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工业化与南进基地化(1) 殖民地经济是日本帝国主义经济大架构的组成部分,是日本的原料来源地、资 本投资地和商品倾销场所,在日本帝国经济的内部分工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 长期直以来都是台湾经济的基本定位,台湾是日本的粮仓和糖库,“战前台湾经济 发展以米糖输出为轴心相当有效率的发展着”沟口敏行:《台湾、朝鲜的经济成长 》,岩波书店,东京,1975,第161 页。。然而,到了1930年代中后期,台湾岛内 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其在日本帝国内经济圈内所扮角色的转换契机, 台湾开始了它历史上第一次的工业化进程。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的侵华战争日渐升级,为了支撑对外扩 张及未来与美英决战的经济基础,建立所谓高度国防国家,日本殖民者在台湾逐渐 加强了工业建设,随着日月潭水电工程的建成,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日本 内地的一些重化工业和军需工业开始转移到了台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上航路 受到封锁,交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凸显出来,为此,台湾的经济自主性和自给 性要求提高了,除农业部门外的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台湾配合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 战争的利益所在。加上台湾自身农业产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再度高速发展遇到了 技术、市场和人口的压力,也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即从以往的专重食用作物 (如水稻、甘蔗)的生产转向工业品及其原料的生产。总之,台湾经济的原始殖民 色彩需得改变,也就是从单纯的资源榨取转变为进一步发展工业以更有效的利用台 湾的廉价能源和劳动力,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以符合日本帝国主义战争体制的要求。 1938年实施的“第一次生产力扩充五年计划”是台湾工业化付诸实践的开端, 在工业部分应扩充的对象为硫酸铵、铝、苎麻布、黄麻部、琼麻制品、香蕉纸浆、 蔗渣纸浆、天然香料、棉子油、米糠油、蓖麻子油、猪皮、牛皮、火柴、洋纸、火 石、硝酸钙、苦汁、碱和机械类等,50% 以上为新建产业,要求生产力须扩充2 ~ 3倍以上。矿业部门则着重在煤炭和石油原料。其中铝、工业盐、电石和硝酸钙等于 电力关联的产业,与日月潭电厂的落成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又可将东南亚地区原料 输入和直接运用于台湾,发挥台湾的地理优势,且与重化、石油、军需等国防工业 密切相关。倚靠经济统制制度对军需工业的政策倾斜,台湾的战时工业化得到了资 金、资源和政府力量的强力支持,据1937~1939年的数字,各类企业的资金用途上, 工业始终高居首位,平均为75% ;金融机构贷款也是以军需工业有关者优先得到。 工业化所需资金一为政府的投入,次为日资企业的投入,再为动员台湾土著资本, 最后是强制购买国债并将其半数作为工业化的资金。台湾总督府除了在劳动力、资 金等方面的协助外,还直接拨付补助金整顿研究机构、训练技术人才、扩充交通设 施等,参看下表6-1 。 数字统计显示,1937~1941年间台湾总督府投入巨额公共财政资金编列工矿业 振兴及改善运输经费预算,可见其推进台湾工业化的决心,虽然以军需工业及配合 日本战争需求为其侧重点,但对台湾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台湾的工业历史上,食品加工业(实际就是制糖业)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 它利用台湾丰富的甘蔗原料制造砂糖及其副产品酒精,供应日本国内及国际市场, 为日本节约了大量的外汇,给日本经济稳定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工业化阶段的 台湾,为配合战争的需求,重化和军需工业是发展的重点,其基础除了充沛的电力 外,由于岛内矿产资源的缺乏,还需要从岛外输入原材料。由于台湾地理位置靠近 南方,东南亚成为台湾工业化的重要资源供给地之一,台湾的电力、日本的技术加 上海外资源相结合,构成了台湾战时工业化的主要生态构架。在此一模式下建立的 重要工厂包括高雄花莲港的日本铝业(原料来自荷属印尼)、高雄的南日本化学工 业及旭电化(原料来自我国东北及台湾岛内)、花莲的东邦金属(原料来自南非、 缅甸及西伯利亚)、基隆的台湾电化(原料来自旅顺、大连及日本国内)、松山的 台湾电力(原料来自越南、菲律宾)、花莲的东洋电化(原料来自南洋群岛)、高 雄的台湾特殊窑业(原料来自福建金门)、台北的南海兴业(原料来自朝鲜和日本 国内)、台北的台湾橡胶(原料来自南洋及台湾岛内)等等。张汉裕:《光复前台 湾之工业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0,第 109~111 页。 mpanel(1); 1941年10月,台湾总督府召开“临时台湾经济审议会”,规划台湾的工业化和 交通发展。会上提出“工业振兴方案”和“交通设施整备与扩充方案”,要求台湾 加大电力及煤炭等能源开发,规划工业区和资金供给,重点发展国防工业和与南方 原料相衔接的工业;交通方面,统一管制台湾交通,重要统制物质优先运输,加强 陆海运输能力,改善台湾与日本内地的交通,建设以台湾为中心的南方交通圈。在 这次会议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二次生产力扩充计划”,对军需工业的重视程度空前 提高,南方资源的获取也是方向之一。对于台湾重要产业――糖业也实施了改革, 即减少甘蔗种植面积,以浊水溪为界,“南糖北米”,同时促进台湾各大制糖厂合 并。由于台湾受战争影响与日本内地和外界的交通愈益困难,经济自给性的要求更 为强烈,为维护台湾社会的稳定,台湾的民生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如 酱油、醋、味精、食用油、药品、电池、电灯等等,均倡导自行制造,因而消费品 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