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82节:新闻引发大冲撞(1)   第十四章 新闻引发大冲撞   由一个普通农民成长起来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全国劳动模范王明成,他知 道能不能安排好矿工们来小阳村创业,不仅是一次经济活动,它还有关乎社会稳 定和党的威信的重大政治意义,因此大棚王近一个时期把帮助矿工们建大棚的事 儿当做村里的头等工作来抓。只要他在村子里,这位胖墩墩、面容憨厚的汉子就 要到矿工大棚新区去转悠几圈,并到一个个大棚里去观察矿工们掌握培植作物的 情况。遇到带有共性的问题,他就把方技术员和刘老耿找来,把一些矿工们召集 在一起,在现场分析情况,传授技艺,使大家增长了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比当 初小阳村农民摸索试种大棚蔬菜的时候进步快得多。前两天大棚王就在于清的大 棚里开了个现场会,他主持,由方技术员讲解:于清管理的大棚为什么在别人的 大棚还没有出菇的时候他却采下一些蘑菇提前卖了出去?这主要是于清肯吃苦, 善钻研,把大棚里的光度、湿度掌握得好。比如,大家都是早晨把盖着大棚的草 帘子卷起,晚上把帘子放开,一白天接受阳光照射。但是于清一天将帘子几次放 开几次卷起,按菌种一天里对阳光的不同的需要,接受不同的阳光照射,在他莳 弄的菌柱上竟然长出了一些花菇。而这样几放几卷是累活,一些农民也嫌累不这 样做,所以大棚王在总结时说:" 工人阶级能出力,有智慧,扮龙像龙,扮虎像 虎,于清队长快够得上我们全村的大棚种植标兵了!"   另一个反差极大的现场会是在赵黑子的大棚里召开的。由于大棚王对于赵黑 子的粗糙管理心急火燎,再加上他知道赵黑子是老英雄赵林的儿子,更格外希望 他在小阳村有所作为,所以他就亲自来讲赵黑子在大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来开现场会的人不少,除了于清、大康、小李是必到的人之外,英雄号创业 队的、新进村的下岗矿工们都有人来听会,挤挤擦擦的有三四十人。大棚王指点 着一个个菌柱,神情专注地讲着,赵黑子两手抱在胸前,不疼不痒地听着。   大棚王讲:" 大伙看看,这些菌柱,从放到架子上就没倒过垛,本来菌柱是 处处结菇的,你光晒一面,大半面不见阳光,肯定你的蘑菇产量比别人的少一半。 " 他把墙上的温度计拿下来," 赵黑子," 他意识到他不应该这么称呼赵黑子, 就改了口," 赵慧智,你看你这棚内温度,按要求还低三度呢。低了怎么办?就 要加大阳光照度,别人八点卷帘子,你早起来点,六点钟让大棚见阳光,要勤谨。 赵黑子," 他又觉得有了口误,改称," 赵慧智,大棚这活,你糊弄它一时,它 害你一年,你若这么下去,于清他们一年就挣出几个大棚钱,你五年也还不清一 个大棚款。我说赵黑子兄弟,对不起,我说赵慧智兄弟,这点活对你们特别能战 斗的矿工来说不是什么咬手的活呀,稍用点心,稍出点力气,百元大票等着你去 点呢,咋怕钱咬手呀?嗯?你说说有什么难的?咱村里的大棚权威都在这儿呢, 给你会会诊,出出方子。"   赵黑子皱皱眉头,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我们当矿工的都是集体分工干活, 我就干一样。哪像这里,又是倒垛,又是扎眼儿,又是卷放帘子,又是……很不 习惯。"   大棚王又说话了:" 赵慧智兄弟,世界的事情总在变化,人贵在要有适应性。 我现在的外号叫大棚王,十多年前谁知道啥叫大棚。村子净是碱地,穷得没辙了, 才被逼着搞大棚,慢慢适应,这不也搞出名堂来了。说那啥话了,过哪河脱哪鞋, 水大了脱裤子,嫌麻烦,怕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