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7) 罗斯福改变立场,支持丘吉尔关于法国地位问题的方案。 斯大林举起双手说:“сдъюсь”( 即“我投降”、“我同意了”) 。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上,罗斯福放弃了一国一票的设想,接受了一个妥 协方案: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联合国成员国;安理会的决议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 美、英、中、苏、法 )的一致同意,即五大国有否定权。 在波兰政府问题上,莫洛托夫的草案给了英、美两国一个台阶,同意在卢布林 政府的基础上,吸收伦敦流亡政府的部分成员。 丘吉尔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坚决,但不得不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波兰已 在苏联红军的控制之下,只得作罢。 在这一天,罗斯福也得到斯大林同意出兵中国东北的承诺。 但斯大林的承诺是有条件的。 这一天,罗斯福、斯大林、莫洛托夫和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在只有翻译( 苏方 为巴甫洛夫、美方为查尔理・波伦) 在场的情况下,私下达成协议。 斯大林说:“我希望讨论我国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并解释说,去年10月已 经把这些条件告诉哈里曼大使了。 这些条件是:1 ?维持外蒙古现状;2 ?萨哈林岛( 库页岛) 南部归还苏联; 3?大连港国际化;4?旅顺港租借给苏联做海军基地;5 ?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 苏中合营公司经办,保证苏联的利益;6 ?千岛群岛移交给苏联。 罗斯福感到棘手了。 把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给苏联没有任何困难,但其余的条件都与美国为战争 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盟国――中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现在却要背着中国人,讨 论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 罗斯福总统默不做声。 斯大林知道自己的牌和对方的牌,明确说道:“如果这个条件不行,我难以向 苏联人民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对日作战。” “我没有机会同蒋介石总司令谈这个问题,我也不能代表中国讲话。” 罗斯福道,“同中国人讲话十分困难,他们在24小时内就会把所有的谈话内容 向全世界广播。” “现在不需要同他们谈。” 斯大林颇理解地附和道。 一个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协定就这样达成了,并作为一个绝密文件附在 雅尔塔协定的诸文件中。 美国国务院当时知道此事的只有三人――国务卿斯退丁纽斯、美国驻苏大使哈 里曼和译员波伦。 斯大林当天下午将此事透露给丘吉尔。 2 月11日,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在这个秘密协议上签了字。 丘吉尔后来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秘密协议上签字:“我虽然代表英国 参加这个协定,但不论我还是艾登都没有参加这个协定的拟定。 这被认为是一件美国人的事…… mpanel(1); 总之,事前并没有同我们商量,只是要求我们表示同意。” 至此,三巨头就主要问题都达成了协议,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罗斯福 获得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确立了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斯大林保住了对波兰 及东欧诸国的控制;丘吉尔则为法国争得大国地位。 其实斯大林是雅尔塔会议中最大的赢家,他不仅取得对东欧的控制权,而且在 远东做了一笔好生意。 2 月11日,雅尔塔会议宣告结束。 这次会议所确定的欧洲政治格局一直到1989年秋柏林墙倒塌后才告崩溃。 就在罗斯福和斯大林达成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当天,艾森豪威尔将军统率的百万 盟军又向德军发动攻势。 如前所述,艾森豪威尔的宽大正面战略从1944年8 月下旬起就一直受到英国人 的非议,在马耳他会议上争执到白热化程度。 只是由于马歇尔将军的强硬态度和丘吉尔首相的干预,才终于以接受宽大正面 战略而告终。 艾森豪威尔将军则同意以蒙哥马利元帅指挥的盟军第2l集团军群实施主攻。 2 月8 日清晨,蒙哥马利发动了酝酿已久的进攻。 这次进攻,是从去年9 月夺占的荷兰奈梅根地区出发,以克勒里将军指挥的加 拿大第1 集团军为铁砧,辛普森将军指挥的美国第9 集团军为铁锤,向德国莱茵河 城市韦塞尔发动向心进攻,突破齐格菲防线北段,消灭莱茵河西岸的德军,伺机夺 取横跨莱茵河的桥梁,为进击德国心脏扫清障碍。 加拿大第1 集团军的作战代号是“真实”,美国第9 集团军的进攻代号为“手 榴弹”。 蒙哥马利遇到一个困难:罗尔河上游施瓦门瑙尔大坝仍在德国人手中。 美国第9 集团军必须在水坝下游渡过罗尔河,一旦德国人炸坝,辛普森的第9 集团军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盟军一直试图夺取或摧毁施瓦门瑙尔大坝,1944年12月,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 军群曾试图夺占这座大坝;盟军空军试图轰炸大坝,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保证蒙哥马利进攻成功,艾森豪威尔命令布莱德雷派部队在“真实”战役开 始前占领大坝。 布莱德雷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第1 集团军第5 军所属的第78师。 2 月7 日清晨,第78师在780 门重炮的支援下,向大坝发起冲击。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