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重视“看热闹”者的意见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句话说明看戏的观众不同,欣赏的 习惯和趣味也不一样。有些戏,行家击节赞赏,拍案叫绝,而剧场里却稀稀落落, 冷冷清清,这叫做叫好不叫座;有些戏,群众一片赞扬,热烈欢迎,而行家却嗤之 以鼻,不屑一顾,这叫做叫座不叫好。 专家偏重于艺术观点,而多数群众则偏重于娱乐观点,这种情况今天依旧存在。 一般地说,就艺术修养来说,专家无疑要高于一般群众,专家的评论、见解无疑是 重要的。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众的意见也不容忽视。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 如果不能被亿万群众所接受、所赏识,只能在少数人的小圈子里自我陶醉,孤芳自 赏,那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们的文艺评论,如果不反映群众的意见、群众的要 求、群众的欣赏习惯、群众的审美趣味,那又有什么价值?! 非常高兴的是,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性的影 评、剧评、书评活动也像雨后春笋似地冒了出来。许多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埋头学 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心文艺现状,强烈要求对文艺问题、特别是对某些文艺 作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写出有质量有分量的评论文章。他们已经不是“看热闹” 的外行,而是“看门道”的内行。即使有些群众仍旧有“看热闹”的要求,但他们 的审美欣赏水平也已经逐步提高,他们决不会再去欣赏公式化概念化的陈旧的文艺 作品,也不愿再读那种思想僵化、八股式的评论文章。 mpanel(1); 由此看来,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虽然仍旧存在着专家和一般群众观点不一致的 情况,同时也要看到这两者有趋向一致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一方面,我们要引导群 众,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欣赏水平,培养“看热闹”的观众成为“看门道”的 观众;另一方面,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也要眼睛朝下,胸中装有群众,反映群众的意 见和要求,和群众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忧愁,一起娱乐。我们的报刊杂志, 应该腾出一些篇幅,开辟一些园地,让群众有更多机会发表意见,议论作品,大力 扶持群众性的影评、剧评、书评活动这一新生事物。我们的文艺评论文章也应该关 心群众关心的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写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雅俗共赏, 让群众爱读。应该相信,群众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三 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诚然,来自群众中的意见要具体分析,有正确的 也有不正确的,不一定条条都是金科玉律,但从总体上说,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无疑 代表着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趋向,是值得重视的。现在,文艺界的有些同志,自以 为“阳春白雪”,看不起“下里巴人”,甚至公然宣称我的作品就为少数人服务, 我不需要、也不必要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写作,这种看法恐怕该收起来了吧! 《解放日报》1984 年4 月19 日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