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进军东欧(5) 1943年2 月,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到惨败。 6 月,根据罗共的倡议,反希特勒爱国阵线秘密成立,参加者除罗共以外,还 有“爱国者联盟”、“农民阵线”、“匈牙利族劳动人民民主联盟”、社会民主党 的个别地方组织以及其他反法西斯团体。 随着整个战局的转变,希特勒失败的前景日趋明朗,于是罗马尼亚的地主资产 阶级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英、美身上。 1944年3 月,经安东内斯库同意并在他的帮助之下,罗马尼亚密使被派到开罗, 与英、美代表商谈停战条件。 4 月12日,苏联代表把事先与盟国商妥的停战条件交给罗方密使。 这些条件规定了罗马尼亚转入反法西斯联盟一边对德国作战,按照1940年条约 恢复苏罗边界,废除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维也纳裁决”1940年8 月30日,德国法 西斯把“维也纳裁决”强加于罗马尼亚,即规定把属于罗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北部的 领土划给匈牙利。 等等。 国际形势越来越有利于罗马尼亚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944年5 月1 日,罗共同社会民主党达成协议,建立了工人统一战线。 6 月20日,即在推翻法西斯专政前两个月,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也正式同 意与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进行合作。 早在1943年8 月,罗共就决定采取武装起义的方针。 1944年春天,罗共着手建立爱国卫队,从罗军军火库和爱国军官那里购买武器 弹药。 罗共领导人知道,没有军队参加,起义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此他们加强了在 军队中的工作。 而国内外的形势也促使许多爱国的官兵愿意参加起义。 6 月13日深夜,在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秘密住所,召开了一次具有历 史意义的会议。 参加者有罗共、爱国军官和宫廷的代表,他们研究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会议最后通过了罗共的建议: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内斯库专政,使罗马尼 亚转到反法西斯联盟一边。 会上还成立了由罗共指导的军事委员会,负责起义的军事技术准备工作。 起义的主力是驻在国内的罗马尼亚军队,有74万人,占当时现役军人的63%。 起义应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 为了使罗马尼亚境内的力量对比有利于起义者,罗军总参谋部利用各种借口, 拒绝执行德军指挥部关于把新的罗马尼亚部队派往前线的命令。 起义应在苏军于罗马尼亚前线转入进攻以后开始。 那时德军指挥部不得不把兵力投入前线,因而就无力镇压起义。 8 月初,罗共完成了起义的准备工作,并把党的领袖格・乔治乌―德治和其他 同志从监狱里营救出来。 罗马尼亚军队和宫廷人士参加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意味着安东内斯库集团的 彻底孤立。 它这时依靠的只是德国侵略军。 mpanel(1); 盘踞在罗马尼亚的德军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由弗里斯纳上将指挥,共有 25个师,64万多人;另外在罗国境内还有党卫军和其他部队,约5 ?7 万人。 布置在前线的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22 个师、5 个旅) 名义上也归弗里斯纳指 挥。 这个德军集团军群的人数和武器装备都比进攻的苏军差得多;尽管他们拚死挣 扎,但挡不住红军的强大攻势。 8 月20日,苏联乌克兰第2 方面军( 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上将) 和第3 方面军 (司令员托尔布欣上将)以及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分舰队,总共125 万大军,发动了雅 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百万大军以1 ?6 万门大炮和1870辆坦克为开路先锋,在2200架飞机的掩护下, 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突破德军防线,于8 月22日截断了德军西退的主要道路,23 日包围了德军基什尼奥夫集团。 前线告急,安东内斯库还在做梦。 8 月23日清晨,他召开政府紧急会议,建议宣布总动员,组织防御,把整个罗 马尼亚变成一个大战场。 为了使政府的决定更具有权威性,安东内斯库希望国王发表一个告人民书,号 召人民全力参战。 为此,他于8 月23日下午到王宫去拜见国王。 本来,在苏军于8 月20日发动大规模进攻时,罗共决定8 月24至26日举行起义。 但事态的发展迫使罗共把起义日期提前到8 月23日。 这天下午,当安东内斯库来到王宫时,国王按照共产党的计划,逮捕了安东内 斯库和几名政府成员,交给以波德纳拉希为首的爱国卫队看管着。 逮捕安东内斯库集团成员,便成为武装起义的开始。 布加勒斯特卫戍部队和爱国卫队按计划,迅速占领了政府大厦和邮电通讯、广 播等要害部门,并开始解除德军的武装。 安东内斯库的政权垮台了。 8 月23日晚上,国王发表了广播声明,宣布废除法西斯专政,停止针对反法西 斯联盟的军事行动,接受苏联政府于1944年4 月12日提出的停战条件,准备进行反 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解放自己的国家。 共产党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 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加入爱国卫队和罗马尼亚军队。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