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最后的冲刺(3) 天皇心急如焚,决定派曾任首相的近卫公爵带着他的亲笔信去莫斯科。 按照天皇的意旨,东乡外相急电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说天皇渴望早日结束 战争,进行谈判,以恢复和平。 为此,近卫公爵将携陛下亲笔信前往莫斯科,请苏联政府为此提供方便。 佐藤想约见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但得到的答复是,莫洛托夫将去柏林参加盟国 会议,此时特别繁忙。 佐藤想见副外长,试图让他同意近卫访苏。 但这位副外长也是彬彬有礼地避而不答,或采取拖延战术,说至少要几天后才 能答复。 5 天之后,苏联副外长致函佐藤说:由于天皇的建议含糊不清,近卫公爵的使 命又不明确,他的政府无法做出肯定的答复。 日本统治者还在摆大国的架子,希望通过谈判缔结和约,以结束战争。 殊不知苏联这时(7月中旬) 正从欧洲把大部队调到远东,准备对日本开战。 美国正在试验原子弹,一俟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器试验成功,美国空军很可能就 要把它投到日本的土地上,逼迫其无条件投降。 在本世纪20和30年代,欧洲的许多科学家就试图揭开原子裂变的奥秘,英、德、 意、奥、匈等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39年夏天,传闻德国正在利用原子科学的成果,试图制造一种秘密武器。 因逃避法西斯迫害而从欧洲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非常担忧,生怕德国抢先制 造出原子弹来。 在他们的敦促下,1933年移居美国的科学家艾伯特・爱因斯坦,于1939年8 月 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 信中预计铀原素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建议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加 强对铀的研究,以便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 罗斯福立即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并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员会。 同年12月6 日,罗斯福批准了一项大规模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1942年这项计划全面展开。 同年6 月,美国陆军部组织了“曼哈顿工程管理区”( 代号) ,全面负责原子 弹的研制工作,其总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将军。 工程管理区的地点,设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附近的橡树岭。 设计和制造原子弹的工厂负责人是著名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姆。 美国政府耗资25亿美元,建造巨大的原子工厂,组织了10万科技人员和工人, 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研制原子弹。 1945年7 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阿拉默果尔多试验成 功。 由于这种新式武器杀伤力巨大,使用必须审慎。 4 月25日,陆军部长史汀生在向杜鲁门总统汇报原子弹研制情况时,就建议总 统任命一个委员会,以研究这种新武器爆炸后在政治、军事和科学各方面将会产生 什么问题,然后向总统提出建议。 6 月1 日,由史汀生担任主席的这个知名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定名为“临时委员 会”。 mpanel(1); 它向杜鲁门提出建议,一旦具备条件,就立即使用原子弹对付敌人。 6 月间,陆军部部长助理约翰・麦克洛伊和国务院代理国务卿约瑟夫・格鲁( 前驻日本大使) 等,都发表意见,认为在向日本投掷原子弹之前,应向它提出警告, 促使它投降。 这个建议得到史汀生的支持。 7 月2 日,史汀生又向杜鲁门提出一个长篇备忘录,说明盟军在日本登陆作战 将是一场长期、艰巨而且牺牲重大的斗争,并列举了日本种种不利因素和盟国的优 势。 接着,这位陆军部长提出了一个很有见解的论点。 他写道:“我相信,日本不是一个完全由发疯的狂热分子组成的与我们的心理 状态完全不同的民族。 相反的,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它已证明自己是一个具有异常聪明才智的民族, 能在史无前例的短时期内不仅采用了西方文明的复杂技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采用 了他们的文化以及政治和社会思想。 它在短短的六七十年内在所有这些方面的进展,是历史上一个民族进步的最惊 人的事迹之一――从千百年闭关自守的封建主义进入世界六七个强国之林……” 史汀生认为,日本民族能在目前的危机中认识到,战斗到底是愚蠢的,接受某 种等于无条件投降的建议是明智的。 在日本人民中,自由主义的领袖大有人在,可以依靠他们来重建日本,使其成 为国际大家庭中一个负责的成员。 因此,他的结论是:“由美国、英国、中国还有俄国――如果那时成为交战一 方的话――的主要代表,在慎重选择的时间向日本发出警告,号召它投降并允许占 领它的国家,以便为了未来的和平保证日本完全实现非军国主义化。” 杜鲁门显然非常重视这个建议,因为《波茨坦公告》就是按照这个精神,由麦 克洛伊和国务院的另外两个专家一起起草的。 如前所述,美、英、中三国政府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之后,日本政府“不予 理睬”,拒绝投降。 那么,美国该怎么办? 7 月16日早晨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临时委员会”主席亨利・史汀生给已在 波茨坦的杜鲁门发去一份密电:今天上午动了手术。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