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与蔡和森的首次意见不合 1920 年,大批留法勤工俭学生抵达法国,秋后总数已达1600多人,另外还有 在法华工10多万人。这时,战后的法国发生经济危机,这么多的留法学生和华工在 法国寻找工作十分困难。面对此种形势,1920年12月31日,李立三、王良输、吴明、 杨洵、赵世炎、罗汉等22位相好的朋友,经过几番讨论,联名给“法兰西巴黎华法 教育会学生事务部全体执事先生”写出了一封长信。 这封信一开头就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声浪,哄传了一年多,实际的经过以 及现状,到底怎样,向来没有系统的记载,就有,也只是些片断的新闻。”“时机 逼迫我们到了现在,令我们不得不想披肝沥胆,坦然一吐。”“我们希望大家不要 对于现状太含糊,也不要因恐怖而生悲观。”他们列举了勤工俭学生的种种困难处 境,“到法国同学已经千五、六百人了,除四百上下现在做工,其余在学校补习法 文或是住巴黎等候工作。”他们还提出了解救的办法,建议:“①工业学校交涉开 特别预备班;②工厂交涉特别学习部;③限制国内未来( 法国) 的同学。” 在大批学生寻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中国驻法大使馆对学生的生活毫不过问。而 代表当时中国政府的华法教育会会长蔡元培于1921年1 月12日和16日两次发出通告, 宣布“华法教育会对于俭学生及勤工俭学生,脱卸一切经济上之责任,只负精神上 之援助”,至二月底止,以后概不发给维持费。这一“宣布”从经济上断绝对勤工 俭学生的接济,使学生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广大勤工俭学生顿时面临着能否坚持以 及如何坚持下去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中复分两派,一主张继续要求政府津贴,一主张要 求华法教育会再担任找工……现两派日寄传单于各处,互相攻诘。” 在蒙达尼的中国学生大多主张不去勤工,人人要求官费,理由便是工作的困难。 于是,蔡和森、向警予等发起了求学运动,想通过组织学生示威运动来强迫中国官 僚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蔡和森认为,当时勤工俭学生的实际困难,说明勤工俭学 是不可能的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