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51节:第七章章邯救秦,伏尸万里(2)   焚书是个事件,坑什么,和后代相比较,算不上什么事件。   叔孙通抱着因说瞎话而从皇宫领到的奖品和转正证书,其他儒生们见了,都 骂他道:" 叔孙通博士,你阿谀得也太过分、太露骨、太给我们儒生阶级丢脸了。 不必这样吧!"   叔孙通嘿然一笑:" 不阿谀一点儿,我的脑袋壳几乎不脱虎口矣……" 他说 假话固然是形势所迫。但是,当别人都还在说真话的时候,你却第一个站出来拼 命绘声绘色地大说假话,阿谀上意,甘当给皇帝帮腔的急先锋,还指责别人说的 都不对,作为知识分子,无乃不可乎。而且,这也是为主谋不忠也。   不忠不信,只是一个" 自了汉" (佛学用语,指无利他之念,唯图自身之利 益者;即抱持独善其身主义者。故俗称仅自理一身,不顾大局者,为自了汉)。 在有学问的人里边,即便是今天,这样的人也很多呢。   接下来的事情有点不可思议。叔孙通突然卷着行李卷逃跑了。逃跑的原因司 马迁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大概他觉得说瞎话,总归要有一天被事实戳穿,到时 候就是蒙蔽圣上的罪,没活路了。于是叔孙通看看形势不好,就干脆逃去,连博 士证也不要了。   不管怎么样,由于叔孙通带头捣乱,把大蟒蛇消灭在其小小蛇阶段,也就是 及时调动军队,扑灭燎原星火,扭转帝国厄运的最佳时机,也就这么悄悄错过了。 叔孙通抱着奖品连夜逃去,不管他走后,咸阳哪怕洪水滔天了。叔孙通回望咸阳, 但见头顶月空,清光似水。   叔孙通跑回了齐鲁老家," 自了" 去了。   后来的事情还需要再口罗唆一下:   叔孙通回老家以后,老家不久被项梁占领了,他就投奔了项梁。后来又投奔 了楚怀王(义帝),接着又去侍奉项羽,最后当项羽的彭城被刘邦攻破时,他又 改投在刘邦手下。总之,秦汉之际的各个山头包括秦皇廷他都待遍了。司马迁记 录了当时鲁国的两个" 原装正统的儒生" 对他的嘲讽:" 先生你换了将近十个主 子,每次都是当面阿谀主子而求得亲近和富贵――你快走吧,不要来!不要污辱 我的美!" (原文:"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公往矣,无污我。" )   叔孙通最后转在刘邦的手下,很会讨刘邦喜欢。刘邦是楚文化圈的人,习惯 穿短制的衣服,而叔孙通穿儒服,宽袍大袖,刘邦憎之。于是他就修改儒服,把 尺寸改成短款,于是刘邦就喜欢了。叔孙通的乖巧、善于迎合主子之意,一直就 这样。鲁儒生说他" 面谀以得亲贵" ,一点儿也不冤枉他。   叔孙通凭着自己的" 面谀" 和" 曲附上意" 和他确实有的一些儒学,一直在 刘邦手下混到了" 太子太傅" 的高位,主抓礼仪和意识形态的工作,乃至被司马 迁封为了" 汉家的儒宗" 。   但叔孙通怎么看上去也跟先秦那种" 威武不能屈" 的儒不一样(董狐之类的), 而像是" 变形虫" 的儒。   衣服可以改,那么学说就也可以改了,黑白和真理也可以改喽?!如果知识 分子都成了这样,那这个国家就算没了脊梁了。先秦儒家之所以后来被改造成为 皇权时代的时髦的思想武器,那不是别人改造的,就是叔孙通这类人改的。就是 这类人太多了的缘故。   章邯这个人,是个很有" 反动" 思想的人物。但是,大秦帝国倘若因他而不 倒,他又何尝不是扶危持倾的历史功臣呢?   公元前208 年初冬,当周文数十万义军打过来的时候,章邯正担任秦政府的 " 少府" 一职。少就是小的意思,少府就是小的府,也就是小金库的意思。我们 说,皇帝也是有私房钱的。国库里的钱他不能动,这些钱是各郡县缴上来的赋税, 用于国家养军队、修长城和发给公务员。皇帝并不能把天下的赋税直接据为私有。 但是,皇帝也直接占有一些良田,还有肥美的山林水泽,盛产木材、矿石、左口 鱼和大闸蟹,都可以卖个好价钱。于是,这些宝地上产生的收入,全都进了皇帝 的小金库。章邯就负责管着这小金库。因为是给皇上看钱,级别因此格外高,位 列九卿。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