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国家:盛世与隐忧(1) 宣宗虽然没有太祖开创基业之伟业,没有成祖开拓经营之功绩,却是个守成令 主。宣宗承继祖业,奋其余烈,发奋图强,励精图治,让大明帝国在自己手中平稳 向前发展,将明朝推向了天下大治的兴旺局面。 在宣宗统治的10年间,他平定了汉王的叛乱,安抚赵王,稳定了国内形势;任 用了一批贤臣能士,政治清明;撤兵安南,去掉困扰多时的沉重包袱;推行重农爱 民的仁政,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平汉抚赵。在宣宗的身边,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一直没有放弃争夺皇位的 念头,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安定。朱高煦在被成祖朱棣安排到乐安之后,并没有改过 自新,而是等待时机,准备随时发难。当仁宗突然病逝之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得 知消息后日夜兼程直趋北京。据说朱高煦在南京至北京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人马,准 备将朱瞻基半路劫杀。事出仓促,阴谋没有成功,朱瞻基神速赶到北京,登基为帝。 朱瞻基即位后,深知两位皇叔久蓄异志,加强了对两位皇叔的防范,但没有采 取强硬的行动宣宗射猎图,反而重加赏赐,以礼相待。朱高煦认为少主新立,软弱 可欺,更加积极谋夺皇位。他向宣宗索要骆驼、马匹,宣宗都给予满足。在宣德元 年(1426)正月,他派人向宣宗进献元宵灯笼,借以刺探朝廷虚实。八月,朱高煦 以为时机成熟,仿照朱棣起兵举事,派人到京师秘密联络英国公张辅作内应,事发, 阴谋为朝廷所知。起初,宣宗没有派兵征讨,而是修书一封派人送给朱高煦,规劝 他罢兵。朱高煦不听,派人进疏宣宗,指责他违背祖训,又指责夏原吉等人为奸臣。 宣宗看罢,才相信朱高煦果然反叛。这又是一场叔侄之间争夺皇位的战争,只是这 次与朱棣的靖难之役在过程和结果上有很大的不同。 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朝廷意见不一。有些大臣主张命将出讨,而以杨 荣、夏原吉为首的大臣则力主以建文帝为前车之鉴,要宣宗亲征。初登大宝的宣宗 显示出了与太祖、成祖相似的英武气概,采纳了杨荣、夏原吉的建议,亲征朱高煦。 皇帝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 和。而朱高煦显然没有料到年轻的皇帝竟然会亲征,信心大失,失去了举兵之初的 勇气。宣宗对战局有着清晰的把握。在行军途中,君臣商讨朱高煦会有何种行动。 有人说朱高煦会攻取乐安附近的济南城,作为自己的老巢;有人说朱高煦曾经请居 南京,这次他会率兵攻取南京。宣宗则另有一番见解: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 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 安。正如宣宗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亲征,竟然没有了主意,在乐安束手待毙。宣 宗令平叛大军将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而是将劝降信射入城中,继续劝 谕朱高煦出降。此时的朱高煦已经彻底绝望,私下派人来请降。叛军中的王斌等人 宁愿战死,坚决阻止朱高煦投降。朱高煦吓破了胆,从间道跑出来投降了宣宗。大 臣请求将其立地正法,宣宗顾及亲情,没有同意,而是将朱高煦押送回京,废为庶 人,禁锢在西安门内。班师回朝,宣宗特意将乐安改为武定州。这时他一定会想起 当年祖父朱棣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熟悉军事,带着自己深入漠北,出征蒙古。如 果祖父有知,一定会为自己兵不血刃地平叛而欣慰,况且自己还保全了叔父朱高煦 的性命。 回师路经献县时,大学士陈山劝说宣宗移师彰德(赵王封地,今河南安阳), 袭执赵王朱高燧。杨荣、夏原吉、蹇义也表示赞同,只有杨士奇、杨溥反对。朱高 燧早存夺位之心,这是人所共知的,虽然这次他没有举兵,但始终是朝廷的祸患。 宣宗颇有移军彰德的想法,只是杨士奇等人苦苦劝谏,最终班师回到京师。回到北 京后,宣宗想了很久,觉得还是没有袭执赵王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朝臣交章上奏, 请求将赵王的护卫削去,将他拘留北京。宣宗没有同意,念及毕竟就这一个叔父了, 应该想个保全的办法,于是他将群臣的奏疏派人送给赵宣宗绘《万年松图》(钤有 “皇帝尊亲之宝”印)王观看。赵王看到奏疏,非常惊恐,上表谢恩,自请削去护 卫。正因为此,赵王得以寿终。赵王这次没有举兵,并不是因为他突然改过自新。 据《(弘治)徽州府志》记载,赵王对汉王的叛乱行为很是赞成,并且积极招呼汉 王派来的联络使者。赵王府左长史胡永兴力劝赵王不可造次,赵王根本不理睬。胡 永兴情急之下,派人在路上截杀汉王使者,烧掉来往信件,将赵王参与叛乱的痕迹 销毁了。这样,赵王才能够逃得一劫。假如赵王当时有所异动为朝廷所察的话,能 否保存就是一个疑问了。不过,以宣宗对赵王的了解,他肯定知道赵王并不是那么 安分。在他自己都想移军彰德的情况下,能够听从相反的意见,保全赵王,这是很 难得的政治家气度。 汉王朱高煦本来也可以保留性命的。宣宗在西安门内辟出囚室,械系朱高煦于 此。三年后,宣宗带着内侍前去探望。不想朱高煦对自己的处境耿耿于怀,用脚将 宣宗勾倒。宣宗惊魂未定,恼怒异常,命人将朱高煦罩在一个300 斤重的铜缸下, 四周围以柴炭,放火将其活活烧死。铜缸都被烧化了,朱高煦的尸骨当然无存。汉 王、赵王的威胁被解除,保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明朝平稳顺利发展提供了 必要的契机。 任用贤臣。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能够很快被平定,赵王朱高燧的危机得以圆满解 决,除了宣宗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在宣宗周围有一 批著名的大臣,他们为“仁宣之治”的缔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宣德朝的著名大臣 主要有五位: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其中前三人合称“三杨”,尤 为重要。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永乐年间入值杨士奇像内阁,为东宫官,多次维护 太子朱高炽的皇储地位。仁宗时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兵部尚书。仁、 宣及英宗朝长期处于内阁首辅地位。杨荣,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当年成祖入南 京准备登基,杨荣迎谒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朱棣恍然大悟,急 忙调转马头去拜谒孝陵。正因为此事,杨荣给成祖留下的印象极好,多次随其北征, 规划边务,参决军事,升文渊阁大学士。杨溥,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永乐时 为太子洗马,因太子遣使迎接成祖迟缓,为汉王所谗,曾被关入天牢10年。“三杨” 都是活跃于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元老,在朝臣中德高望重、声誉卓越, 正是股肱之臣。夏原吉,是明朝著名的理财能手,永乐时期为户部尚书,长期主持 政府的财政,成祖五次北征、郑和下西洋、出兵安南、修建北京等重大事件的后勤保 障都是由他规划筹措。蹇义是朱高炽当年东宫的属官,擅长谋划,为人谨慎,办事 周详。 mpanel(1); 杨荣像宣宗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长处,互相补充,“蹇义简重善谋,杨荣明达有 为,杨士奇博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断。事涉人才,则多从(蹇)义;事涉 军旅,则多从(杨)荣;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杨)士奇;事涉民社,则多出 (夏)原吉”。杨溥是个特殊的人物,性格内向,但操守很好,为众大臣叹服。 几位重臣识大体,顾大局,能以国家大事为重,相互包容,不计较个人恩怨。 据记载,杨荣办事果断,敢作敢为,对军务很熟悉,只是不能洁身自好,多次接受 边将馈赠的良马。宣宗听说了,向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力赞杨荣通晓军务,是他和 众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应该因为有这样的小毛病就放弃不用。宣宗笑着告诉他, 杨荣曾经在自己面前说他和夏原吉的坏话。杨士奇听后,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对 宣宗请求能够像包容他一样包容杨荣。后来杨荣知道了这件事,感觉十分惭愧,对 不住杨士奇,便尽释前嫌,相交甚欢。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