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台湾民报》对日人阴谋的揭露(1) 抵制日本殖民者的同化政策,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直是日据时期绝大 多数台湾同胞的自觉行动,针对日人的两岸分离政策,台湾人民同样起而与之斗争, 在经济、文化、宗教等等各个方面继续保持并加强与大陆的联系。在台湾籍民问题 上,以《台湾民报》为中心,揭露日本殖民者分化阴谋,敦促部分投靠日人欺压大 陆人民的台湾人警醒,使得反对日本殖民者离间两岸关系的斗争成为一个闪烁的亮 点。 首先,揭示一部分不肖台湾籍民在祖国大陆横行无忌的恶劣行径,以期激起全 体台湾人民的公愤和声讨,《台湾民报》不时刊出的短讯、游记、评论,多有此类 内容。如1928年11月24日,厦门警方取缔烟馆,竟遭数十名无赖汉的围殴,致多人 受伤,“其中被警官捕获两人押往警署。闻被警署加以鞫问之后,据所供始知一姓 李、一姓林,两名均属日籍台湾人,林在日领事馆服役,李为无职云”,由于台湾 籍民的持械妄为,“一时市上盛传将起鸦片战争”《台湾民报》昭和3 年12月9 日。。 《台湾民报》引厦门领事馆人员的话说:“厦门在留的台人,做了恶事,是无忌惮 的,九成以上属无赖汉,而都为密吸鸦片或赌博等等,致和中国人的感情常常有抵 触的”,该报为此写道:“我们听了这有责任的官吏的一段话,证明台湾籍民无品 格的事,心里着实有无限的感慨!”《台湾民报》大正14年10月25日。 其次,敦促有劣迹的台湾籍民悬崖勒马,改恶从善,勿做有损于两岸同胞骨肉 情谊的事情。《台湾民报》在报道厦门台湾籍民乘中日纠纷大肆开设赌场时,恳切 地说:“这种虽属于一部分不良籍民的举动,但很有影响于台湾人全体的名誉,及 将来的活动。总希望籍民们从事经营正业为要。”《台湾新民报》昭和7 年2 月13 日。该报并指出:“台湾与厦门仅隔一衣带水,又且历史上人事上两地的关系最密 切,在厦的台湾人比较别的地方较多,所以在厦台湾人的举止动作,关系于两地人 的感情的好坏很大。”“希望在厦台胞倘若不能帮助新中国的建设,总也不该出阻 挠行为,免得自塞生路哩!”《台湾民报》昭和3 年12 月9 日。为了进一步警醒 台湾同胞,它还转引了大陆某杂志的一段话,期盼给予当事者以棒喝:“我们还有 看见在中国某杂志的创刊号,说‘在厦门福州的台人所做的事,无一不是背良心而 为的,借日本的强权,来自戕贼,所做的罪恶,虽任是日本人也不敢做,而台人竟 敢忍心去做。……再把以前的历史论起,台人既属汉民族的后裔,也当了解木本水 源的意义,不忠不义的罪名,在台人是兼有的……’咳,无论什么人,听了这话, 都不能无生出多少感伤和惭愧!”《台湾民报》大正14 年10月25日。毫不留情的 鞭挞及苦口婆心的劝说,究竟感化了多少曾做过恶事的台湾籍民不得而知。但我们 毕竟听到了富有民族感情和正义感的两岸同胞的呼声,他们是不愿意看到中华民族 骨肉相残的,他们在做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 mpanel(1); 再次,无情揭露日本殖民者试图借台湾籍民离间两岸人民感情,破坏两岸关系 的罪恶阴谋。台湾籍民之所以得在大陆为所欲为,关键在于这些台湾人拥有日本籍, 从而享有治外法权,厦门本地人就曾指出:“厦门的台湾无赖汉,而敢做出种种坏 事,都因为以日本籍为护身符,公然开赌场,设密吸鸦片房,开勾栏院,来勾引中 国的坏子弟,入于迷途,甚至靠其所有的武器,串通中国的盗贼,演出抢劫中国良 民的丑态,中国官宪也奈何他们不得。他们既敢带武器在市中逞凶,又有日本籍做 护符,况中国是居在危弱的地位,恐伤了日本的感情,而日本是居在赫赫强势的地 位,多不喜欢论道理,要一味庇护自国的籍民,所以中国不得不取善忍的态度,不 敢与其争闹,故籍民的非为是猖獗的。”《台湾民报》大正14年10月25日。针对日 本政府“庇护”乃至“利用”台湾籍民为其侵略扩张及离间两岸关系服务的阴谋, 张我军在1923年发表的《南中国的排日政策》一文中指出:“(台湾籍民中)坏人 多半居住台湾的时代就是坏人了,但助长其罪恶的,所辖领事馆、台湾公会乃至台 湾总督均难辞其咎。这些单位不但不加取缔,反而加以庇护,此辈遂肆无忌惮、变 本加厉,于是滥用涉外法权,扰乱外国治安,于事实上、道德上丝毫不觉愧疚。据 吾耳闻,台湾当局叫他们去,领事加以爱护,其中必有什么阴谋。” 转见戴国《 日本殖民地支配与台湾籍民》,收入王晓波编《台湾的殖民地伤痕》,帕米尔书店, 台北,1985。为此,《台湾民报》一面大声呼吁日本政府“严加取缔”,“不可袒 护不良分子的不法行为”。“日领须出其良心,管束籍民为要”,“对自国的籍民, 须严行究办才是!!”。同时,指证幕后的元凶其实正是日本政府自身,他们隐晦 地揭露:“盛传,使得台湾人敌视中国人的,是日本政府当局的政策”,并且直截 了当地道出了心中的愤慨:“有那样的坏人存在是由于日本的监督不善所致,明知 其为害,而仍放任不加取缔有时候且要利用之,这种养虎吃人的责任,当然是日本 政府要负担的。”《台湾民报》大正14年10月25日。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