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3.航运和渡口采风 如果说黄河的河滩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温床,因农业的发展而使中华民族的文化 有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靠黄河发展起来的农业文化的传播,仍然要靠黄河 这条黄金水道。 人类最早的大型运输工具无疑应是船只,在黄河上下航行的船只首先使中国的 东西部连成一体,并且由黄河口进入大海看到了广阔的世界。这也许就是中国人以 东方为大的根由。 大河为东西航行提供了通道,却同时成了南北交通的天堑。为了过河,人们在 南北大道的路口设置了众多的渡口,黄河通过这些渡口与南北各地发生了联系。渡 口同时成了黄河上下航行的码头,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些地方为“水旱码头”或 “水陆码头”。这样,黄河就像一株生长旺盛的大树,树上结满了累累的果实。后 来终于又有了南北航行的大运河,黄河由东西而又南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了 传播文化的主要网络。这就是中原在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现在,这些条件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那一段历史,对于中国人的影响 却会长存。我沿黄河行走时,只能从人们的回忆中,从河边的老船上,去记录曾是 那样繁盛的河上交通的昔日风光,但我相信,这些陈迹,在一些时候,在许多方面, 仍可作全新生活的路标。 几千几百只船的年代 黄河下游古代通航的情形,古籍记载多语焉不详。《水经注》引《论衡》: “武王伐纣至盟津(今河南孟津),‘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说明那时已 有很大的战船行驶于黄河之中。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入黄河,北通涿郡(今河北地方)。 大业六年(610年)又加工开凿了江南运河、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连通了长江、 淮河、黄河和钱塘江四大水系。从南北水运的繁忙,不难推测黄河水运的情景。 唐朝的运河体系,由漕渠从长安至华阴入渭河,由渭河入黄河,再由黄河南岸 的河阴(今河南荥阳境内)入汴河南下。 北宋运河以东京(今河南开封市)为中心。开封漕运的主干渠汴河,“首受大 河”,引黄入淮,成了当时的“大众之命”。航运的主干固然在运河中,但既与黄 河相连,黄河中的航运,定然也不会太寂寞。张择端的很写实的《清明上河图》上 所画的汴河中那二十几条活龙活现的大船,大概都有机会在黄河中行走。 元、明、清三代,都曾依靠过跨越黄河的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尽管他们都吃尽 了黄河淤塞运河的苦头,但是当大运河通航时,与运河作“十”字交的黄河,横向 的航运,一样也是繁荣的。 黄河下游的航运,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淤废运河衰落,到本世 纪初陇海铁路通车而再衰。但直到建国之前,木船通航还有相当的规模。 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的《黄河防洪志》所载资料,建国前的1947 年,解放区山东河务局还设有航运科,组织黄河的航运。此后,民船发展很快,到 建国后的1950年,民船(木船)发展到了2256只,船工10050人;航运科自身还有木 帆船60只,职工502人。1951年时,平原黄河河务局辖有两个运输大队,共有木帆船 100只,职工1100人。 从50年代后期,木帆船逐渐被机船所代替。也就从这时起,货运与客运也日渐 减少,黄河中的船大部分只作运送防洪物料之用。1960年5月,河务局决定将木帆船 全部改为机船。到1965年,技术改造完成,黄河下游行驶的基本上都是机轮与驳船, 木帆船的时代即告结束。 到70年代初尚有新造的机轮下水航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天上之来”的 黄河水会这么快地减少,以至于新造的机轮还没有变旧,就失去了可以通行的航道。 1997年5月4日,我在河南省范县李桥乡的黄河边看到有十几条成色颇新的机船被淤 在黄土中,其中近大路的一条上,住着一位守船的老者,说起来才晓得这里原有一 个航运站,这一个船队,五年之前还航行于大河上下载运防洪物料,五年前的某一 日,因为水少,泊在这里等待大水再来,可是,一停五年,河水越来越少,风沙却 不断侵漫上来,船只渐渐被埋在了土中。说到有无再次航行的可能,老者默默无语。 我看着周围只有庄稼与荒草的航船,也想到了过去、现在、将来的许多事。 mpanel(1); 本章所记述的基本上是木船时代的风俗。 造船的仪式 木船的建造,一般并无专门的造船的式场或作坊,但是有专门造船的船木匠、 大木匠。沿黄各县也都有数处以排(造)船闻名远近的村庄,如河南省孟津的白鹤 镇、铁谢村,孟县(今孟州市)的白坡、曹坡,武陟的木城镇,范县的李桥,开封 的柳园,兰考的东坝头,中牟县的杨桥,荥阳的孤柏口、4巳水镇,巩县(今巩义市) 的神北村,山东鄄城的刘园、毛洼,梁山县的黄那里、钟那里等等。 排船有程式,有些环节还要举行仪式。 山东省东平县老船工李玉梅(1934年生)回忆当年排船的程式是: 请师傅到家看木料,提出排船的要求(船的大小、形式、具体用途等),俗称 “看料”。 请师傅到家,备酒饭,具体商量排船事务和工价等事,名为“喝酒”。 排船动工之日,俗称“铺字”,主家先燃放鞭炮,以求吉利,并且要送木匠铺 字礼,俗称“封礼”,用红纸包钱相送,不可不送,也不可太少。不送礼木匠不在 船底上打中(墨)线,送得太少木匠会有不吉利的举动。船底无中线不吉利,在中 线上施钉施钅局也不吉利。打出中线后,铺下做船底的三块或五块板,对上一块梢 板。 铺字的当天晚上,主家要杀一只红色的公鸡,将鸡血滴在船底上,放鞭炮摆供 祭神,名为“铺底”,即以祭神的公鸡做菜设酒,宴请木匠师傅。 木匠排船完工,主家再次杀鸡,将鸡血滴在新船的迎风(船最前最高的一块板) 上,并设酒请木匠。 木工工作完毕,再请捻匠捻船。 捻匠的工作是用油灰和麻捻将船上的所有缝隙塞牢,将船通体用桐油油漆一遍, 使之绝不漏水渗水,并且防腐耐用。 捻匠的工具有斧子、捻凿、大钻、勾镰、油笔、灰棒、侵口、勾灰、送钉等。 所用的油灰以桐油与石灰面调和而成,麻捻则是剁碎了的旧麻绳。 捻匠动工之日,主家也要先放鞭炮。 捻匠的第一件工作是清理新船的所有板缝,行话叫“溜缝”。 溜缝之后,再往板缝里填麻捻,行话叫“下麻”。下麻之前,主人以红纸包钱 送给匠人,名为“下麻礼”,按俗规,只给捻匠头,不给一般匠人。但要给所有的 匠人摆下一个红布条系在斧子把上,名为“挂红”。若是一条大船,几十个捻匠的 斧上都挂了红,动作起来,红布条上下翻飞,很好看,也很气派。挂红以后,主家 请酒,然后正式开工。 捻匠的行规是,不管有多少人一起干活,斧子敲凿的声响必须一致,不可有乱 音。众匠人随头,斧起斧落,铿锵之声有致,使人听了有军阵的威严之感。 捻船由里向外,先将船扣过来(要说“转过来”)捻外皮,再正过来捻内里。 开始捻内里时,主家杀公鸡,用鸡血滴迎风,燃放鞭炮,摆大席宴请全体捻匠。 最后,新船出河下水之日,主家请客,亲友来贺,同时请木匠与抢匠赴宴,名 为“请老师”。 梁山县钟那里村老船工陈绍元(1910年生)说:造船开排时,工作场地插竹竿, 以红布遮挡,不准女人靠近。开排与下河都要放鞭炮,摆供祭神。 造船的木料,以柏木、敬(杉)木、揪木为最好,俗谚云:“一柏、二敬、三 揪木。”其次则榆木、槐木,亦有用杨木、柳木者,但公认为“不抗沤”,难于持 久使用。 有一种特殊的习俗是,造船的过程中,船主要出去偷一块木料做在自己的船上, 俗信这样就可以发大财。分析其原始含义,可能是以偷来木料为“外材”,谐音为 “外财”,应“没有外财不发家”的谚语。也正是因为这样,有的船主故意为自己 的船取名为“贼船”,表示船上有“外材(财)”。造船时的禁忌有些简直是即兴 产生的,一旦出了事故,还要有相应的破解方法。关于诸如此类的风俗,有时很难 总结,收在山东省梁山县三套集成办公室编印的《梁山民间故事(第一卷)》中的 《大贼船的传说》倒可以作一个活的例证: ……唯有滑口(村名)的一只船名字起得古怪,叫“大贼船”。为啥起这个名 字呢?传说造这船时,眼看快造成了,木头不够。一时没办法,船家就去偷了人家 林上的一棵柏树添上,才造成的。为这,东家就故意起了“大贼船”这个名字。这 只船不光名字怪,运粮的时候还不装百石粮!要么多几石,要么少几石。一百石是 三万斤,船东忌讳这个数。为啥要忌讳这个数呢?说当时船造好后下水时,有两个 拉船的说闲话。 一个问:“这个船能拿多少载呵?” 另一个说:“三万斤那片打滚吧(就是三万斤左右)!” 这话叫船东听见了,犯了忌。俗话说的“打滚”就是来回翻啊!一三万斤那片 打滚”,不是说这船不能载三万斤吗? 有一回,大贼船在安山镇装货,人家货主刚好买了一百石麦子,三万斤。船东 只给人家装了九十五石就不装啦。人家货主不愿意,船东宁愿让人家罚十石,也不 照数装,怕应了犯忌的话。 各式各样的航船 沿黄的船工,首先把船分为两大类:在渡口摆渡的叫“过河船”、“送河船”、 “摆渡船”、“摆船”;沿河上下航行的船,叫“顺河船”、“长船”。 这一节先说“顺河船”。 黄河下游的船工,习惯将河南境内的黄河称为“上河”,称其地的船为“上河 船”;称山东境内的黄河为“下河”,称其地的船为“下河船”;山东地方的船工 又称“上河船”为“西河船”、“汴梁船”。 地方志书上,对于船的具体记载甚少,只笼统称为“木帆船”、“木船”或 “民船”。 元之前,黄河中航行的多为漕船。明代科学家来应星在《天工开物・舟车》中 记载,有漕船,有“黄河满篷”(大者载重3000石,小者载重500石),有“黄河秦 船”。1982年在河南省宁陵县前华岗村黄河故道发现的明代古船,残长15.8米,最 宽处4.50米,船质为杨木,估计载重可达22吨左右。到清代黄河中仍有漕船行驶。 民国时期有两种大型的船,一种叫“元船”,载重10吨,可通过三门峡上航; 一种叫“新船”,也叫“驳船”,载重在20――25吨。 旧时黄河下游的民船种类繁多,现在绝大多数已不存在,从看到的残存旧船和 从老船工口中听说的材料仍可总结出一个系列: 对漕船,即古老的漕船,由前后两节组成,用铁环和铁锁连成整体,调度时可 以拆卸。 舵楼,因其舵柱高于艄楼,舵把长,越过楼顶直延至艄楼前面而得名。船伙舱 前有一木制方形舵楼,有两支篷桅。这种船造型大方,便于操作,有拉,船体深, 平底,载重量大。豫黄东坝港曾有一只舵楼船,总长25.53米,水线长24.88米,最 大船宽5.36米,型宽5.06米,型深0.94米,型吃水0.86米,总排水量79。4吨,载重 达46吨。老船工称这种船为“大王船”,能在这样的船上干活,他们是引以为自豪 的。1997年4月6日,我在开封水稻乡马头村的黄河大堤上,遇到村中的老船工刘春 富(1916年生),老人坐在大堤上,面向黄河,若有所思,说起来,他曾在一条大 王船上当过老大(即现今所说的船长),说到他当年掌舵的那条大船,精神立见抖 擞,问他船有多大,告诉说:“三条桅,船上三十个伙计,跑山东,也跑安徽。” 说话间有载重汽车从眼前驶过,老人举起拐杖指给我看,说:“这样的车,载货我 一船抵它十个!”我看到了这大王船上老大的威风。 半截舵楼船,与舵楼船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只有木板制作的伙舱楼子。 象鼻船,船头尖,宽不过一尺,无拉,载重量最大不过20吨。这个类型的船, 船身轻,阻力少,航速快,因此又名“草上飞”,曾是当年巩县、汜水、荥阳段黄 河最常见的舵船。但是象鼻船有行驶不稳、事故偏多的缺点,因此有一首歌谣唱道: “象鼻子船,两头尖,不是沉底就是翻。” 瓜皮船,船头比象鼻船略宽,无拉,载重量比象鼻船略大,一般为两篷桅。船 长超过六丈的,也可以设三篷桅,航速略逊于象鼻船。船上设供人居住的鸡窝棚。 船体轻,宜跑浅水。 鸡窝船,水下部分与瓜皮船型近似,有拉,船体较深,载重量较瓜皮船为大, 长四至五丈的,都有两篷桅。船后用以蔽风雨的“鸡窝”,一般用竹子或苇席搭盖, 与农家的鸡窝相似,故名。 半截拉船,与鸡窝船类似,是介于鸡窝船与瓜皮船之间的一种船型,船前部有 拉,后半部无拉,因此得名“半截拉”。这种船,造船省料,船身较轻,而载重量 比象鼻船还大。 疙瘩船,与鸡窝船类似,船头下有一个半圆的木条圈,行船中突遇下游水大, 木因触到河底,船即急速掉头回转,可防横船遭险。船下的木圈,俗称“疙瘩”, 船因这一特点得名。船尾的圆弧住棚,不像鸡窝船那样马虎,不用竹子或苇子搭盖, 用木板制作,美观而实用。 获瓢船,方型,板薄船深,无篷桅,以掉为动力。有风可乘时,临时架起两根 木棍,挂上兜单跑风,俗称“软兜”。载重量很小。 小方船,平底,长宽比例不像一般船那样悬殊,两篷船桅,宜跑浅,但航速很 慢。 洛口大盐划,又称“大划子”,常在济南洛口黄河码头载盐上行而得名。以船 木匠的鲁班尺(与市尺1:1.7)计算,大者两丈七,小者一丈五。最大的长25米, 宽14米,满载吃水1.2米,可载货30吨。下航时顺水顺风,每天10小时可行115公里, 无风则行25―30公里;上行顺风日行百里,逆风不能航行。无风拉纤,日行仅10公 里。船工10人左右,多航行于曹州(今菏泽市)与洛口之间。这种船,舱面宽平, 吃水深,行走平稳,可装货,亦可载客。载客时,客有吃饭处和活动处,秩序井然 屈此,船工们称为“文船”。这一类的船,有大有小,统称为“划子”。 东阿杨木头,因原出在山东东阿一带而得名,一般只简称为“杨木头”。底平, 舱面两头翘起,船体窄,两头尖,大者三丈二,小者一丈八,一支橹,没有掉。二 支以下的设一桅,二丈以上设二桅,三丈以上可设三桅。大的载重30吨,一桅的载 重10吨左右。顺水顺风每日10小时可行100公里,逆水拉纤日行10公里。一般每船船 工5―6人。多航行于阳谷与洛口之间。这种船善跑风,船行不如划子稳当,因此, 船工们呼之为“武船”。 一身船,旧漕船的一种,因漕船多为二身相连的对漕,这种单只一节的,便被 称为“一身船”。 西河牛,大小不等。顺风下行日航百里,逆风不能航行,人力拉纤下行日航15 公里。大者可载货30吨,从前黄河与运河中都有这种船。 大粮划,从前主要用于载运粮食的船,载重30吨,是黄河通航于运河的主要船 种。 团船,即方船,大小不等,下航顺风日行25公里,逆风行10一15公里,上航无 风时人力拉纤日行10―15公里。航行于黄河与运河之间。 兰封大汴梁牛,长12米,宽2.6米,满载吃水0.7米,顺水顺风日行可达200公里。 上航人力拉纤亦可行15公里,船伙(工)12人。 对漕,有大有小,平底浅舱,前后可分为两节,一船一桅,大者载货150吨,小 者载货30吨,主要航行于大运河,间亦在黄河中航行。 利津改撬,由天津经海上传至黄河口地区的一种船型。大小不等,大者长12米, 宽2.3米,满载吃水1.6米。下航时顺水顺风日行100公里,逆水一天行15公里。船伙 7人,可出海。 燕翼,流行于黄河口地区,与相邻的小清河中的船同型、同名。也能够入海航 行。 马槽,形如喂马槽,是河口地区的船,可载货,也可作近海捕捞的渔船。在河 口我曾见到一只老式的马槽船,略经改造,安装了机器,仍活跃在水上。 小平摆,5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船,长宽比值小,形如火柴盒,载重量较大,浅 水宜行,除用于渡口外,也上下航行。 大平摆,型式同于小平摆,一般为两篷桅,可载60吨。 当代兴起的几种船: 101―105木质拖船,1964年前后由开封柳园口黄河造船厂建造。主要用于长距 离航运。动力为4135型双机,指示马力160匹,船长16米以上,宽3.8米,型深1.05 米,平均时速14公里。 铁壳驳拖,1968年以来,从天津新河船厂引进一种长航拖船,长26米,宽4.8米, 深1.4米,吃水0.55米,排水量为41吨,动力为6135型双机,指示马力为240匹,平 均时速18公里,船员20人,船型十分美观。 钢丝网水泥驳船,载重80吨,供长航之用。 钢丝网水泥自动驳,70年代初建造6艘,船长27―34米不等,宽5.3―6米,深1. 2―1.4米,载重35―60吨。前数年尚可在河南柳完口与黑岗口之间航行。 板驳,载重150吨,是河南段黄河航运中载重量最大的货驳。 船的诨名 黄河下游河南东坝头以上,从前的木船只以主人名字相呼:“某某人的船走了”, “某某人的船回来了”,别无其他称谓。 东坝头以下则不然,船多有外号,而且叫得很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河 岸边的居民也都十分熟悉各船外号。这些外号,有的是造船的木匠所赠,有的是河 上人传叫而成,有的甚至是船主自命的。六七十年前,大河上下的客货船“几千几 百”(老船工与河畔人家语),几千几百只船,便有几千几百个外号,真可谓五花 八门,千奇百怪。当年为这些船起外号的时候,每个外号后面都有一段故事,每一 次见到这船的时候,都能得到一些新的消息,若那时有人作一番记录,就会有一部 比任何小说都引人入胜的黄河航行史话。我沿黄采风时尽力搜求船的各种外号,所 得仍然不多,而且所得到的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号,其来历与故事都随流云一样 的岁月飘走了。从收集来的部分名号作推测想象,就如同民间故事中常说的金山宝 库似的,明知其有,却无法开掘。 因此,就将已得到的各地各船的外号,尽量详细地开列出来。 在东坝头采得者: 三条杆、大元宝、二元宝、孙新船、小五船。 在鄄城采得者: 蓝靛,别的船篷(帆)一般为白色,只有这一条船将篷染为靛蓝色。 梅疙瘩,船主姓梅,船型为疙瘩。 熊船,船主姓熊。 毕船,船主姓毕。 驴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