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一   一九三八年夏,汉口战局吃紧。   浑浊的扬子江,浩浩荡荡地往东奔流,形形色色的难民,历尽了人间苦难,正 没命地朝着相反的方向奔逃。翅膀下贴着红膏药的飞机,一个劲儿地扔炸弹。炸弹 发出揪心的咝咝声往下落,一掉进水里,就溅起混着血的冲天水柱。   一只叫作“民生”的白色小江轮,满载着难民,正沿江而上,开往重庆。船上 的烟囱突突地冒着黑烟,慢慢开进了“七十二滩”的第一滩,两岸的悬崖峭壁,把 江水紧紧挤在中间。   房舱和统舱里都挤满了人,甲板上也是水泄不通。在浓烟直冒的烟囱底下,有 五、六十个小孩子,手足无措紧紧地挤在一起。他们已经没了家,没了父母,浑身 都是煤烟和尘土,就象刚打煤堆里钻出来一样。   湍急的扬子江,两岸怪石林立,江水象条怒龙,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发 狂地在两山之间扭来扭去。过了一道险滩,紧接着又是一道,然后直泻而下。船在 江面上颠来簸去,象一条毛毛虫在挣命。汽笛一响,船上每个人都吓得大气也不敢 出,唯恐大难临头。   每过了一道险滩,船上的人就松一口气,象在一场紧张的摔跤中间,喘过一口 气来。有的人转过身去看岸边的激流与浪花,只见人和水牛在水中间打转,水面上 只露着黑色的头发梢,和转得飞快的,两只长长的牛犄角。   有的时候,迎着激流而上的满载的船,猛地摇晃起来,江水从船帮一涌而入, 把甲板上的每个人都浇个透湿。   太阳一落到峭崖的背后,寒风就吹得乘客们直打颤。偶尔一线阳光从岩石缝里 漏过来,在汹涌的江面上投下一道彩虹,美得出奇。   大江两岸,座座青山,处处陡坡,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千姿万态,构成一幅 无穷无尽的画卷。古往今来,多少人讴歌过江上变幻莫测的美景,多少人吟咏过有 关它的神奇传说。楚怀王和巫山神女幽会的古迹犹存。可是这些逃难的旅客已顾不 得这些,当江轮穿过巫峡,打绝代佳人――神女峰面前驶过时,他们都毫不动心。   难民们没闲心,也没立足的地方,没法凭栏观赏景致。所有乘客,不分老少贵 贱,都被眼面前的危险和茫茫前途吓住了。特别使人难受的,是生活上的不便。房 舱里的人出不来,因为甲板上满是人,行李堆成了山。甲板上的人也活动不了,因 为没空档儿!哪怕就是喘口大气,或是一只腿倒换一只腿地站着,也很难。所有的 人都紧紧地挤在一块儿。可是,疲劳不堪的茶房还是想法给乘客们开饭。他们光着 脚走路。那些沾满了煤烟和尘土的脚丫子,把它们挨过的所有东西都蹭脏了,在行 李卷和包袱上留下小泥饼子。他们的脚沾不着甲板,只好见什么踩什么,――哪怕 是踩在乘客的脸上或身上呢。被踩的人又叫又骂,结果是更乱,更惨。   在“民生”轮上,谁心里也不平静,人们不是烦恼,就是生气,悲伤。两岸美 丽的青山映入眼帘也振奋不了他们。生活太无情,真是遭不完的罪孽,说不尽的伤 心。   乘客之中看来只有一个人是既不悲伤,也不发愁。虽说他也和别人一样,饱尝 战争之苦,备受旅途艰辛。   这人就是方宝庆,四十开外。他靠一面大鼓,一副鼓板和一把三弦,在茶馆里 唱大鼓,说评书吃饭。他是个走江湖卖艺的,大半生带着全家走南闯北。现在一家 子也还都跟着他。他大哥躺在满是煤灰的甲板上,轮船每晃一下,他就“哎哟,哎 哟”地哼哼。人家都叫他窝囊废。他真是个窝囊废,整天除了咳声叹气,什么事也 不干。那个拿胖乎乎的背靠着房舱墙壁,和窝囊废挤在一起,手拿一瓶酒的中年女 人,是方宝庆的老婆。她正提高了嗓门,眼泪汪汪地骂旁边的什么人。   离方二奶奶不远,半躺半坐地靠着,看起来又可怜,又肮脏的,是方宝庆的亲 生女大凤。 mpanel(1);   靠栏杆那边的甲板上,坐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她是方宝庆的养女秀莲。秀莲 和她爸爸一样,在茶馆里卖唱。她清秀的脸上带着安详的神色,一个人在那里摸骨 牌玩。船每颠一下,窝囊废就叫唤一声,秀莲就骂一句,因为船身的摇晃弄乱了她 的骨牌。她声音很小,不粗,也不野。   方宝庆不愿意和家里人坐在一起,他喜欢走动。听着哥哥叫唤,老婆一个劲儿 地唠叨,他受不了。   方宝庆虽然已经四十开外,说书卖艺经历了不少的风霜,他的模样举止倒还很 纯朴――连他说话的神情,一举手一抬腿,都显得那么和蔼。他不蠢,要不,这么 多年了,不会过得这么顺遂。他象个十岁的孩子那样单纯、天真、淘气,而又真诚。 他要是吐一下舌头,歪一下肩膀,做个怪脸,或者象傻瓜一样放声大笑,那可不是 做戏,也不是装假。这都叫人信得过。他是为了让自己高兴,才那么干。他的做作 和真诚就象打好的生鸡蛋一样,浑然溶为一体,分不清哪是蛋黄,哪是蛋清。   日本人进了北平,宝庆带着全家去上海。上海沦陷了,他们又到汉口。如今敌 人进逼到汉口市郊了,他和全家又跟大伙儿一起往重庆逃。北平是宝庆的家。他唱 的大鼓,全是京韵的。他要想留在北平很容易,用不着遭这么大罪,受这么多苦, 成了千百万难民中的一个。宝庆相貌憨厚,差不多算是个文盲。不过,在北平,能 够认得几个字的鼓书艺人本来就不多,他也算得上一个。敌人决不会来杀他,可是 他宁愿丢下舒舒服服的家和心爱的东西,不愿在飘着日本旗的城里挣钱吃饭。他既 天真又单纯。他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爱国,他只知道每逢看见自己的国旗,就嗓子眼 儿发干,堵的慌,心里象有什么东西在翻腾。   这一群人里最反对离开北平的是窝囊废。他只比兄弟大五岁,但他觉着自己是 个长者,应当受到尊敬。头一条,他要求别搅乱他在家时的那份清静。他怕一离开 家就得死。他一个劲儿地哼哼,样子真叫人厌烦。其实他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他就 是要用这种办法让宝庆知道,他的想法没变。离开北平也罢,上海也罢,汉口也罢, 二奶奶可不在乎。她反对的,只是她丈夫总是在最后关头才决定离开,总是叫她没 法把想要带上的东西都打好包带走。她从不考虑打仗的时候运东西有什么困难或不 便。眼下她一面抿着瓶里的酒,一面想着她那双穿着舒服的旧鞋和几双破袜子,真 要是带了来该多好!大家走,她也走,可要她把东西都扔下,她真舍不得!她喜欢 喝上一口,一喝起来,她倒更絮烦,常常连舌头也不听她使唤了。   宝庆受不了他哥哥的叫唤,也受不了老婆的唠叨。他整天沿着甲板费劲地挤来 挤去,随着船身东倒西歪。这样走动可真叫受罪。当他从睡着的人们身上跨过时, 要是有人突然那么一下阖上了嘴,真会咬下他一截大脚趾头来。   他看起来一点也不象个卖艺的。不怎么漂亮,也不怎么丑。他就象当铺或是百 货店的伙计那样长相平常。他的举止也毫无出奇之处,丝毫不象个艺人。他也不象 有的好演员,不用装模做样,就能显出才华来。他有时流露出一点艺人的习气,倒 更叫人家猜不透他是个干什么的。   他个子不高,然而结实丰满。因为长得敦实,有时显得迟钝、笨拙。不过要是 他愿意的话,也能象猴儿一样的机灵、活跃。你跟他一块走道儿,要是遇上一滩水, 你准猜不出他到底会一下子蹦过去呢,还是稳稳当当往水里迈,把鞋弄个精湿。   他圆圈的脑袋总是剃得油光锃亮。他的眼睛、耳朵、嘴都很大,大得象是松松 地挂在脑袋上。幸好他的眉毛又黑又粗,象是为了维持尊严才摆在那儿的。有了它, 脸上松弛的肌肉就不会显得可笑。它们就象天上的两朵黑云,他一抖动眉毛,人家 就觉得它们会撞出闪电来。   他的牙长得挺整齐,老露着,因为他喜欢笑。鼻子很平常,但嘴唇总是那么红 润、鲜亮。虽然眼睛下面已经有了中年人的皱纹,可这对红嘴唇倒使他看起来年轻 多了。   眼下他象那些茶房一样,光着脚在挤满了人的甲板上转圈子。船走得很不稳当, 他尽量避免踩着人,所以才光着脚。光脚踩了人,比穿着厚重的鞋子踩人,容易得 到别人的原谅。   他卷起裤腿,露出又粗又白的腿肚子。他穿着一件旧的蓝绸长衫,手攥着长衫 的下摆,怕扫了躺在甲板上的人的脸,也为了走得更利索点。   他一手攥着衣角,一手招呼朋友。他已经习惯了表演,会不自主地觉着身边所 有的人都是听众,他应该对他们笑,友好地打手势。于是他一手提衣襟,一手招呼 乘客绕着船转圈儿。他抬腿的动作象是在迈过一条小溪,或是在“跳加官”。他习 惯每两三天剃一次头,脑袋瓜子老是那么亮晃晃、光溜溜的。他的光头就是他的招 牌。听过他的大鼓的人,都记得他那个光头。他的脸远不如他的光头那么惹人注意, 引人叫好。如今他的头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剃了,他一面在甲板上走动,一面不时 挠挠那讨人厌的短发茬儿。   上了“民生”不到几个钟头,他就认得了几乎所有同船的人。没过多久,他行 起事来,就好象他是当初造这个船的监工一样。船的每个角落他都熟悉,什么东西 在哪里,他都知道。他知道上哪儿去弄瓶酒给他的老婆,让她喝了好睡觉,不再老 拿手指点他。他也知道上哪儿去找碗面汤来,让他窝囊废大哥喝了,不再叫唤。就 象变戏法的能打空气里抓出只兔子和鸟儿来,宝庆还能给害头疼或是晕船的乘客找 来阿司匹林,给打摆子的人找来特效药。   他用不着费劲,就能打听出船上人的底细来,好象船长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如他 呢。眼下船长也成他的老朋友了。用了三十年的一把三弦、一面大鼓(这是宝庆的 宝贵财产)帮他结交朋友。他和秀莲就靠这些乐器挣钱吃饭,养活全家。这些乐器 只有在北平才买得到。要是碰伤了,压坏了,可就再也买不着了。所以他一上船, 就把这些乐器托付给了船长。船长根本不认识他,没有义务替一个茶馆里卖唱的照 料三弦和大鼓。本来嘛,他自个儿该管的事还忙不过来呢!不过宝庆仿佛有点儿魔 力。象一阵温暖的春风,他悄悄溜进船长室,使船长觉着,替他保管三弦和大鼓, 简直是件顶荣誉不过的事。宝庆“跳加官”,跳不上几步就得停一下。有时是自己 想住住脚。但多半是同船的伙伴们叫他。这个人跟他要几片阿司匹林,那个人又要 头痛粉。还有些人抓住他的袖子,要他给说段笑话。他要是想借一副牌,或者打听 一下时刻,就马上住下脚来。要是他实在找不到别的事可干,就顺着狭窄的铁梯, 爬上甲板,看看烟囱下面那些没人管的,满身是煤烟的小孩儿。   宝庆没儿子,他喜爱男孩胜过女孩。看到这些一身煤烟的可怜孩子多一半是男 孩,他觉着心疼。看着他们,他的大圆眼忽然潮润起来。想起他说过的那些动人心 弦的故事,他体会得出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在大乱中失去爹娘时的那份伤心劲儿。他 也想象得出他们怎样没衣没食,挨饿受冻,从上海、南京一路捱过来,现在又往四 川奔。   他希望能拿出三、四百个热腾腾的肉包子来,给这些面带病容的黑乎乎的小宝 贝儿吃。可是有什么法子呢,他什么也拿不出。他仅有的一点宝贵财产就是他的三 弦和大鼓,都交给船长保管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要不就讲几个故事。可是他心里直翻腾,说不出口。 他跑江湖卖唱,多年学来的要来就来的笑容和容易交朋友的习惯,在这些遭难的孩 子面前,一点也使不上。不行,不能拿出戏台上那一套来对待他们。他一言不发, 傻里傻气地站着发楞。突突冒烟的烟囱里落下来的黑煤灰,在他那没戴帽子的秃头 上,慢慢地积了厚厚的一层。   看见这些孩子,他想起了他的养女秀莲。他买她的时候,她刚七岁。卖她的是 一个瘦男人,自称是她的叔叔,拿去二十块现大洋。她那时看起来就和这些孩子们 一样――病病歪歪的,那么脏,又那么瘦,他真怕她活不长。   那就象是昨天。现在她可是已经十四岁了。他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她的亲爹娘。 她当真拿他当亲爸爸吗?她会让个有钱人拐去当小老婆,还是会自个拿主意嫁一个 自己可心的人呢?他常常在心里嘀咕这些事儿。   他的买卖、他的名声、他全家的幸福,都和秀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然她还 只有十四岁,什么都不懂。可是她不能老是十四岁,要是她出了什么事儿,他全家 都得毁了。   他全家么?他一想起他们,脸上就浮起一丝苦笑。他那不中用的大哥,老是喝 得醉醺醺的老婆,还有那蠢闺女大凤!怎么能不让秀莲从这样一个家里跑掉?   听见下面甲板上传来欢呼声,他象从梦中醒来,往下看。乘客们都在高兴,因 为船已经驶过了最后一道险滩。两岸只有平缓的山坡,江面变得又开阔,又平静。 小小的白色汽船在找地方歇口气。它象个精疲力竭的老妇人,慢慢地,疲乏地驶向 沙滩,它实在需要休息一下了。船抛了锚。岸上有几间苇子和竹子搭的小屋。   船拢岸时,西边天上的太阳已经现出金红色。一时间谁也没动。那些驾着船安 然穿过险滩的船长和领港,那些瞧着他们的茶房和乘客,一个个都累得不想动了。 就连小白船看来也乏得动不了窝儿了。   宝庆掸了掸光头上的煤灰,张大了嘴,大声对孩子们叫道:“来,快来,都来, 洗个澡。”   他推开人群,领着孩子们走过跳板,象赶一群鸭子,扑通扑通地跳进水里。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