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战上海(1)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并占领平、津后,按其既定计划,向平绥路、平汉路和津 浦路三个方向发动进攻;又从长城线向西切断同蒲路,然后南下,从平汉路西取正 太路,会攻山西。 山西地处华北屋脊,有高屋建瓴之势,在军事上为“华北之锁钥”。 占领山西,东进可以控制华北平原,南下可以逐鹿中原,故是历代兵家争夺要 地。 山西又盛产煤、铜和锡,与察哈尔之铁矿联合,可握东亚重工业中心。 所以,日军对山西志在必得。 当时身为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杀气腾腾,带领一个精锐师团向察绥扑来, 并于1937年8 月24日占领了张家口。 山西阎锡山的军队军纪败坏,官兵吸毒、嫖赌,无恶不作,毫无战斗力,致使 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于9 月12日占领了晋北重镇大同,使晋北门户洞开。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 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将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 谋长,下辖第115 、第120 和第129 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 这时,华北形势十分危急,日本侵略者气焰嚣张,扬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 中国”。 为了开创抗日战争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在8 月22日至25日在陕西洛川召开了政 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这次会议用了较长的时间讨论八路军出征后的作战方针问题,最后一致同意毛 泽东同志所做的结论:“基本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 动战。” 按照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八路军开赴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作战。 我八路军战士经过充分的战前动员,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决心与日寇决 一死战。 出发前各师又都进行了宣誓,誓言撼山动地,响彻云霄。 宣誓后,我八路军战士即奔赴前线。 当八路军过了黄河时,日军已威胁到阎锡山的心腹地带。 阎锡山十分惊慌,他感到不打一仗就退出晋北不好交待,打又怕削弱自己的实 力,所以急于叫八路军早点开到前线,给他顶住。 当时日军的主攻方向分左右两翼:右翼一个派遣兵团和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占领 大同后,准备出山阴进犯雁门关;左翼第5 师团企图突破平型关与大同之我军防线 会师雁门关。 会师后攻占太原,以大迂回动作,迫使国民党军队撤退,达到不战而占华北5 省之目的。 平型关位于河北与山西交界地带,是进入山西的一个重要关口。 平型关东北方向有一条通往灵丘县东河南镇的狭窄沟道,沟长约十多里,两面 是山,深数十丈。 mpanel(1); 沟底道路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 尤其沟道中段,地势最为险要,是打伏击战最理想的地方。 我115 师先遣部队发现敌人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向运动,师党委决定在这里 与日军打一仗。 进犯平型关的日军是坂垣第5 师团。 坂垣是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满洲国”的罪魁祸首之一。 由于侵华有功,已由大佐晋升为中将。 坂垣师团武士道精神很强,战斗力在日军中是很有名气的。 他所以选择这条迂回路线是因为这里是河北与山西交界处,防守比较薄弱。 他自进攻华北以来,国民党军都是不战而退。 他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东渡黄河来得这么快,并埋伏好等着他。 平型关一战是八路军同日军的第一次交锋。 为了打好这一仗,115 师在上寨召开全师干部会进行动员。 师长林彪首先分析了形势,介绍了敌情,然后做了战斗部署。 政委聂荣臻讲了打好这一仗的重大意义,并要求全体指战员和各级党组织利用 这一带有利地形,狠狠打击日寇,打一个全国人民盼望的大胜仗! 动员会一结束,师的主力就连夜开往距平型关30余里的冉庄待命。 9 月24日,已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炮声。 前沿部队报告,敌人可能于25日向平型关大举进攻。 傍晚又收到阎锡山部队送来的一份“出击计划”,说由他们担任平型关的正面 防御和堵截。 根据敌情变化,林彪和聂荣臻立即命令343 旅晚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 伏待敌。 白崖台一线距沟底通道仅二三里。 那天夜里,阴云密布,大雨如注,冷风一阵紧似一阵。 战士们既无雨衣,又没有御寒衣服,只好任凭风吹雨打,沿着崎岖的山沟,踏 着泥泞的道路前进。 由于山洪爆发,大家只得把枪和子弹袋挂在脖子上,手拉手淌水前进,但仍有 一些战士眼看着被洪水冲走。 经过大半夜行军,除徐海东的一部分部队被洪水挡住外,杨得志、陈正湘同志 率领的685 团和由李天佑、杨勇同志率领的686 团都按时到达目的地。 这时雨停了,天也亮了。 但战士们更苦了,他们又冷又饿,穿着可以拧出水来的衣服,趴在泥泞的地上, 不能随便动。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