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海外谈《红楼梦》 作为一位红学研究者,我有幸结识了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 加拿大、泰国以及香港地区的三十多位学者和专家。由于他们大多数是炎黄子孙, 肤色、气质、语言和文化心理都相同相通,加上都对《红楼梦》有特殊的感情,所 以一见面略叙寒暄之后,便可亲切交谈,进入实质性的研讨;即使非华裔的外国学 者,也由于对《红楼梦》有共同爱好而具有共同语言。由此可见,《红楼梦》作为 全人类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联络感情、密切人际关系方面确实有非同寻常的 功能。 《红楼梦》在通向世界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我在与海外学者的交谈中获得这样一个印象:尽管《红楼梦》已译成许多国文 字,公认为一部世界文学名著,《红楼梦》研究也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但从它 的流传范围来看,主要还在于炎黄子孙之间,它的研究者更局限在华人学者群中, 它的普及率和客观影响远远不能同莎士比亚的作品相比拟。 是什么原因阻碍着《红楼梦》在更高的层次上通向世界呢?外国读者的主要困 难是什么呢?根据海外学者提供的情况,以及我自己的分析,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 1.翻译问题《红楼梦》的外文译本,目前有摘译、节译和全译三种,就翻译的 风格而言,主要有两个流派:一派主张忠实于原著,尽量符合作者的原意原貌,但 这样一来,译笔很难做到流畅,特别不能适应西方人的阅读欣赏习惯;另一派主张 译文的文学性,力求流畅优美,符合西方人的口味,但缺点是近乎意译,与原著距 离较远。目前,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和李治华的法译本都忠实于原著,译笔也 较好,被认为迄今为止最理想的译本,但注释较多,对西方读者来说,仍是一个较 重的负担。《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酒令、谜语,这是翻译工作中最 大的难点。有的译文,勉强凑合,而原来的深意韵味全失。有的译本,干脆大量删 节,也影响了原著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风貌。总之,学者们都认为《红楼梦》翻译难 度之大,是主要障碍。如果有好译本,一定可以使它的流传范围更加扩大。 2.人名问题《红楼梦》里有四百多个人名。对外国读者来说,要记住这许多人 名是一件大难事。目前,关于《红楼梦》人名的翻译,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 译音,其弊病是不容易记住,也容易混淆;另一种是译意,如把黛玉译成“黑色的 玉”,宝钗译成“宝德”,袭人译成“弥漫着的香气”,平儿译成“忍耐”,鸳鸯 译成“忠实的鹅”等等,这样,虽然易于记诵,但毕竟与作者的命意不符,所以这 实际上也是翻译工作中难以两全的一例。 3.篇幅问题《红楼梦》卷帙浩繁。如法文全译本,共二册,三千余页,确乎可 称煌煌巨著。据许多学者反映,目前西方读者处在信息涌流的社会里,只要有电视、 电影、绘画等视觉形象可以替代,都不愿意看长篇小说。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倾向, 不独《红楼梦》为然。有些学者还建议,如果要使《红楼梦》打进西方社会,扩大 覆盖面,先要有电视等现代化传播载体作为引导,以引起外国观众(或读者)的兴 趣。此外,有关《红楼梦》故事内容的电影、戏剧、音乐、舞蹈、连环画等等文艺 品种也可以配合跟上,为《红楼梦》制造舆论。 4.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问题《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特定社会 的历史画卷,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与当今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西方读者之所以不容易读懂, 就是因为他们对我们民族和文化的特点缺乏必要的知识。但是,只要经过一番努力, 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正如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庆浩所说:“《 红楼梦》里写的人生,写的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活动,从总的方面说,是可以被西 方读者体验的。人的心灵总有相通的一面,正像中国读者也可以读懂巴尔扎克的作 品一样。” 海外学者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 曹雪芹的故乡在中国。《红楼梦》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学研究的主要力 量理应在中国。中国红学家理应作出较多较大的贡献。在1986 年的哈尔滨国际《 红楼梦》研讨会上,很多海外红学家说:“海外没有资料,也没有一支像样的红学 队伍,我们是来学习的。”这些话固然是谦词,也反映了一定的实际情况。 但是,我们自己对红学史应该深刻反思,特别对建国以来的红学研究成果应该 有清醒的估计。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对红学现状不满,认为红学研究过于封闭, 以致进展不大,成果不多,并担心有脱离时代、脱离群众的危险。所以我认为,海 外学者的观点和方法,不管怎样,都值得借鉴和思考,都对我们打开思路、拓展视 野有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他们给了我们有 益的启示: 1.时代意识的渗入 正像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红楼梦》也是一部内涵深广、可作面面观的巨著。 所以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红楼梦》理解。红学研究理所当然地要与时代同 步,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开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生活正在变化,人们的 思想观念也在变化。《红楼梦》爱好者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作孤立的狭隘的研究,用 一种刻板的凝固的观念来对这部小说作解释,而要求吸收全人类的思想文化成果, 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各种不同的角度观照《红楼梦》,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例如 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现在至少已有八种说法,但此外还有不少新的见解,并 对红学界流传甚广的权威观点提出挑战。 有一位海外学者提出疑问:“曹雪芹是人而不是神,他能预见到封建制度必然 灭亡的历史命运吗?《红楼梦》是一部为封建末世唱挽歌的书吗?”对贾宝玉形象 的理解,也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一位海外学者根据美国的习俗,认为贾宝玉厌恶 物质享受,对社会现状不满,藐视世俗的礼法,向统治阶级消极反抗,放浪形骸, 充满幻想而又无济于世,很像美国社会年青一代中的嬉皮士。另一位海外学者对贾 宝玉是不是“反抗者”提出质疑。他认为,从儒家观点来衡量,贾宝玉或许是一个 “反抗者”;但从道家观点来衡量,他恰恰是一个“驯顺者”。他的续《南华经》 的言行,就表现出“无为而治”的意向。 mpanel(1); 对刘姥姥这个人物,西方学者也有独特的理解,他们认为刘姥姥是一位富于想 象力、富于幽默感的人物,她像田野里的空气那样自由、新鲜,曾给大观园带来青 春活力。她爱开玩笑和愿意接受别人开玩笑的性格,常常使人欢乐,增进她和别人 之间的友谊。所以她比林黛玉更聪明更机智。 上述这种观点当然还有商议之处,但确实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2.新的科学方法的运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学科的产生,导致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观察系统。 古典文学研究同样要求用立体交叉式的方法进行综合考察。所以新的科学方法 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旧的研究方法已经过时, 可以完全否定和舍弃。目前,在海外红学家中,也有新旧方法并用的现象。有些人 运用传统的朴学来治《红楼梦》,并在考证作者家世生平和评注者、校勘版本等方 面作出贡献;有些人却在运用系统论、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新方法,运用历史学、 美学、心理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的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高辛勇用目前流行于西方的批评概念――文际关系来看《红楼梦 》的敷演,并认为《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丰富的文际关系。 至于文际关系的概念,他举了一个显著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有一段石头 关于才子佳人小说的议论,同时在第五十四回也有一段贾母关于才子佳人小说的议 论。这两段议论参照对比,就是一种文际关系。 美国俄勒岗大学教授荣之颖根据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谢尔顿关于人的性格和体型 关系的学说,对《红楼梦》中的三位女性――薛宝钗、王熙凤和林黛玉的言谈、举 止和风度进行对应性的探索,并认为曹雪芹早在十八世纪创造女性形象时,就已经 能精确地写出人物个性与外部体态之间的联结关系,从而也证明这部小说的描写技 巧完全能经得起当代心理学的科学检验。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王靖宇在他的《〈红楼梦〉反复描述的技巧》一文中,用 信息论的原理研究脂批中的所谓“草蛇灰线法”、“层峦叠翠法”、“画家三染法” 等技法,认为这些“法”都和信息论中的“重复”概念十分接近。这是有系统的 “重复”,其目的是“确保信息最有效地接收”。 这些新方法的具体运用也给人以启发,足以说明《红楼梦》研究还有未可限量 的途径,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3.微电脑技术的应用 利用电脑研究《红楼梦》最早始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 在1980 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曾有学者就此提出过论文。近年来, 我国深圳大学中文系与江苏省镇江市科委也相继制成《红楼梦》数据库,利用电脑 检索资料,取得了成果。大家一致认为,运用电脑检索可以对很多文献作出科学的 资料分析,使学术研究手段现代化。可以断言,今后微电脑技术必将在更广阔的背 景上进入红学研究领域。 《红楼梦》与比较文学 《红楼梦》研究的任务之一,是全面估量这部小说的价值,界定它在世界文学 史上的地位,这就要做大量的比较研究工作。目前,无论大陆或者海外,把《红楼 梦》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人还不多,有影响的论著更为少见,看来这是一门极为重 要、极有发展前途的学问。我曾就此问题征求几位学者的意见。 伊藤漱平说:我没有读遍世界文学名著,所以无法对《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 上的地位作出评价。但我认为日本的《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有相似的特色,可 以作比较研究。今后红学家们要多花力气研究《红楼梦》本身的文学性,并且通过 与其他世界文学名著的比较,逐步明确它的价值和地位。 陈庆浩也说:《红楼梦》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中国古典名著,它好像一块闪光的 钻石,可从不同的角度看出不同的内容。它的思想含蕴之深刻,包罗面之大,创作 方法之新奇,语言之精美,都是难以形容的。但这一切,只有通过与别国的文学进 行比较研究后才会有更深切的体会。《红楼梦》进入世界名著之林,是完全当之无 愧的。 学者们的谈话充分说明:时代召唤着比较文学,《红楼梦》研究也需要比较文 学! 《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1988 年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