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15 桂陵、马陵之战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 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 致于人”、“示形动敌”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 诱敌”等高明战术,在桂陵和马陵地区,先后击败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这两场战争对 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 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 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因功授禄的政策,建立起比较清 明、健全的官僚体制。在经济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井田旧制,“尽地力之教”, 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 业生产的发展。 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 斗力。通过这些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 文侯、武候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 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 锐。 齐国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 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严 重威胁,它就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 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公元前353年爆发了桂陵之战。 当时,为了摆脱魏国霸权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 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 (今河北南阳北50里)相会。赵国的行为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适逢公元前354年, 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发动战争,迫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便藉口保护卫国,出 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强行攻打。赵与齐有同盟关系,鉴于邯郸局势危急,遂于前 353年遣使向齐国请求救援。 齐威王闻报赵国告急,遂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齐将段 干朋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对赵国的信用,又会给齐国自身造成麻烦,因而主张救赵。 但他同时又指出,以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如果立即出兵前赴邯郸,赵国既不会遭到 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 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具体地说,是先派少量兵力南 攻襄陵,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予以正 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第一,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 陷于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在平陆相会时所 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国坚定其抗魏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 后导致赵国遭受重创、魏国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 有利的条件。 段干朋的这番谋划,完全符合齐国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因此为齐威王所欣然采纳。 齐威王决定以部分军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主力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 伺机出动,以求一举成功。 当时魏国的扩张,也引起楚国的敌视。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国出兵攻赵、后方空虚 的时倏,派遣将军景舍率领部队向魏国南部的睢、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