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谈“红楼文化”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功能、价值和影响,就像埋在地下的矿藏一样,不是一 下子就容易被人发现和认知的。 《红楼梦》在曹雪芹在世时,仅以抄本形式,在他的亲友中小范围内传阅,几 乎未被外界知晓。直到曹雪芹卒后,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由程伟元、高 鹗刊印成木刻一百二十回本,才把这部文学名著推向社会,与广大读者见面,今年 恰好是程伟元木刻本诞生的二百周年。 《红楼梦》最初以“奇书”的姿态出现,受到一部分封建士大夫的注目。 他们猜测、透露故事的生活原型和社会背景,也猜测、透露作者的身世和创作 意图,这就开启了学术研究的先河。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学问,称之为“红学”, 进行全面的校勘、考证、诠释、剖析和评论,则是从晚清以后才开始的。如今, “红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而且形成一支遍及全球的研究队伍。《红楼梦》 在美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已被全世界所公认。 作为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语言艺术的瑰宝。由于它的艺术感染 力的诱发,必然会转换成其他文艺样式。所以,在学术研究兴起之后,就出现了以 《红楼梦》为题材的诗词、书画、雕塑、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手工艺品等等, 其品种之繁多,色彩之绚丽,简直浩如烟海,无法尽述。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借助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体电影、电视连续剧的广泛 播映,覆盖面空前扩大,社会影响难以估量,这种在《红楼梦》传播史上的普及之 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提供了一幅清代前期上层社会的生活画卷,揭 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豪门贵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并通过几十个鲜明生动的人 物形象和他们的命运归宿,提出了封建末世一系列人生的社会的迫切问题,给人以 哲理思考;还在于它是以十八世纪中期中华民族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社会 结构和风俗习惯、语言特征和艺术风格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