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不甘寂寞的苏联(4) 苏芬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到翌年3 月13日,历时三个半月,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9 年11月30日至12月末) :苏军估计不足,兵分四路,从整个边 境地区推向芬兰全境,力求在短期内结束战争。 斯大林对小国芬兰的军事力量十分藐视,认为苏军可以少量流血,数日内即可 取胜。苏 联最初的作战方案是“占领芬兰全境,并更换其政府”,以便直接控 制芬兰。战争开始时,苏联出动22个陆军师并陆续增援,还有空军和波罗的海舰队 的支援。芬兰的全部兵力约15个正规师,只有人民自卫队和游击队配合。显而易见, 双方兵力对比,苏军居压倒优势。但由于苏军对芬军的抵抗程度估计不足,情报不 准不细,士兵缺乏在高寒气候和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的训练,加之指挥不力,战术 呆板,致使苏军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严重失利。在战争的第一阶段,苏军只攻占了北 端的佩特萨姆港,而在其他战线均受阻不前,在南部主战场上苏军的两个师竟被歼 灭。 第二阶段(1940 年2 月11日至3 月13日) :总结经验教训,放弃北部进攻,集 中兵力进攻卡累利阿地峡,对维堡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苏军在初期失利后,斯大 林非常恼火,于1940年1 月重新准备,部署兵力,调集三四十个师,组成西北方面 军,由铁木辛哥指挥。2 月11日,苏军发动新的攻势,主攻方向是芬兰的维堡。苏 西北方面军经过强大炮火准备后转入大规模进攻。经过三天激战,突破了著名的 “曼纳海姆防线”的第一防御地带,并迅速投入快速集群以扩大战果。曼纳海姆决 定于2 月16日夜将部队撤至第二防御地带,苏军未能从行进间突破该地区。为此, 西北方面军决定调整部署,于2 月28日重新发起攻击。3 月2 日,苏军突至芬军后 方防御地带,并从东北包围了芬军维堡集团,芬军开始全线撤退。到3 月12日, “曼纳海姆防线”被突破,芬兰战败。 1940年3 月12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芬和平条约》。根据条约,苏联不仅得 到了原来要求的领土,而且苏军占领的其他一些地区也划给了苏联。苏联获得了整 个卡累利阿地峡和维堡城、维堡湾及其岛屿、拉多加湖西北岸、芬兰湾的一些岛屿 及其他领土。苏联租借汉科半岛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战前苏联答应让予芬兰 的领土,在条约中只字未提。这样,苏联总共夺得新领土4 ?1 万平方公里,卡累 利阿地区的国界线向西北方向移动150 公里。上述领土,不仅并入苏联的卡累利阿 ―芬兰自治共和国,从而创建了“东方防线”的第二环。 战争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但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道义上,苏联是失败的。 由于这次入侵行动,1939年12月初,苏联被国际联盟开除。在军事上,苏军损失巨 大,伤亡约20万人,其中6 万余人被击毙。芬兰失地4 万多平方公里,50万芬兰人 丧失家园和财产,从而复仇雪耻的情绪剧增,其政府倒向纳粹德国,跟随第三帝国 参加反苏战争。由此可见,正是苏芬战争“把芬兰推入希特勒的怀抱”。 苏军在芬兰的挫折和重大损失,给苏联军政领导敲了一下警钟。他们开始认识 到,国内战争时期那套依靠步骑兵猛打猛冲的作战方法已经过时了。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