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王明与李立三的老账新仇(2) 王明为了自己早日获释,让巡捕到中央秘密机关送信,不惜暴露党的秘密机关, 严重违背了党的纪律,影响了党的秘密机关的安全,致使一些机关被迫转移,因而 受到李立三的严厉批评。康生慷慨激昂地说:“这种贪生怕死的人,应该给以严厉 的处分。平时那么狂妄,在敌人面前,骨头又那么软。”在党组织积极营救下,2 月18日,王明得以出狱。王明出狱后,对同学王逸常说:“这个监狱有些资产阶级 味道。他们看我是个小个子,看不起我,认为我不像一个革命的共产党员样子,就 把我放了。” 王明出狱后,写了两封信。 一封信是王明出狱第三天,即1930年2 月2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共29页。他向 党中央汇报了一些情况,也轻描淡写地承认自己有“错误或疏忽”,但没有诚恳地 检讨自己的错误,极力为自己开脱罪责。 3 月16日,党中央给王明写了一封信,指出他这次所犯的重大错误是: 1 .供出中央秘密机关的地址,“影响机关安全”,“给一般同志以极坏的影 响”; 2 .让“巡捕送信到中央秘密机关”,违背了纪律; 3 .“躲避自己的错误”,“没有在错误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心” ; 4 .还说什么“中央解决你的问题不要给取消派借口”,表现着你完全不接受 中央批评的精神。 中央决定给王明以党内警告处分,撤换他在中央宣传部及《红旗》报的工作职 务,希望他能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改正错误。 王明受处分后,党中央与李立三原准备让王明随许继慎、熊寿暄去鄂皖苏区工 作,接受锻炼,但最后还是决定将他调到全国总工会工作,任全总党团秘书和《劳 动》三日刊编辑。 王明写的第二封信是给米夫的,他向米夫状告中共中央。在信中他说,回国后, 中共不拿他当人看,让他到危险的斗争前沿。他被捕后遭到毒打,但自己表现很顽 强等,抱怨中共中央抛下他不管。 米夫见到王明的信很不痛快,大发雷霆。一面夸王明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典范, 一面指责李立三对王明不重用,并写信给李立三,向李立三陈述了他的态度。 之四、摇旗呐喊 鼓吹暴动 王明对因被捕事件中的错误离开中共中央机关,一直不满。到全总宣传部后, 一直不好好工作,认为他是被大材小用了。一次他向全总党团书记罗章龙炫耀说 “东方部派我回国不是做普通工作,而是要做领导工作的。我们是国际直接派来的, 你要认识这一点”。不等罗章龙开口王明又说:“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不懂马 列,十分幼稚,一贯右倾,需要从上到下加以改造。”罗章龙批评他,要他虚心点。 王明强辩:“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共产国际的意思。” 王明在全总工作期间,一方面对李立三和党中央不满,一方面又先后发表了19 篇文章,竭力鼓吹暴动。比如: 王明在1930年5 月15日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第3 卷第4 、5 期合刊上发表了 “目前军阀战争与党的任务”一文。 文章在分析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军阀战争的结果与前途”后,在第四部分提出 了“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具体内容”,“我们不是反 对战争中的某一派军阀,而是反对整个军阀;我们不是为‘暂时的和平主义’或‘ 虚伪的人道主义’而反对军阀战争,而是要根本消灭军阀战争;我们不仅要消灭军 阀战争,而是要彻底消灭军阀战争的一切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我们不是空喊‘打倒 帝国主义’和‘打倒国民党’,而是以工农兵武装暴动根本推翻现在政权而代之以 苏维埃的统治。”接着,他又提出了“加紧进行反对各种右倾倾向及对右倾采取调 和态度的调和倾向,是目前党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指出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要危 险 ――右倾倾向的十种表现:“一是对于目前国际革命形势及中国革命形势的日 益完备高潮条件的怀疑与动摇;二是在群众斗争中党的尾巴主义;三是职工运动中 的黄色倾向与对于赤色工会建立的忽视;四是农村中的富农路线的领导和对反富农 斗争的犹豫和不坚决;五是地方观念,保守观念和一般的农民意识;六是对于士兵 运动的忽视与对于兵变的取消倾向;七是对于争取公开工作路线的怀疑与不坚决; 八是对于红军、游击队及苏维埃区在一般革命运动中的比重成分估计得不够;九是 对于 ‘中小商人’及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正确估计和‘幻想’;最后, 非常危险的是对于党的本身力量估计得太过分薄弱。”“这一切倾向都是与党的目 前根本任务不能兼容的,都是动摇、妨碍、破坏以至反对党实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的策略,都是使党不能实现变军阀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根本战术”。“为加速地 和顺利地进行反军阀战争的根本战术起见,加紧反对各种右倾倾向及对右倾采取调 和态度的调和倾向,是目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之一。” mpanel(1); 由于王明为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摇旗呐喊,积极讨好李立三。因此,不久 李立三又把王明调出全总,重新安排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秘书。 之五、发起进攻 受到处分 1930年6 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李立三主持下,中共中央 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 利》,标志着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以何孟雄为 代表的一些同志勇敢地站出来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进行斗争。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