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香港大亨霍英东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 产大约有130亿港元,更因为他连续几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在1993年又当选 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他的祖籍是广东省番禺县,但是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 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蛋家仔”,意思是 这样的人无家无业,像水上漂浮的柴片一样到处漂流,像浮在水面的半个鸡蛋壳, 随时都可能被打翻沉入水底!   1922年秋天,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 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 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 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出的是牛马力,挣的是血汗钱,一 家人艰难度日。全家人一年到头连鞋子都不穿,这也成了他们被人取笑的特征。霍 英东至今还记得,有一年过年,父亲特别穿了双新鞋上岸,可是在大排档吃馄饨时, 他不知不觉间就把鞋子脱掉了,吃完后赤着脚就走,根本没想到自己还有一双鞋! “舢板客”的生活不但贫困,而且危机四伏。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 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一家人悲痛欲绝。俗话说“祸不单行”,仅仅过了50多天, 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 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 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母亲再也不敢居住在舢板上了,带着霍英东和2个女儿,搬进了湾仔的棚户区, 同另外50多家人,同住一幢破旧的房屋。这里一半的人都患有肺病,经常有人死去。 母亲勉强维持着驳运的生意,同时还为船员洗补衣服,艰难地养活一家人。小小的 霍英东,总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可以住上高楼大厦,而他们家却这样贫困。在河 滩上玩耍时,他常常用泥土盖起一幢幢的“房屋”,兴冲冲地说:“妈妈,这是给 你的!姐姐,这是给你的!”   母亲因为自己不识字,在经营中常常吃亏,所以宁可自己多吃苦受累,也不让 霍英东当童工,而坚持让他去免费的新梅小学读书。天性聪明的霍英东,学习极其 刻苦。偶尔有一次考试成绩在第三名以下,他就觉得脸红,感到对不起母亲和姐妹。 听到儿子琅琅的读书声,母亲便感到心中有了新的希望。12岁那年,霍英东以优异 的成绩拿回了小学毕业证书,对母亲说:“我读完小学了,以后让我帮你干活吧!” 母亲拍拍懂事的孩子,说:“儿啊,我要供你多读几年书,让你成为一个有出息的 人!”全家人节衣缩食,把霍英东送进了香港有名的皇仁书院读中学。皇仁书院每 个月的学费就是5元钱。这对于他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实在是过于昂贵了!霍英东第 一次交学费,母亲四处筹措,仍然没凑齐5元钱。这时,他14岁的姐姐,默默地翻出 一个手绢包,取出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压岁钱!那一枚枚磨得发亮的铜板,是她 牺牲了多少女孩子吃零食、买小玩艺的快乐才保留下来的啊,她却心甘情愿地给弟 弟做了学费。霍英东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化为自己勤奋读书的动力!每天 晚上,他还要帮母亲做账、送发票,然后才能坐下来,一直读书到深夜。由于过度 疲劳和营养不良,霍英东常常想倒下来大睡几天,但他仍支撑着那瘦弱的身子,一 天一天地熬过来了。   他读到中学三年级时,日本侵略军打到了广东。家里再也交不起学费,霍英东 也不愿再死啃书本,他恳求母亲说:“我已经是18岁的男子汉了,让我干活吧!我 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母亲终于辛酸地默许了。   赤手空拳的霍英东,从香港社会的最低层,开始了他的人生奋斗。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 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不久,日本占领军 扩建启德机场,需要大量劳工,但工资非常低,每天只给半磅配给米和七角五分钱。 而霍英东从他家所在的湾仔乘车到机场,路费就得要八角钱!霍英东没有办法,只 好多吃苦跑路,省下这笔交通费。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步行赶到码头,花一角钱 渡过海,然后骑车赶到机场上班。劳工们干的都是苦力活,挖石抬土,消耗很大, 但食物却很少,一天只能吃到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霍英东总是感到又累又饿。有一 天,工头让他去搬重达50加仑的煤油桶,结果被砸断了一根手指!那工头也是中国 人,出于同情,把霍英东调去学做汽车修理工。可是没过多久,喜欢冒险的霍英东 自己试开汽车,结果把车撞坏了,又被炒了鱿鱼。 mpanel(1);   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有一天,他听说 日本人高价收购海草制造药材,于是用经商的积蓄买了一艘大摩托艇,在炎热的夏 天,带着80个渔民到东沙群岛上去采集海草。由于荒岛上缺乏淡水,缺乏食物,而 温度又高达40多度,他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苦苦熬了半年,结果打回的海草卖得 的钱,刚刚能够开支,连一分钱都没赚到!   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却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 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当时,在湾仔附近, 有一家不大的杂货店,那是他母亲和13个合伙人共同买下的,霍英东曾在那里负责 管理店务。那个店虽然小,生意并不差,有时他必须面对十几个顾客,应酬稍不周 到,顾客就会掉头离去。他尽量做到眼快、嘴快、手快,留住顾客,做好生意。这 种实际训练使他培养出了灵活的处事方法和敏捷的算术头脑,为他以后做大生意打 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小店早晨6点就开门,晚上10点才关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 日,甚至晚上打烊时还留着一扇小门,以备顾客的临时需要。这样做,霍英东自然 非常辛苦,但小店的经营却很有起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 可以卖出不坏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 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 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 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他兴高采烈地回家请母亲凑钱交款,可是 由于他经常冒险,母亲在生意上从来不肯信任他,也不肯给他钱去冒险。霍英东眼 睁睁地看着一笔大买卖就要落空,正在着急,幸亏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 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 最大一笔钱了。虽然利润不算太大,但却为霍英东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朝鲜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 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 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 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 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当然可以稳妥 地赚钱,可是由于资金少,发展就比较慢。他苦苦地思索改革房地产经营的方法, 却没有结果。   有一天、有个老邻居到工地上找他,说是要买楼。霍英东抱歉地告诉他,盖好 的楼已经卖完了。邻居指着工地上正在盖的楼说:“就这一幢,你卖一层给我好不 好?”霍英东灵机一动,说:“你能不能先付定金?”邻居笑着说:“行,我先付 定金,到盖好后你把我指定的楼层给我,我就把钱交齐。”两人就这样成交了。   这个偶然的事件,却使霍英东得到了启发。他立刻想到,他完全可以采取房产 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个办法不但能为他积累资金,更重 要的是还能大大推动销售!   因为,房产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要想买一幢楼,就得准备好几十万元的现金, 一手交钱,一手接屋,少不得一角一分,拖不得一时一刻。当时只有少数有钱人才 能买得起房产,所以房地产的经营也就不可能太兴旺。现在霍英东采取的房产预售 的新办法,只要先交付10%的定金,就可以购得即将破土动工兴建的新楼。也就是 说,要买一幢价值10万港元的新楼,只要付1万港元,就可以买到所有权,以后分期 付款。这对于房地产商人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利用人家交付的现金,他们原 来只够盖1幢楼的钱,现在就可以同时动手盖10幢楼,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对于购 买房产的人来说,也是有利的。先付一小笔钱,就可以取得所有权,待到楼房建成 时,很可能地价、房价都已上涨,而已付定金的买方只要把房产卖掉,就有可能赚 一大笔钱!因此,很快就有一批人变成了专门买卖楼房所有权的商人,这就是后来 香港盛行的“炒楼花”。   霍英东把这叫做“房地产业的工业化”。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房地产生意顿时 大大兴隆起来,一举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生意的最高纪录。当别的建筑商也学着实行 这个办法时,霍英东已经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人们不得不承认他创造性的经营方式。 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会内有会员300名,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 所以有人把霍英东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也来自他在经营上的创新。60年代,香港 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少。但 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所以大胆地吃起了这只 “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 号”。当时亲朋好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将如此之大的投资用于风险很大的淘沙业, 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啊!然而形势的发展却不出霍英东所料,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大 大提高了淘沙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赢得了利润,淘沙船在霍英东手中简直就成了 神话中的淘金船!霍英东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又从国外订购了一批淘沙机械船。香 港经济起飞后,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作建筑材料的黄沙需求量极大, 霍英东的淘沙船队因此财源滚滚,成了他的又一株“摇钱树”。   身为亿万富翁的霍英东,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从70年代开始,热爱体 育的霍英东,就积极努力争取恢复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应有的地位,为发展祖国 的体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1974年,他以香港足球协会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亚洲 足球协会会议时,努力争取多数会员国的支持,使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协会的会 员席位,为中国全面恢复在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其它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合法席位打 开了广阔的通道。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出了个特级体育大使霍英东!   此后,在中国取得国际自行车协会、国际羽毛球协会、国际篮球组织等体育组 织席位的过程中,霍英东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同时,他还不惜资产,在经济上支 持发展祖国体育事业。1979年他成立了总资产达15亿港元的基金会,用以在内地办 好事,其中不少款项是用于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霍英东率先积极地开始了在中国大陆的事业,从广州白天 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 学到英东游泳馆……霍英东的总投资在10亿港元以上!他一再表示,他已经是60多 岁的老人了,并不希望把钱留给子孙,只想在去见祖宗之前,能够替国家和人民出 一点力!有一次,记者问他一共向大陆捐赠了多少钱,他一时竟回答不出来,却很 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 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薛冰)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