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3节:黄埔路官邸的最后晚餐(3)   谁都知晓,司徒雷登曾与蒋介石协议令巴大维与何应钦密切合作,共同指挥 作战,但事后蒋介石食言。此刻杜鲁门让蒋介石与巴大维商量,无异于自动关闭 “美援”大门。美国何以对蒋采取这种态度呢?重要原因是美国白宫已认为蒋介 石不可救药,准备在中国换马,让李宗仁取代蒋介石。蒋虽对白宫此举愤怒异常, 但国内局势如此糟透,除了求助“美援”之外,已不可能创造“奇迹”。因此, 他仍决定再派夫人赴美求援。   12月1 日,带着创造“奇迹”愿望的宋美龄登上了赴美的专机。此次美国之 行,宋美龄虽然先后得到马歇尔与杜鲁门的接见,但对她的“援华”计划却搁置 一边。更使她难堪的是,没有看到罗斯福在世时对她的盛大欢迎场面。充满失望 与恼怒的宋美龄愤愤地离开了华盛顿,隐居在纽约孔祥熙的乡间别墅中。从此, 她再未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   当乞求“美援”失败之后,蒋介石又遭桂系逼宫。   12月25日,蒋介石收到桂系大将白崇禧24日发给他的电报。来电大意是要政 府与中共言和,并要美、苏两国出面调停。桂系核心人物、副总统李宗仁与白崇 禧遥相呼应,向蒋宣布五项和平主张:(1 )蒋总统下野;(2 )释放政治犯; (3 )言论集会自由;(4 )两军各自撤退30里;(5 )划上海为自由市。政府 撤军,由各党派人士组织联合政府,并在上海和谈。同时,蒋还收到湖南守军程 潜要他下野的通电。   12月30日,白崇禧再电蒋介石,重申前电主张。同日,河南省主席张轸也通 电主和。   在内外交逼之下,尽管蒋介石不断默念“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 的古人嘉训,但仍不免心烦意乱。冷静之余,不得不考虑“和战”与自己的进退 问题。当时蒋介石的想法可从蒋经国日记中看出一些轮廓。蒋经国在1949年1 月 1 日的日记中写道:   “父亲近曾慎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必须放得下, 提得起,抛弃腐朽,另起炉灶,排除万难,争取新生。”   对于引退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蒋经国作了如下的分析与判断:   “(1 )匪军南下,渡江进攻京沪。   (2 )共匪陈兵江北,迫李宗仁等组织联合政府,受匪操纵,并派兵进驻南 京。   (3 )暂停军事攻势,而用政治方法瓦解南京,然后各个宰割,不战而占据 全国。   (4 )李当政后,撤换各地方军政要员,或由共匪加以收买,使彼等屈服投 降。   (5 )对父亲个人极端诬蔑、诋毁、诽谤、侮辱,使无立足余地,不复能为 反共救国革命领导中心。   (6 )李为共匪所逼,放弃南京,以迁都广州为名,割据两广,希图自保。   (7 )美国对华政策,暂取静观态度,停止援助。   (8 )俄帝积极援共,补充其军费,建立其空军,使我南方各省军政,在威 胁之下,完全崩溃,无法抵抗。”   蒋介石对其个人进退出处,作了如下判断:   “进之原因:甲、勉强支持危局,维系统一局势;乙、等待国际形势之转变 ;丙、静观共匪内部之变化。”   “退之原因:甲、党政军积重难返,非退无法彻底整顿与改造;乙、打破半 死不活之环境;丙、另起炉灶,重定革命基础。”《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 编》第2 辑第543 ―545 页,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 月版。   蒋介石眼见大陆局势不可挽救,在下野引退后,便积极部署迁台的各项工作。 图为迁台不久,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出席集会。   蒋介石考虑成熟之后,于1948年12月31日晚在总统府官邸,召集国民党中央 执监委员40人聚餐。饭后,蒋对众人冷冷地说:“现在局势严重,党内有人主张 和谈。我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不能不有所表示。现拟好一篇文告,准备在元旦 发表。现在请岳军朗读一遍,征求大家意见。”文告宣称:愿与中共“商讨停止 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但同时蒋介石又开出了对和平的五项先决条件, 归结起来就是要在保存国民党的“宪法”、“法统”和军队等条件下,才能同中 共重新和谈。一句话,就是不要触动国民党现存的独裁统治体制。至于蒋介石今 后的进退未予明确说明,只在文告最后有所暗示:“只要和平可能实现,则个人 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唯国民的公意是从。”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