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3 章 冰点下的沸腾:冰天雪地爆发的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三章 冰点下的沸腾:冰天雪地爆发的 俄罗斯热情之谜俄罗斯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台。它能使人神魂 颠倒,也能使人大失所望,从它那里永远可以期待意外事件的发生。它最能激起对 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 在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房龙的头脑里,从来就没有搞清过俄罗斯是属于欧洲还 是属于亚洲,在他的笔下,俄罗斯受地理位置影响,“人们甚至需要查看地图才知 道它究竟是在欧洲占一部分还是在亚洲占一部分的国家”。在《房龙地理》的指引 下,你的俄罗斯之行,可以由东至西,先拜访一下历来是冰天雪地和流放死回、政 治犯的西伯利亚。“当然,最终你还得爬上乌拉尔山,在所有地图上,这儿都标明 它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对那些首次扛着小木船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的俄 国探险家们来说,此山并非真正的障碍。”离开了乌拉尔山,房龙建议你再乘上牛 车,但需要再走半年左右,就可以抵达波罗的海。“你会惊奇地发现,你还没有离 开那个宽广的大平原,就已经从太平洋到了大西洋。” 我们纵观从俄罗斯到苏联,再到今天的新俄罗斯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正是 在这片似乎冰封千里的大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平原上,迸发出的俄罗斯人 的热情、野心和雄心足以将整个世界融化。            一、不知身出何处的俄罗斯人 19世纪俄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索洛维约夫曾下了断言:“斯拉夫人从来不知道是 由他们中的领袖把他们从亚洲带到东欧的十但是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多瑙河畔的传说 却世代相传,传说告诉他们:由于外敌的袭扰,他们被迫从那里向北方,而后向北 部和东部迁徙。在多瑙河沿岸留下了斯拉夫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遗址和其他明显 的痕迹。” 据原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大量的考古发掘材料证明,公元前1000年左右,斯拉 夫人的各个部族已经散居在欧洲的中部和东部的平原之上了。他们的居住范围西起 易北河流域,东至顿河、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地区,北起波罗的海地区,南达喀 尔巴阡山麓。斯拉夫人是欧洲最为古老和最为庞大的部族集团,它是东欧绝大多数 民族的‘母亲“。但是斯拉夫人起源于何处?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他们 起源于北欧的大森林之中,有人认为他们起源于欧洲南部的多瑙河流域,也有人认 为他们起源于今天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带。 斯拉夫人身材高大强壮,能忍受寒冷和饥饿,并且灵活机巧,擅长攻城掠地, 这使西欧的一些民族往往谈起斯拉夫人“色变”。著名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曾惊 魂未定地写道:“他们有固定的栖身之所,他们有盾,而且喜欢步行,矫捷善走”, 以“劫掠为生”。这个时期的斯拉夫人居住在维斯瓦河流域,足迹还达到波罗的海 沿岸。 早期斯拉夫人所定居的东欧平原是欧亚游牧民族活动的必经之处,因此斯拉夫 人经常受到马萨格特人、萨基人、萨尔马特人、匈奴人和阿瓦尔人等游牧民族的袭 扰。但斯拉夫人也经常进犯拜占庭帝国属下的多瑙河地区的领土,掠夺战利品和掳 获战俘。在与拜占庭的经济交流和军事斗争中,斯拉夫人逐步接受了拜占庭较先进 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技能。到公元6 世纪时,斯拉夫人已不仅仅进犯拜占庭帝国的领 土,而且开始定居在他们所征服的土地之上了。斯拉夫人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 北部,直至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附近,甚至还深人拜占庭帝国的内陆腹地。公 元7 世纪时,游牧的保加利亚人入侵多瑙河流域的斯拉夫人的居住地,但最终被在 文化和经济方面占优势地位的斯拉夫人所同化。从公元6 世纪开始,斯拉夫人各部 族与拜占庭的经济交往和军事冲突越来越多,因此在拜占庭的历史著作中就比较多 地留下了对斯拉夫人各部族活动的记载。 从公元6 世纪起,斯拉夫部族集团已经开始分化。在拜占庭的历史著作中已经 把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区别开来,他们称西斯拉人为“维涅德人”, 称东斯拉夫人称为“安特人”。东斯拉夫人居住在沿德涅斯特河和第聂伯河两河的 下游之间,直至黑海沿岸以及更东的地区,从事农业、畜牧业和鱼猎经济。他们已 经会加工和使用铁器。他们居住的房子外部用树枝或卢苇编成并涂有泥土,而且集 中居住的村落四周设有防御用的壕沟、土墙。东斯拉夫人在公元6 世纪时还没有国 家,其社会制度大体处于由原始的氏族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在东 斯拉夫人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奴隶,但他们都来源于战俘,即外族 人,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禁止将本民族的成员变为奴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 仍带有较浓厚的军事民主制的色彩,社会基本组织是氏族联盟,重大事件由部落会 议(俄文音译“维彻”)讨论决定,遇到重大问题,如王公和重要职务的任免、战 争与和平以及税收等等。所有自由皆可参加,以拥护和反对方的呼喊声音高低做为 简单的表决方式。拜占庭的历史学家普罗可比记载:安特人“不是由一个人独裁, 而是过着民主的生活,凡属一切重大事情,均提交人民讨论”。 公元7 世纪始,由于操突厥语的阿瓦勒人和哈扎尔人大举向西进军,迫使斯拉 夫人各部族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其中一支逐渐向西迁移,最后定居在维斯瓦 河、奥德河和易北河流域,他们被称作西斯拉夫人,后来发展成为现今东欧的捷克 族、斯洛伐克族、摩拉沃族、波兰族、匈牙利族(马扎尔族)。东斯拉夫人也开始 迁移,最东到伏尔加河左岸和奥卡河上游流域,最西到涅曼河右岸和布格河右岸, 最北到楚德湖、伊尔明湖地区,最南到第聂伯河口地区和德涅斯特河流域。他们发 展成为后来的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另外,东、西斯拉夫人的部族都 有大量的人员向南迁移,涌入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而成为南斯拉夫人,后来 发展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保加利亚族、部分阿尔巴尼亚族。 东斯拉夫人部族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据成书于12世纪的、被认为是 俄国最早的历史著作《往年纪事》记载,东斯拉夫人共有30多个部落,即南部和西 部地区的波利安人(意即草原居民),定居在第聂伯河中游,中心为基辅。波利安 人以西居住着维累尼安人。其西北为德列夫里安人(意即林中居民),居住在第聂 伯河支流普里庇亚特河流域以南地区,中心为伊斯科罗斯坦。此外,还有居住在北 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斯洛文人,中心在诺夫哥罗德。居住在奥卡河及其支流莫斯科河 地区的维亚提契人,居住在第聂伯河左岸及其支流索日河流域的拉迪米奇人。居住 在第聂伯河支流德斯纳河谷地带的塞维里安人,中心在车尔尼哥夫。居住在西德维 纳河、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三条河流域上游的克里维奇人、波洛茨克人,居住在涅 曼河上游的德列哥维奇人(沼泽居民)等。在公元10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各部族 仍然处于流动和迁移的过程之中。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东斯拉夫人 “在这个平原上并不是用繁殖的方法逐渐扩展的,不是分布开来,而是迁居各地, 像飞鸟般从一端迁居到另一端,抛弃了住腻的地方,在新的地方居住下来。每迁居 一次,他们就处在新的环境的影响之下,处在新地区的自然特点和新的对外关系的 影响之下。每一次新的定居产生的这些地区特点和关系,都带给人民生活独特的趋 向,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因此,在公元8 世纪前东斯拉夫人各部落还处于彼此分 散的状态。东斯拉夫人部落是后来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民族的祖先, 相近的血缘、地缘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为L 述三个民族奠定了历史、语言和文化 亲近的基础。 俄罗斯民族作为东斯拉夫人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大的一支,在公元9 世纪前已处 于形成过程的萌芽之中。东斯拉夫人的这一支,伴随着东斯拉夫人社会由原始社会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疆土的不断扩大,最终到问世纪,随着全 俄统一市场的形成,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意识产生并逐渐强化。“大约从这个时候起, 国家经济生活中发生了缓慢而不经常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逐渐引起人们精神面貌的 改变。民族觉醒表现在空前未有的俄国人民的政治运动中。”一个拥有共同语言、 共同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的民族――俄罗斯民族形成了。到“18世 纪中叶显示了俄罗斯民族的一切特征,这些特征获得了自然的发展,后来进一步巩 固起来”。 到公元8 世纪,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经济生活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促进了父 系氏族公社的瓦解,形成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在村社中,耕地、牧场、 森林、水源都做为公共财产,在村社成员中平均分配使用,因此村社生活还带有原 始氏族公社的痕迹。但同时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特别是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一些地区,原始的手工业,如冶铁农具制造、木材 加工、首饰加工、制陶业和皮革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 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东斯拉夫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增多了,除满足日常生活必需 外,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它产生了两个最为直接的后果:第一,物质财富的增 加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促进了东斯拉夫人的商品经营意识。一些部落、部落联盟中心 逐渐演变成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城镇。当时较大的城市有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 切尔尼哥夫、基辅等。这些城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政治经济单位,城内 由大贵族执掌权力。为防止盗匪流寇的袭扰,城市都设有防卫设施及武士队。第二, 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东斯拉夫人内部开始贫富分化,出现了奴役和压迫。原来 由村社成员选举出来的部落酋长和武士队长,利用手中的的职权,兼并原属村社公 共的良田沃土,把战利品据为己有,奴役广大的普通村社成员,他们逐渐变成为部 落内部的特权统治阶层。因此,到公元9 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已经走完漫长的原 始公社社会的历程,进入阶级社会。俄罗斯国家建立的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已经基 本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对东斯拉夫人的入侵起到了加速俄罗 斯国家建立的重要作用。沃土,把战利品据为己有,奴役广大的普通村社成员,他 们逐渐变成为部落内部的特权统治阶层。因此,到公元9 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已 经走完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的历程,进入阶级社会。俄罗斯国家建立的经济前提和 政治前提已经基本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对东斯拉夫人的入侵 起到了加速俄罗斯国家建立的重要作用。               二、俄罗斯风物记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来自喀尔巴吁山脉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 间的沼泽地。公元6 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德维 纳河和伊尔缅湖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6世纪中叶,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中 央集权国家仍以伏尔加河以西为其主要的活动舞台。沙皇伊凡四世时期,开始向东 征服西伯里亚,17世纪中叶,俄罗斯的疆域迅速扩大到了亚洲东部。到19世纪时, 俄罗斯已发展成为北达北冰洋沿岸,西至波罗的海,南到高加索、黑海、里海、中 亚,东临太平洋西岸,东西跨度达15000 公里,南北跨度达5000公里,横跨欧亚大 陆的世界第一大帝国了。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整个俄罗斯可以叶尼塞河为界,分 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以平原、低地为主,东部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的平原主要 是东欧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北起白海和巴伦支海,南达黑海、里海 和高加索,西起中欧山地,东抵乌拉尔山,面积达400 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 平原,这里也是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 叶尼塞河之间,面积300 万平方公里。这里比东欧平原更为低平,大部分地区位于 海拔150 米以下,是世界上最低的平原,所以也称西西伯利亚低地。自叶尼塞河以 东至勒拿河之间的地区是中西伯利亚高原,这里南高北低,中部多是被河谷切断的 台地,世界上最深的贝加尔湖就位于这里。勒拿河以东的整个俄罗斯地区称东西伯 利亚山地,俗称远东山地,面积300 多万平方公里。 在俄罗斯的北部和中部,到处都能看到湖泊和沼泽,这里的河流几乎都起源于 中部的湖泊和沼泽,其中在欧俄地区,沼泽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1 /5 。由于土壤 松软,水流能从各个方向找到出口,河流系统异常复杂,各流域非常接近,其支流 几乎交织在一起。俄罗斯的大小河流交叉密布,多为南北走向,欧俄境内的河流往 往由北向南:第聂伯河和顿河流入黑海,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人里海;西伯利亚 境内的河流则由南向北: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都流人北冰洋。 俄罗斯人是在东欧平原上形成的,当时的东欧平原北部是茂密的森林地带,南 部是一望无际的南俄大草原,还有纵贯南北的大小河流和湖泊,森林、草原和河流 构成这里最主要的三种地形,他们对俄罗斯人的生活及其性格的形成和社会历史的 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森林是俄罗斯人世代生活的主要环境,对俄罗斯人大有种 益。他们用松树造房屋,用白烨做燃料、照明,穿树皮作成的鞋,木材还是手工业 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对狩猎业和养蜂业的意义犹为重大,猎物不仅可以充 饥,它们的皮毛还可以御寒,珍贵的皮毛可以当作“货币”,换取所需的物品。蜂 蜜可以制作甜点心和饮料。用蜂蜡制成的蜡烛为推动宗教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森 林还是逃避外敌最可靠的掩蔽所。它替代了群山和城堡。国家创立伊始,周边是草 原,因此动荡不稳,国家本身只有在远离基辅的北方由森林的庇护才得以巩固。森 林还向俄罗斯的隐居者提供了躲避尘世诱惑的庇护所,那些对现实不满者往往在这 里隐居苦修。森林中令人昏昏欲睡的寂静使人感到害怕,古老的树顶发出的那种似 有若无的杂音似乎是什么不祥的预兆。久居森林的俄罗斯人不得不时刻戒备着四处 随时可能出现的猛兽,因而不自觉地养成多疑的性格。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导致俄罗 斯人心理上神秘主义素质的积淀。 广阔的南俄草原是俄罗斯畜牧业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同时,无边无际的土地也 培育了俄罗斯人宽大、深远的胸怀。但另一方面,广袤无垠的草原毫无遮拦,有史 以来就是俄罗斯人威胁、危险的根源。与草原游牧民族从8 世纪持续至门世纪末的 斗争,是俄罗斯人民最惨痛的历史回忆。草原的历史产物之一便是哥萨克。哥萨克 的本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是俄罗斯的叛逆者、逃离者,但又是俄罗斯的捍 卫者。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独特的现象,它与俄罗斯北方森林中隐居的僧侣正好形 成鲜明的对照。 河流对俄罗斯人的意义同样不能忽视。河流不仅供给生活在其两岸的居民取之 不尽的鱼类,而且提供舟揖之利。纵横交叉的大小河流,夏季可以通航,冬季冰封 后仍可用雪撬运货。河流还使俄罗斯人有可能沿着它们的两岸移民,以拓展他们的 活动空间。于是,沿河两岸的城市、村镇、渔村等逐渐发展起来。俄国历史的第一 时期――古罗斯时期,即是沿着第聂伯河,此后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在伏尔加河―― 奥卡河上游一带。由于俄国各河流流域十分接近,地形又十分平坦,使其能够保持 往来,培养了民族团结意识。俄罗斯人自古以来非常热爱自己的河流,世世代代与 它们“生死与共”。河流,尤其是著名的“从瓦拉吉亚到希腊”之路是俄罗斯大地 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 俄罗斯位于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气候复杂多样,且差异较大,当北方泰米尔 地区已是冰天雪地的冬天时,南部黑海边的疗养院索契仍然天气温暖,绿草如茵。 从北极圈到北纬40度左右的绝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东欧平原属温和的大 陆性气候,西西伯利亚属显著的大陆性气候,东西伯利亚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由西向东由于大西洋海风逐渐减弱和地势的变化,大陆性气候愈益显著,冬夏温差 大,雨量明显减少。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暖, 春秋两季短暂。俄罗斯人一般只把一年分为两个季节,4 至10月为温暖季节,11至 3 月为寒冷季节。这里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半年多是冰天雪地,90%以上地区冬 季的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80%地区的无霜期不到180 天。在西伯利亚,冬天 的最低气温达零下 57 摄氏度,莫斯科的冬季白天时间最短的只有6 个小时。只有 在俄罗斯西北部的狭小地区,因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气候,比较温和、 湿润。还有远东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属季风性气候,夏季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凉 爽温润,降水较多,冬季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比较于燥,降水量很少。 俄罗斯的矿物资源丰富,用俄罗斯人自己的话说,他们的地底下埋藏着门捷列 夫化学元素表上的所有物质。其中不少矿物如煤、天然气、铁、锰、石油等,以及 某些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非金属矿物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三、俄罗斯的狄奥索斯情结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一望无际的空间,俄罗斯人胸怀的宽广就来自于这 巨大的空间。俄罗斯人无论男女,都会给人以高大、厚重、粗矿的感觉,他们的建 筑也像人一样,给人以深厚、粗重、宏大、坚定的印象。 然而,也正是这片巨大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如满不在乎、责任感不 强等。 他们偎依在大地母亲的脚下,吮吸着流淌不尽的乳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 源使得人们无需积极进取,无需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地过日于。他们只 要稍稍费点力就可获得可观的果实,满足起码的生活需要。更何况寒冷的冬季里,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黑夜漫漫,白昼短暂,极不适宜进行户外劳作。因此,人们 宁可聚在室内酗酒、跳舞、娱乐以发泄内心的郁闷和苦恼,也不愿主动地与严寒搏 斗。况且,在他们看来,这种人为的蛮力在不可预测的大自然面前根本就是一种无 谓的牺牲。 俄罗斯人这种十足的惰性,即使到了20世纪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时代也没有改变。 1926年来到苏联的德国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就曾对莫斯科人的行色有所 描述:“这里的人们很少关注时间,……很少看到街上的人行色匆匆,除非天气特 别寒冷。他们已经习惯于踉踉跄跄地走路了。” 同时,辽阔国土上单调的景色和气候条件的恶劣也使久居于此地的俄罗斯人失 去了把它驯服或驯化的希望,温顺、服从在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中刻下了深深 的烙印。大自然常常嘲弄俄罗斯人的谨小慎微,气候和土壤的恣意妄为往往使俄罗 斯人的小小期盼落空,久而久之,俄罗斯人对大自然的愚弄已习以为常。由大自然 的任性和不可预测性产生的恐惧感和严酷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残酷的 现实。他们对自然的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美与和谐的惊叹和赞赏。于是,他们甘愿 接受大自然的安排和主宰。因而,俄罗斯人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土地的主人和统治者, 相反,他们认为俄罗斯大地是赐予他们一切的圣母,是施舍他们一切的主人。由于 这种被颠倒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俄罗斯人时常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认为自己在 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不能有所作为。所以,俄罗斯人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上,难以 发挥主动性,难以激发对社会、对生活、对祖国、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感。同时,他 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忍受着、支撑着一切压在肩上的重负,如国家的租赋、农奴 主的奢侈生活,以及一切政治文化的、精神的束缚。俄罗斯农民驯服地、悲哀地掮 着生活的沉重的十字架,艰苦地度日,只有拷问、饥饿、劳役在望。俄罗斯人的自 由天性、创造力、进取精神就这样完全混灭于这无限宽广的空间。 俄罗斯文化的另一特性是缺乏理性精神。著名的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把它 归因于俄罗斯特有的地理条件:“俄罗斯平原广袤无垠,缺乏中介和变化,俄罗斯 人民很难把握如此广阔的空间,并使其定型。与此相适应,俄罗斯人也不懂得方法。” 俄罗斯人缔造了横贯欧亚大陆、两端相距15000 公里的大帝国,同时,他们也 不得不经常奔驰并陷入两面作战的疲惫状态之中。战场的搏击,失败的蹂躏,胜利 的荣耀……也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极其复杂的情绪,斯拉夫性格中隐藏着容易激动的 一面。 阿・托尔斯泰的一首短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俄罗斯人感情流露的极端性:“爱 则昏天黑地,胁则声色俱厉,骂则狗血喷头,斥则怒目圆睁,争则面红耳赤,罚则 心狠手辣,怒则真心诚意,吃则酒菜满席。”的确,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占上风 的不是理性主义,而是直觉主义。在他们身上,东方的非理性成分多于西方的理性 成分,因此,俄罗斯人的思想感情往往超过理智,欲望往往超过利益。他们总是跟 着感觉走,而非跟着理智走。 俄罗斯性格中的两重性和矛盾性也深深地植根于东西方之间的地缘因素。地跨 欧亚的俄罗斯置身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两个主要部分之间,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得对俄罗斯文明性质的定位变得颇为复杂。亚洲人认为俄罗斯是西方国家,因为 它的发源地和它的政治文化重心都在欧洲;欧洲人则认为,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是一 个非西方国家,因为它的领土在西欧的东部,尤其是扩张后,它的版图占亚洲1 / 3 的陆地。而俄罗斯人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围绕这个问题,还出现了西方 派和斯拉夫派的激烈论争:西方派把俄罗斯的未来和对它的认识放在欧洲的社会文 化传统之内,斯拉夫派则强调俄罗斯独特的、自给自足的文明发展。但不论如何, 应该看到,客观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俄罗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个桥梁,决定了在俄 罗斯精神中势必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影响。恰达耶夫虽然对自己民族已有的 文化进程感到悲观和失望,却仍团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心存殷切的希望和期待:“我 们置身于东方和西方这世界的两个主要部分之间,我们一侧倚着中国,另一侧倚着 德国,我们本该在自身之中结合起精神世界的两大品质:想像和理智,让整个地球 的历史融进我们的文明。”然而,另一方面,处于东西方之交的俄罗斯又很容易动 摇于这两种文化之间,使两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和斗争。别尔嘉耶夫这样概括: “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 上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西方两 种因素永远在角力。”之间,使两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和斗争。别尔嘉耶夫这样 概括:“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 整部分上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 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角力。”              四、出海口在哪里? 处于欧亚大陆交汇地带的俄罗斯,有着与其地理条件同样复杂多变的历史命运。 站在世纪的门槛上,纵观从9 世纪建国到现在千余年的发展和变迁,你会发现俄罗 斯的历史就像一幅巨大的钟摆,时而接近东方,时而靠近西方,始终在二者之间摇 摆不定。普列汉诺夫也认为,“俄罗斯的历史是一部俄国在东西方之间探索、徘徊 以及东西方文化在俄国斗争、融会的历史。”动摇于东西方之间是俄国历史最重要 的特点。公元988 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将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正教定为国 教,又下令全俄罗斯接受洗礼,皈依东正教。尚在孕育中的俄罗斯文化中早早地就 注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另一方面,拜占庭文化本身就是融合东西方 文明特征的综合性文化,东正教也并非完全的、纯粹的西方文明,而是被拜占庭加 以改造,并赋予了某些东方因素的产物。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以后,一般来说都被置 于国家最高统治权力之下,服从世俗政权的安排,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制度。 束缚人民的工具。这一点显然不同于西方的天主教文明。 然而,仅仅200 多年之后,来自东方的蒙古游牧民族就以其强悍的武力横扫了 这块辽阔、肥沃的俄罗斯大地,从1243年拨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到1480 年阿合马汗兵败,俄罗斯人在蒙古鞑靼的统治之下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蒙古兵所 到之处,留下的是烟雾和灰烬,对俄罗斯人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这 样一个长久的时期,采取如此野蛮的方式,其影响无论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还是在民 族心态和性格的层面上无疑都是深远的。它还使俄罗斯远远地被阻隔于此时正在欧 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长久的蹂躏和奴役给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打上了 蒙古专制和家长制统治的烙印,然而也正是这个连年征战厮杀的民族所实行的蛮横、 粗暴的统治,促进了俄罗斯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建立。蒙古鞑靼的统治 无论在道德方面如何残暴,如何受到谴责,但这一点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打败蒙古人之后,全国的彻底统一于1514年宣告完成,16世纪中叶,莫斯科大 公伊凡四世改称“沙皇”,以示像古罗马皇帝恺撒一样拥有对国家的绝对权力。俄 国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最终确立起沙皇个人的专制统治,不仅普通老百姓,即便官 员、贵族也沦为沙皇的奴仆,东方的色彩更为突出。普列汉诺夫说:“16世纪中叶, 宦官阶层已完全成为国家的奴隶,而且它的这种奴隶地位,――也许更甚于农奴, ――使莫斯科罗斯的社会政治制度,同伟大东方专制国家极相仿佛。” 俄罗斯顺其自然地接受专制主义,还与它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造就的特殊 习性有关。土地广袤无垠,地势平坦,直接与东西方相连,开放型的自然环境和东 西之交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俄罗斯人天生的兼收并蓄的特性。古罗斯文明萌生的时 期,正值东西方各民族之间征服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古罗斯人经常受到来自东西方 各游牧民族的侵袭,与外敌无休止的竞争,以及为寻求更肥沃的土地而不断进行的 移民和扩张,都需要经常动员全国的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同时古罗斯国家为适应 封建主扩大统治领域和贸易,为寻找出海口也曾多次对外征讨。几百年征战往来的 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俄罗斯民族,专制命令、粗暴的家长式统治和对统治者的绝对服 从成为社会生活的常规。正是从利益和需要出发,俄罗斯国家不得不以最极端的方 式调整社会机构的职能,经常干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私人领域,使社会服从于国 家。这都势必造成官僚机构的专横,使社会下层在权利义务关系中陷于消沉和无所 事事的状态,从而制约着俄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统一以后的俄罗斯像德国和波兰一样没有自然的屏障,没有不能渡过的河流或 难以跨越的山脉,而且与其相邻的国家都是过去的或潜在的敌人或对手。捍卫国土 的困难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防御那一望无 际的边界。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养着一支5 万人的军队以保卫这个国 家免于再次遭受成吉思汗的后代、蒙古鞑靼人的侵扰。供养一支5 万人的军队是一 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同时代的克伦威尔的新军比这要小得多,而当时的英国比俄 罗斯要富有得多。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是中世纪时期西欧拥有过的最大规模的军队, 它几乎耗尽了基督教世界的全部资源,但那也不过才3 万人。况且,俄罗斯的军队 还是一支常备军,要靠莫斯科周围那些贫瘠的土地的生产来维持,要年复一年地供 养下去。供养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而且要使它团结在一起,惟一可行的办法只能 是通过建立一个使这支军队保持忠诚的强大的中央政权。 直到门世纪末,彼得一世有感于俄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才再次求助于西方。 继彼得一世开创了欧化改革的道路后,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了“开明专制”,亚历 山大一世对农奴制进行了有限自由主义的改革;同时,在俄国,启蒙运动逐步开展, 贵族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贵族资产阶级十二月党人及平民知识分子反对封建农奴制 的奔走呼号,乃至流血牺牲之下,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并融人俄罗斯,生长成为俄罗 斯文化的血肉之躯,深刻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长期束缚,西 方文化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运行仅限于社会的上层。              五、扩张还是自卫? 俄罗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强烈的对外扩张性,这一点更与它的地缘因 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俄罗斯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背靠北冰洋,欧亚大 陆环抱周围,正是英国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所认为的“心脏地带”。同时, 由于古罗斯民族居住的地方是无边无际、毫无遮拦的大平原,缺乏山川阻隔与关隘 屏障的保护,犹如没有围墙的家园,特别容易遭受周围游牧民族的侵袭,俄罗斯人 时常为不安全感所缠绕屈此,通过扩张,寻找安全的疆界,构成俄罗斯对外扩张原 始的安全动因。自卫的需要迫使俄罗斯人不得不经常扩张他们的边界,不让他们的 敌人接近,“俄罗斯国家正是为控制广阔土地而斗争的产物”。此外,俄罗斯作为 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陆路交通落后不便的严重制约,打通出海口,以推动对外 贸易的发展,成为俄罗斯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因。 18世纪以前的俄国,曾一度处于外族的统治之下,独立后也只是在其周围地区 进行领土扩张,但没有明确的侵略目标,在国际舞台上也没有很重要的地位。18世 纪初在西欧作过秘密考察的彼得大帝,深知海权对俄罗斯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一上 台就确立了争夺出海口的战略目标,以改变内陆国家的被动局面。正是这位富有开 拓精神的沙皇第一次提出是“俄国需要的是水域”这样一个对外扩张的总方针。他 的整个统治时期都在力图实现这个总方针:他两次对土耳其作战,是为了夺取亚速 海和黑海出海口;他对瑞典发动持续ZI年的‘叫匕方战争“(1700――1721年), 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以便通往大西洋;他对波斯进行欺诈性的干涉,是为 了征服里海海岸地区,向波斯湾迫进;他派兵远征希腊,是为了打开通往印度洋的 道路;他图谋侵占中国黑龙江地区,派兵占领堪察加半岛,决定派人”勘察“白令 海峡和北美的阿拉斯加地带,是为了控制北太平洋。最后,他在刚刚被他征服的芬 兰湾附近建立了彼得堡,并把都城从莫斯科迁到这一临海的”外偏中心“。 正是彼得一世首先打破了莫斯科公国传统的局限性,把一个单纯的内陆国变成 一个濒海的帝国,也是他在自己的遗嘱里,首先为俄罗斯规划了一幅世界帝国的蓝 图,把俄罗斯引上了夺取世界霸权的道路。在彼得一世之后的历代俄国沙皇,忠实 地执行了他的遗嘱规定的扩张原则和具体计划:“瓜分波兰”、“尽可能多占瑞典 的领土”、“占领君士坦丁堡”、“加速波斯的崩溃”、“向印度洋挺进”等等设 想,在此后200 多年的扩张中都―一变为现实。在这个进程中,俄罗斯建立了一个 领土庞大的帝国和一支实力雄厚的军队,从而有实力与英、法、普、奥等国共同主 导欧洲事务。 然而,与其强大的陆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的海军却始 终没有称雄世界,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并有多个方向出海口的大国, 本来具有发展海权的基本物质条件,海军建设有一定的优势。1695年彼得一世建立 一支顿河小舰队,成为俄罗斯建立正规海军舰队的起点,19世纪的俄国海军已粗具 规模,20世纪的苏联海军迅速发展,在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和北冰洋沿岸建成 四大舰队。然而,地理条件的特殊又极大地阻碍着俄罗斯海军的崛起。俄罗斯大部 分地区处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带,严重削弱了海洋的使用价值,寒冻使其漫长的海岸 线上的优良不冻港变得稀疏难得;俄国重要海军基地所临的海域相对封闭,出海口 不畅,使舰队的活动受到很大制约;在海陆相关位置上,俄国四大舰队所在海域被 陆地阻隔,互不相连,各舰队彼此孤立,难以集中和互相配合。从彼得以来的俄罗 斯海军,基本上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其进攻作战的实力远不能与其陆军的威力相 提并论。俄罗斯海军远没有成为它推行世界扩张政策的有力工具。 十月革命的爆发,结束了沙俄持续了两个多世纪的扩张,新建立的苏联由于政 治意识形态的原因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20世纪前半期的苏联综合国力还 不够强大,没有能力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所以,它的安全战略思想基本上仅限 于国家独立的问题。但即使在国家自身的安全方面,苏联也充分考虑到了地缘因素 的特殊作用。人们发现,在苏联的两端――相距约15000 公里,大部分距离只能通 过当时低效率的、极易遭受攻击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起来――同时遭到进攻的两 线作战所带来的战争创伤,使苏联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如果忘记了这一基本的地缘 战略因素,就无法理解诸如斯大林在面临希特勒进攻时在东西方之间搞平衡的行为, 也无法理解60年代以来苏联在远东地区大规模集结陆海军的潜在动机。 二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增,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陆上部队,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 的超级大国。冷战时期,为了对付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苏联营造了以华约为主体 框架的地缘结构体系,苏联则处于这一框架体系的核心位置。西部以东欧为缓冲区, 利用华约与北约保持军事对峙;东部企图利用中国、朝鲜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对 抗美日岛屿锁链的封锁。在将中国纳入其战略结构的企图化为泡影之后,为了不使 中国对其构成威胁,就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对中国形成战略包围之势;在东、西 两面的扩张受到遏制后,它又利用南亚和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企图进入 印度洋,夺取暖水港,以形成新的势力扩张基地。为了和美国争夺世界主导权,它 还在非洲和拉美建立了许多战略据点,扩大势力范围。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 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也使俄罗斯面临一个新的却是相 对不利的地缘政治状况。在欧洲,美国通过北约继续发挥强大的支配作用,英德等 国在许多问题上追随美国,欧美主要国家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把俄罗斯视为潜 在的战略对手。东欧剧变后,各国新政权纷纷确立回归欧洲,与欧洲实现一体化的 发展策略,他们对俄罗斯还存有戒心。俄罗斯本身也已失去了前苏联那样的国际地 位,沦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它的注意力不得不从全球性威胁转向地区性的威胁,把 目标重点集中于欧洲和亚太,谋求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以保障安全,塑造一个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此,俄罗斯确立了新的地缘安全战略结构,将周边的前苏 联地区、东欧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南亚地区看做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利益区。俄 罗斯以自身为核心,四个利益区在周边形成两个圈层:内圈的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 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和稳定,因而其战略重点也以独联体国家为主, 力图建立一个“现代地缘政治实体”,以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外圈的东欧、亚太、 中东南亚三个利益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主要地区。 地区性大国,它的注意力不得不从全球性威胁转向地区性的威胁,把目标重点集中 于欧洲和亚太,谋求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以保障安全,塑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 展环境。为此,俄罗斯确立了新的地缘安全战略结构,将周边的前苏联地区、东欧 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南亚地区看做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利益区。俄罗斯以自身为 核心,四个利益区在周边形成两个圈层:内圈的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直 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和稳定,因而其战略重点也以独联体国家为主,力图建立一 个“现代地缘政治实体”,以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外圈的东欧、亚太、中东南亚三 个利益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主要地区。           六、寻求路标:双头鹰飞向何方? 20世纪90年代初,被各种矛盾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苏联,最终在无奈中结束了自 己的使命,退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而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在历史的又 一个十字路口,再次面临着东方与西方的痛苦选择,“俄罗斯往何处去”仍然是俄 罗斯人永恒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来自上层的历次改革从来就没能使俄国彻底摆脱专制制度 的枷锁,而走向西方自由主义的道路,这同样与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 系。由于靠近西方,历任沙皇政府在西方的影响和压力下,总能不失时机地进行自 上而下的改革,尤其是当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愈演愈烈,危及统治者的中央 政权的时候,求助于西方,以西方文化中那些有益于本国稳定和强大的某些思想、 措施乃至技术,来调和社会秩序,往往成为统治者明智的选择。但同时,由于东方 专制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沙皇在权力问题上又决不让步,于是,改革便走向了反 改革。反改革当然不能持久,结果不是引起人民起义,造成动乱,就是引发大规模 的革命运动。不过,动乱或革命常常由于反抗者的落后、无知以及统治者的强大而 遭失败,到最后还是建立了新的、更为强化了的国家机器。俄国留里克王朝(公元 862 ――1598年)和罗曼诺夫王朝(公元1603―1917年)覆灭后的情形如出一辙。 这正是俄国地缘政治地位制约的结果。如是,俄罗斯国家的发展历程就表现为以下 模式:改革――反改革――动乱或革命――国家机器的强化。 20世纪初,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终于被推翻,经过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反复论战, 以及长期曲折而痛苦的实践,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了长足的生命力, 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然而,由于教条式地理解“帝国主义腐朽 论”和受到“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的影响,俄罗斯再次对西方市场经济、民主 政治、文化观念采取了封闭的态度。此外,来自东方并被俄罗斯人接受和大力发展 的集权主义、暴力统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新的政治体系中继续生根发芽,而且 得到了苏联领导人及其统治集团淋漓尽致的发挥。 独立之初的俄罗斯社会呈现出一种严重的亲西方情绪,“向西方一边倒”的 “大西洋主义”一时占了上风。为摆脱经济困境,俄罗斯把希望寄托于经济的全面 转轨上,叶利钦采取激进改革派主张的“休克疗法”。同时,俄罗斯领导人几乎对 所有西方大国进行了旋风般的访问,所到之处无不强调俄罗斯要同西方国家建立伙 伴和同盟关系,甚至不惜在削减核武器、对伊制裁和经济政治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 题上做出重大让步。但是,俄罗斯充满浪漫和一厢情愿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的结 果却是事与愿违。不仅西方的资金、技术援助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在外交方面,也 常常被排斥于国际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决定之外;全盘西化的经济转轨并没有带来俄 罗斯的全面复兴,相反地,国内危机却在不断加深。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内 政和外交策略。正是在这期间,以卢金和斯坦科维奇为代表的“新欧亚主义”思潮 重新抬头,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赏和支持。他们认为,俄罗斯应当利用其地跨欧 亚,包括多种文明、多种宗教的独特地位,在东西方之间求得某种平衡,起到其他 国家无法替代的协调作用,使俄罗斯再次脐身于世界“领导”行列。他们认为: “俄罗斯代表连接欧洲和亚洲的惟一桥梁,谁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谁就将成为世 界的主人。”他们强调指出,俄罗斯既是欧洲国家,也是亚洲国家,发展同东方国 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俄罗斯的进步和周边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上述思想的影响 下,1992年,俄罗斯政府提出,“东西方都应该是俄罗斯外交的重点”,“向西方 一边倒”的策略被“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政策所取代。1993年叶利钦在访问韩国 时曾解释“双头鹰”政策,即是要一只眼睛看西方,另一只眼睛看东方。 还是那位房龙告诉人们:“时间将向我们展示这个由亚洲神秘主义与欧洲现实 主义相结合的光怪陆离的实验的具体结果。但是俄罗斯大平原将仍然如故,世界其 他地方的人当然也会密切关注其发展,……俄罗斯却是一个谁也不可忽视的事实。”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