的景致当中,最令孙中山着迷而惊异不已的,是那腾腾冒火的火山。他 真弄不明白,这山怎么会冒火喷烟?那火是从哪里来的呢?问大哥,大哥也说不清。 “这世界上的趣事真多”,孙中山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弄清这火山喷发的奥妙呢。” 有一天,孙眉陪母亲阿弟上街游玩,顺便在邮局发了一封信。他在信封上贴了一张 小小纸片,将信投入一个箱子,转身就走。 孙中山见了奇怪极了,就问大哥:“那信投入箱子,怎么就能到达收信人手中 呢?”大哥告诉他,只要在信封上写明地址,贴上邮票,世界各地都能去呢。 而且很快,比如寄信回中国老家去,就不必等侯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找 到一个归国侨民来带信,什么时候想寄都行。 “大哥以前写信和寄钱回家,就是在这儿寄的吗?”孙中山想起在家中不时收 到大哥信款的事,就又追问一句。 孙眉点了点头。孙中山惊愕不已。真是所神奇的房子!他边走边又回过头去, 仔细打量那被称为邮局的房子,却又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母亲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执意要回去,尽管生活得舒服,孙眉照顾得体贴入 微,但她还是觉得不自在。时间一长,就呆不住了。 可孙中山不想走。母亲见夏威夷确实是个好地方,大儿子的事业又蒸蒸日上, 也就不强求帝象跟她一起回去;对于孙眉来说,当然希望阿弟能留下来,学习学习 商务,成为他生意上的好帮手。 这就样,母亲搭船回乡了,孙中山跟着大哥,留在了檀香山。 mpanel(1); 母亲回乡的当天晚上,兄弟俩一起吃晚饭。大哥给自己斟上酒,端起杯子,喝 了一大口,又盯着孙中山看了一会,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问道: “阿弟,从明天起,到我的店铺中帮帮忙,好不好?”这时的孙中山,正沉浸 在得以留下来的喜悦当中,叫他干什么自然都乐意,他爽快地答应下来,并反问道 : “我做些什么呢?”孙眉又喝了一口,说:“就是学习卖卖东西,记记帐,明 天到了店里,我再跟你细细地说。”孙中山听说有活干,似乎来了劲头,那晚上的 饭吃得也特别的多,特别的香。 第二天一早,兄弟俩便一起去了商店。商店设在茂宜岛的茄荷蕾埠上,孙中山 前不久去过一次。不过那是陪同母亲一起去参观,只是走马观花似的转了一圈。今 天可不一样,他是要去店至干活,帮助哥哥管理店铺。他十分兴奋,突然有了一种 长高长大的感觉。走到店门口时,他的脚步更有了弹性,就像要往上升腾,往上飞 跃。 店员们见老板带着他的阿弟来了,便一起迎出柜台来,十分恭敬。孙眉挥挥手, 让他们各去忙自己的,只是把店中的管事留了下来,很客气地对他说道: “管事,我阿弟就交给你了,请你多费神,教他学会记帐。 这之后,我再另安排份更重要的事让你做。”那管事答应一声,友好地瞧了瞧 孙中山,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孙眉转过身,又对孙中山交待道:“阿弟,你在店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跟这位 师傅学记帐,了解、掌握店中的生意往来情况。空闲的时候,就在柜台上帮帮忙。” “是,大哥。”孙中山欢快地应诺下来,又对着那管事,有礼貌地喊了声“师傅”。 孙眉交待完毕就走了。孙中山便跟着管事进了店堂。那管事从抽屉里拿出几个 帐本,让孙中山坐下,然后详详细细地作了一番介绍。这个本子记什么,那个本子 该怎么记,这样说了一通之后,管事的最后说道: “小阿哥,你再自己看看,有不懂的地方问我,我再跟你说。”管事的说得清 楚,孙中山听得明白。接着,孙中山又把那些帐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要不了多半 天,孙中山就对记帐的事有了个大致的眉目。 孙中山的机灵、聪慧,引得那管事十分高兴,话也不觉多起来。一会儿说这, 一会儿说那,如数家珍似的,把商店的情况里里外外说了个遍。到最后,他又像是 想起了什么,向孙中山问道: “小阿哥,你会打算盘吗?”“不会,”孙中山应道。 “噢,那可不行。学记帐,一走要学会打算盘。明天开始,我教你。”第二天, 店堂里就响起了噼哩啪啦的算盘声。孙中山端坐在桌前,按照管事所教的口诀,专 心致志地练习起来。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此后的一段时间,孙中山一面学记帐, 一面学珠算,学了加法学减法。 过往的人们,总能看见一个拖着长辫子,头戴蓝皮帽的小男孩,坐在桌子后面, 不停地拨弄着算盘珠。 孙中山也不时地来到柜台前,看店员如何做买卖。来店中买货的,大多是当地 的揩奈楷人。他们说的是本地的方言,既快又模糊,对孙中山来说,无异于天书, 一点也不懂。可那些店员,即从大陆来的华工,都能听得憧,并且能对话。每当进 来一个揩奈楷人,他们就用当地的方言交谈,显得亲热而融洽。 这一情景引起了孙中山的兴趣。他便向店员们学习揩奈楷人的方言。这个东西 怎么说,那件物品叫什么,完全与中国话不同。两相对照起来,显得很有趣。他一 个字一个字地学,一遍又一遍地念叨,奇怪的发声,极不自然的节奏,引起了店员 们一阵又一阵笑声。有了揩奈楷人进店,孙中山便主动上去搭话,努力地听,费力 地讲,并不时地辅以手势来帮忙。等客人走了之后,孙中山已憋得满脸通红,累得 满头是汗,那些店员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就这样,好学而机敏的孙中山,既很快学会了记帐,能够独立地应付一些简单 的生意往来,又学会了揩奈楷人的方言,能够较为自然地与这些异国他邦的人交流 了。 孙中山自小就做惯了各种活,养成了勤快而不怕吃苦的性格。每天来到店里, 他除了学做他该做的事情外,只要一有空,他就主动地去干这干那。 擦桌子,打扫店堂,整理货架,搬运货物,什么事都干,从来不嫌脏、不嫌累。 店员们同他开玩笑,说: “小阿哥,你是我们的老板。这些活用不着你做。”可孙中山回答:“我不是 什么老板。就是老板,也要干活嘛”。 一天,孙眉来店里巡视,顺带问问阿弟在店中的情况。管事和店员们都在他的 面前直夸孙中山,夸孙中山聪明好学、勤劳能干。孙眉听了,乐得哈哈大笑,脸上 泛出喜悦、自豪的光芒。 “阿弟,过来”,孙眉喊道。 孙中山离开帐台,来到大哥面前。 “阿弟,你觉得有什么困难吗?有的话,就向大哥提出来。”孙中山想了想, 说:“我就觉得清算帐目有些困难。”“噢,我知道了,你还从来没学过算术。这 样吧,我送你去盘罗河学校补一补。到时你就不会再觉得难了。”于是,孙中山来 到盘罗河学校,集中一段时间,专门把算术补习了一遍。 除了加快了加减法的运算,还学会了乘除。 不久,孙中山又回到了店里。学会了算术方法的他,再面对那些数字时,他就 能应付自如了。他拨弄着算盘,不时地在帐本上记着,成了店中道地的小伙计。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