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七章 反扫荡破清乡 天兵降车桥 1940 年9 月27 日,德、日、意三国在柏林订立了“军事同盟”。自此,日 本为了配合希特勒在欧洲的军事行动,便急于结束侵华战争,以便抽兵南进。于是, 积极策划中国内部分裂,想借中国人之手,镇压中国的全民抗日运动,以达到其抽 兵南进,并巩固其后方之目的。 这时,反共的阴谋家们认为良机已到,便大肆活动起来,亲日派更从中挑拨, 企图借此扩大反共阴谋,投降日本。10 月19 日,何应钦、白崇禧发出“皓(19 日代号)”电,在电文中大肆诬蔑八路军与新四军,并强迫命令我们黄河以南的抗 日部队,限期撤至黄河以北。11 月9 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等同志,为 了顾全大局,发出“佳(9 日代号)”电,除对“皓”电的造谣加以严正驳斥外, 答应将皖南部队北移。 叶挺军长接到北移命令后,亲自到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处商量北移路 线、经费、物资等问题,数度交涉,未获解决。顾祝同一面远从苏南、浙江调其四 十师与三十九师到皖南,连同其在皖南的五十二师、一四四师、新七师、一○八师, 共约七八万人,对皖南的新四军造成包围态势;一面又向部下布置:“如新四军蓄 意要挟,即予以彻底解决,并防止其向黄山及天目山流窜。”国民党的广播电台, 则变相地向日伪通报:“新四军要渡江北上!”使日伪增强长江两岸防御,焚毁渡 船,每日派军舰在江上游弋,封锁新四军渡江。同时,在新四军部队中进行监视与 特务工作的“联络参谋”,也突然在一天夜间不辞而别。各种迹象表明,事态发展 严重。 鉴于情况紧张,皖南新四军决定以战备姿态,绕道茂林,经三溪、旌德、宁国、 郎溪,沿天目山麓进至溧阳苏南根据地,尔后待机北渡。同时,进行了战斗编组。 1941 年1 月4 日晚,新四军皖南部队由云岭分三路出发,因连日大雨,道路 泥泞,河水猛涨,部队行动迟缓。5 日下午,才到达茂林一线。由于部队疲劳,便 停止前进,就地休息。顽军乘机紧缩包围圈。6 日下午,顽军开始袭击。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太大,新四军英勇拼杀,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一 千余人突围外,其余九千余人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无理扣押,副军长项 英突围遇难。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在重庆吹起了什么“军令军纪”的法螺,宣布新四军 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要组织法庭审判叶挺军长,妄图一手掩盖天下人之 耳目。 日方、汉奸,更为“皖南事变”拍手称快。汉奸汪精卫在南京开了庆祝大会, 他在会上对蒋介石大加赞扬地说:“蒋介石盲目抗战数年,只做了‘皖南事变’一 件好事!”在重庆,周恩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他打电话给国民党参谋总 长何应钦,义正词严地痛斥:“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 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新华日报》冲破国民党的 新闻检查,刊出周恩来两件亲笔题词:一件是“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另一件是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两件充满悲愤的题词,轰动了 重庆和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皖南事变”的消息传到苏北时,陈毅、粟裕正在盐城开会。一名机要干部铁 青着脸慌慌张张把陈毅叫出会场。粟裕知道这名机要干部平时一向沉稳冷静,闻雷 不惊,今天如此慌张,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他正要起身去看,陈毅忽然一脚把门 踹开,脸色煞白走进会场。粟裕紧张地盯着陈毅,他认识陈毅多年来,还未见过他 如此生气。会场上的人似乎预感到了什么,马上停止讲话,整个会场一下鸦雀无声, 很静,很静。 “同志们!”陈毅的声音颤抖着,“出了大事了!”与会的人马上竖起了耳朵, 不安地盯着陈毅抖动的双唇。 “蒋介石派人在茂林地区袭击了我们军部,叶挺军长去跟他们谈判时被扣押了, 项英同志在战斗中牺牲,部队除千把人突围出来,其余……”陈毅哽咽着说不下去 了,眼圈红红的。 mpanel(1); 粟裕吃惊地站了起来。脸,痛苦地扭曲着,一拳砸在桌子上,牙缝里蹦出了几 个字: “国民党!卑鄙!”会场上在经历了片刻的静寂之后,立刻便炸开了,有的怒 骂,有的痛哭,有的请战。 粟裕跌跌撞撞地走出了会场,心头像压着一块巨石般的难受,他不知道是怎么 走回自己房间的,进了门便一屁股坐在床上。一幕幕往事在脑海中闪现: 新四军皖南部队活动地区,东起芜湖、宣城,西至青阳,是一个横宽百余公里, 纵深约五六十公里的狭长地带,且面对强敌,背有国民党顽固派的重兵监视、封锁, 处境十分险恶。为此,陈毅、粟裕于1940 年3 月建议皖南军部率部向苏南靠拢。 中央复电同意陈、粟建议,指示“皖南军部速移苏南为宜”。当时我军控制着郎溪、 宣城地区,到军部驻地泾县云岭仅一百六十公里左右,双方对进,一昼夜就可会合。 粟裕布置了三个团打算接应军部北进,并将电台呼号、通信联络约定好了。但项英 以种种借口为由,拒绝北移,幻想通过谈判在第三战区范围内得到一个“较好”的 防区。 后来,中共中央多次令其尽早由无为以东北渡长江进入皖东,或经苏南渡江北 上。并指出“向南深入黄山山脉游击,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最不利的。”但项 英以“军部北移困难”为由,主张继续留在皖南。 就这样一次次错过良机,终于招来灭顶之灾。 想到这里,粟裕一下子站起来,恨恨地自言自语:“对顽固派绝不能一味妥协, 只能有理、有利、有节地打!血债要以血偿还!”“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面对 皖南事变后的严重势态,决定仍然以抗日的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 求团结的政策,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 1941 年1 月20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军部 于当月25 日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全军改编为七 个师一个独立旅共九万余人。粟裕任第一师师长。第一师下辖三个旅,由苏北指挥 部三个纵队改编而成,第一旅旅长叶飞,第二旅旅长王必成,第三旅旅长陶勇。该 师主要在江苏中部的苏中解放区活动。 1 月17 日,粟裕从盐城启程回东台二里桥组建第一师师部时,陈毅特地来到 粟裕住房,关切地问:“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粟裕爽快地回答:“军长放心, 哪里有群众、有敌人,那里就有我们的发展。”陈毅高兴地说:“好!好!我过几 天就去看你们。”陈毅走出门,粟裕目送他很远很远。在此以前,他一直是陈毅的 副手,现在他要单独去苏中,他深深地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深夜,万籁俱寂。粟裕房间的那盏灯仍然亮着。他正在思考着苏中抗日根据地 发展的问题。 “人不能老走着,老站着,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坐下来就靠屁股,根据地就 是人的屁股”。粟裕反复品味着毛泽东的这几句话,回头盯着墙上挂着的地图。 苏中,位于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北起斗龙港,东临黄海,面积约二万 三千多平方公里。这里临近南京、上海,扼制长江下游北侧航运通道,是华中南部 的一个前哨阵地,也是军部的南大门,这个门必须把好!粟裕暗下决心。 苏中盛产粮食、棉花、食油、海盐等重要战略物资,商业兴盛,财源丰足,历 来是官僚资本江浙财团的重要源料基地。沦陷后,成为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后方和人 力、物力、资源的供应基地。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战略作用,定然是 日、蒋、我三方必争之地,斗争肯定会极端尖锐和复杂。 粟裕一边思考,一边又拿起了桌上的中央文件。 “对!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械’的战略方针。”粟裕边看文件边自言自 语。 游击战,在一般的作战原则中是战术性的。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把游击战提到 了战略的地位,是要通过抗日游击战争积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既为抗日反攻作准 备,也为抗战胜利以后打败反动武装的进攻,实现民主革命的总任务作准备。 那么,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工作,一刻也不能忘记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总 任务,军事斗争策略必须处理好进与退,进攻与防御,大打与小打等方面的关系… … 经过思考,粟裕感到对苏中工作的开展有了底,暗自松了一口气。 睡意袭来,疲倦至极的粟裕不由自主地趴在桌上睡着了。 时局依然是紧张的。 国民党顽固派自“皖南事变”后,进一步与日方妥协,密议媾和,把“抗战” 的招牌已抛到九霄云外,对内更一意孤行,专门搞反共反人民的罪恶勾当。由于蒋 介石的怂恿,国民党许多将领公开率部投敌,实行所谓“曲线救国”。苏北,李长 江在泰州城挂起太阳旗,摇身一变,成了汪精卫的“反共救国军”;潘干臣在淮阴 向日军摇尾献媚,甘当敌人的“黑狗队”,被编为正规的伪军二十八师;项鑫庚、 刘湘图、杨仲华、徐继泰、吴漱泉等也都率部投敌。这样,敌伪合流,日军更是气 焰万丈,加紧对其后方地区的控制。 2 月上旬,粟裕接到军部来电:“李长江在泰州公开投敌,通电就任伪军第一 集团军司令,阴谋很大,海安、东台及兴化均在其计划之内;此贼不除,后患甚多, 望集全力解决之。”2 月18 日,陈毅、刘少奇颁布讨逆令,命粟裕为讨逆总指挥, “速率所部歼灭李逆。”当天,粟裕发起讨逆战役,兵分三路出击, 19 日即连克 姜堰、石家垡、苏陈庄。20 日攻克泰州城。李长江猝不及防,士无斗志,兵败城 破,扔下佩剑,翻墙脱逃。一师乘胜追至界沟、塘头。三天作战,歼伪军三千余人, 并接受两团伪军反正。 与李长江投敌相呼应,日军亦于2 月18 日由扬州、黄桥、如皋等地出兵,对 苏中进行第一次大“扫荡”。 讨李战役后,粟裕命部队立即撤出战场,按预定计划,第一、第二、第三旅各 参战部队,以团为单位,分别撤向第三、第二、第四分区农村,进行反“扫荡”, 并以主力一部转移至东台以北,打击北犯日军。 日军虽先后占领了海安、东台、泰州三城及其沿线许多集镇,但日军伙同李长 江合去盐城的计划被打破了。 讨李战役和反“扫荡”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叛国投敌的民族败类和日本侵略军, 警告了投降派、亲日派;国民党投降政策也被暴露在广大人民面前。 苏中抗战军民受到鼓舞,为深入农村开展根据地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日军集结兵力,先后侵占苏中地区主要城镇后,苏中地区的斗争由反摩擦为主 转为反“扫荡”为主。部队在反摩擦作战中。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对于游击 战反而生疏了,有的同志有一种模糊观念,认为我们不去刺激敌人,就可以避免敌 人的“扫荡”。 在这种形势下,粟裕认为要从战略上转变作战方针,必须首先统一干部思想。 4 月10 日。角斜旧场,粟裕召开干部大会。 粟裕身穿灰布军装,面带笑容,侃侃而谈: “同志们!敌军目前占领了一些城镇,但是广大乡村仍然在我们手中,广大抗 日群众也站在我们这一边。敌占城镇,我占乡村,我们斗争的方式也要由大兵团的 运动战转变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我们要把游击战打得热火朝天,像老百姓过年放 鞭炮一样,遍地开花,处处响枪。这样,敌人虽然占领了城镇,无异于自己设下圈 套,往自己脖子上套!”台下的干部听到粟裕这形象的比喻,大声鼓掌叫好。 粟裕也很兴奋,提高了嗓门: “我们面对着敌人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中间仅隔一道长江,同敌人唱‘对台 戏’,这下可精彩啦!我们这里打一个胜利,消息是封锁不住的,很快就会传到南 京、上海,政治意义太大了。大家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苏中抗日根据地地处长江 下游,将来战略反攻时,敌人从长江逃跑,我们像打渔人一样,在长江口张上一个 大渔网,统统把它收罗起来……”台下的干部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信心倍增,精 神抖擞。 6 月下旬,苏德战争爆发。德军战争初期的胜利,大大刺激了日寇的野心。于 是日军在华中调集第十五、第十七师团和第十一旅团之各一部,及李长江伪军共一 万七千多人,接替第十二混成旅团之全部,于7 月20 日由东台、兴化、射阳、陈 家洋四路气势汹汹而来,再次妄图摧毁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 盐城吃紧,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致电粟裕等,指示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组织 百万军民积极作战,以紧密配合盐城保卫战。 粟裕说:“敌人集中兵力去北线扫荡,南线就空虚了。这好比光着屁股等着挨 打。我们就狠狠地打他个皮绽肉烂!”趁敌后方空虚,粟裕命令各旅主力和各分区 地方武装四处出击,分别拔除了季家市、天星桥、姚家岱、金沙,石庄等敌伪据点, 同时广泛破坏公路、桥梁,造成敌后勤运输的极大困难,前线给养无法保证供应。 粟裕率部在苏中区积极地展开攻势,策应了第三师和盐城的反“扫荡”,保卫 了华中局、军部的南大门。日寇痛感苏中区抗日军民的威胁,不得不暂时放弃摧毁 我新四军军部的企图,转而南下寻歼苏中主力部队,企图首先控制苏中。 自此,苏中区便又成了华中日寇进攻的重点。苏中地区的斗争形势迅速尖锐化 了。 黄海边上,白天太阳暖洋洋,夜晚却遍地白霜,风也变得尖利了。这正是海边 十月的天气。 二十几天来,粟裕带领着七团在这里打游击,天天夜里和敌人捉迷藏。 粟裕指挥部队,让一个班在敌人前面走,逗引着敌人在后面追赶,新四军主力 便实施有计划地转移。一边转移,一边休整。等敌人发觉了,新四军已瞅准了它的 弱点,以神速的行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它较孤立的一路。等敌人的主力赶来 增援,新四军又早已无影无踪了。 有时,敌人四下出动,找来找去找不到新四军,到处是空旷的原野、坚壁的村 庄。但等到敌人开始松懈,灰溜溜的分成几小股爬回据点时,新四军又找上它较弱 的一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就吃掉了。真是东打埋伏,西打据点,敌人只 好在茫茫的黄海边上疲于奔命,被打得团团转。 10 月中旬的一天,粟裕率七团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来到了六甲镇东北方的范 公堤边上。白天战士们安营宿丁,睡了一通大觉,又香又甜。当夕阳西下的时候, 侦察参谋来报告粟裕:海面上发现敌人的几艘大帆船,还有钢板划子,在急速向范 公堤开进;与此同时,六甲镇据点的敌人,集结了三四百名,也有出来骚扰的征兆 ;西北方向的大同镇,敌人也增加了二百多名…… 粟裕一言未发,沉思片刻,断定这是敌人想从水陆三面合围我军。于是马上进 行了战斗部署。 范公堤外的海面上,敌人的船只愈驶愈近,六时左右靠岸登陆。刹那间,枪声 大作,敌人攻上来了,子弹在空中尖叫着,掷弹筒发射的炮弹在堤里堤外爆炸。 粟裕带领部队凭着坚固的范公堤、向敌人猛烈还击。敌人爬行在海滩上,毫无 屏障,一打一个准。等到枪声渐渐稀下去,粟裕登上大堤举起望远镜一望,海滩上 日本兵倒下一大片,剩余的日本兵还不死心,正组织再次冲锋。 这时,侦察员又来报:“大同镇、六甲镇的敌人也已出动了。”根据这一情况, 按照预定计划,集中轻重机枪向海滩射击一阵后,粟裕一挥手,“撤!”全团悄悄 撤出范公堤,向三门闸方向跑步前进。 海滩上的敌人整理好队形,弯腰翘屁股地刚想往堤埂上冲,就遭到一阵猛烈火 力扫射,队伍又乱了,日军静静地蜷伏在海滩上,再也不敢动了。 天黑以后,六甲镇的敌人赶到了范公堤。但堤上空空的,不见粟裕他们的影子, 漆黑中只见海滩上面有队伍在蠕动,蜗牛似地向堤上爬,快爬到堤上时,突然向堤 上开起火来。六甲镇敌人以为这是新四军故意隐藏在下面,要打他们的埋伏,于是 也不甘示弱,“叭贡!”“叭贡!”打了起来。而这时粟裕带领七团,早已跑过三 门闸了。 新四军刚过三门闸,还不到二十分钟,大同镇的敌人也悄悄地进入到三门闸南 端范公堤的两侧,埋伏下来。他们听到范公堤上激烈的机枪声、手榴弹声,可乐坏 了,以为新四军被他们水陆两路部队包围上了,这下再也跑不掉了。他们要在这里 等待新四军突围,打一次痛痛快快的伏击。 范公堤上,六甲镇和海滩上的敌人误斗了半个多小时,双方越打越猛,大有不 把对方消灭掉谁也不肯停火之势,直到双方都遭到很大伤亡,指挥官怒骂着,一声 声威逼士兵向前冲,堤上堤下的敌人才明白过来,又上了粟裕的一次大当。 敌人打得两败俱伤,更加恼火了。整顿队伍,两部合一,沿范公堤向三门闸开 去。 大同镇的敌人发现有人向三门闸走来,误以为是新四军退了下来,满心欢喜; 早已严阵以待;等这队人马进入伏击圈,所有武器一齐开火,突然发起了冲击。好 厉害啊!直打得对方乱作一团,招架不住。日本话乱七八糟地嚷成一片:“唔,新 四军,快快的缴枪!”被打的敌人一听,糟了,又被自己人咬了一口,真是打落牙 往肚里咽,有苦说不出。 三路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气急败坏,互相指责,漫骂。他们不知道新四军到 底在什么地方,又玩出什么把戏?提心吊胆地害怕再遇上更猛烈的伏击,无心再往 前赶了,连忙缩进附近的据点三门闸去。粟裕仍不罢休,把七团分成一个个游击组, 东游西击地活动,闹得敌人躲在三门闸内一夜也不敢合眼。天明了,各路敌人才抬 着死尸,耷拉着脑袋,各自撤回原来的据点。 粟裕领导全区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扫荡”,同时 选择苏中第二分区滨海滩涂地域作为根据地的基本区,同日军进行反复争夺,组织 指挥了七次争夺三仓和五次争夺丰利的战斗,仅1941 年1 月至11 月就作战三百 三十四次。歼灭日伪军九千余人,俘虏三千八百九十人,挫败了敌人全面伪化苏中 的企图。 转眼到了1942 年。 日寇连续遭我打击,兵力又不足,为巩固点和面的控制,再次变换手法,加紧 修筑公路,加强各据点之联络,提高转运能力,减少各据点守兵,在战术上来取步 步为营,稳扎稳筑,推进一段,巩固一段。 敌人的战术变了,粟裕在苏中地区也改变战法,以民兵和广大群众对敌人进行 纠缠破坏,主力则选择适当时机乘隙袭击据点,尽一切可能保持和巩固现有的地区。 各分区多次进行由地方武装掩护,广大民兵群众参加的全面破击战,使日伪在维护 公路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巨大损失。 在此期间,粟裕率领部队开展了改造地形的伟大群众运动。苏中大部分为水网、 半水网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区非舟楫不通。敌伪“扫荡”这些地区使用汽轮,每条 河流都是他们的水上公路,行动比新四军木船迅速得多,在“敌退我进”情况下, 新四军难以摆脱敌人的追击,如果上岸转移,条条河流都成了新四军运动的障碍, 加之水田中间的田埂狭窄,沿着田埂转移,往往遭受敌人的火力杀伤。而在“敌退 我追”时,木船又赶不上汽轮,难以歼敌。这种情况让粟裕和指战员们伤透了脑筋。 群众的智慧是无究的,他们发明了在河流上构筑明坝、暗坝、交通坝、阻塞坝。 新四军的木船吃水浅,船底平,从坝上一拖而过,畅通无阻:敌伪的汽轮却因吃水 深,拖不过坝,无法施展威力,若舍汽轮上岸,条条河流又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障 碍。 改造地形,使情况颠倒了个,我们由劣势一转为优势。 此外,新四军大力加强了部队水上作战训练,较好地掌握了水网地区打游击战 的窍门。 长江出海口的北部,是一块伸向黄海的半岛形平原。这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海 边晒盐,河里出鱼,地里产棉花和大米。它的南边,和崇明隔江相望,再向南就是 上海了。 自1941 年春天,新四军一师在这里正式成立军分区司令部以后,这块土地称 为“苏中第四分区”。 1942 年12 月1 日,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制定了《民国三十二年度上半年清乡 工作训令》,将“清乡”重点放在我苏中根据地,并首先选择临江濒海、易于分割 封锁、对日伪威胁最大的第四分区,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实验区”。 敌人制订的“清乡”计划,分为三个时期三个步骤:第一阶段是所谓“安民时 期”,主要是用军事力量,集结重兵,疯狂地进行“扫荡”,妄想用短短两个月的 时间,把新四军一师的主力部队歼灭;第二阶段是所谓“训民时期”,打算在清乡 区内进行宣传活动,调查户口、编制保甲、编练壮丁;第三阶段计划着手从政治上 灌输顺民思想,用奴化教育来麻醉人民,最后达到伪化这一地区的目的,这一阶段 称为“新民时期”。这样,大量的棉花、粮食、税收、壮丁,就可以被搜刮来支持 他们的“大东亚圣战”了。 为了实现上述阴谋,敌人在四分区投入了大量兵力,从江南太湖地区调来的一 个特种师团――小林师团,作为这次“清乡”的主力。除此以外,敌人还配有伪军 田铁夫两个师,五个“清乡”大队,四个保安大队和三个伪警大队,全部兵力达一 万五千人以上。 1943 年4 月,各据点日伪军倾巢出动,采取梳篦拉网战术,几十路敌军由如 皋向海门地区“分进合击”,反复搜索,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军事“清乡”。 敌伪增筑据点,分兵把守交通要道上的大小村庄,并借梅花桩式的据点四出搜 剿。伪“清乡”人员则随日伪军跟进,挨户清查。设立伪区乡行政机构,抽丁拉夫。 在“清乡”区边缘沿河川公路赶筑篱笆,修建碉堡,设立了望哨和检查所,实行全 面封锁,企图隔绝“清乡”区内外的联系。 为了粉碎敌伪的“清剿”和封锁,粟裕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他集中苏中各 分区的短枪,组成了一百多个短枪队,在“清乡”区内,神出鬼没,打击汉奸、特 务、伪“清乡”人员。短枪队或在敌交通路上拦截汽车,捕捉敌特工;或深入虎穴, 捕杀罪恶昭著的汉奸。此外,在苏中的四百多个乡都建立了锄奸组。只要敌特工一 出动就会落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用斧头劈、钉耙打……还有的群众将 捉到的敌特捆得紧紧的扔到大河或深沟里,群众戏称为这叫“扎粽子”、“大汤馄 饨”。锄奸运动使敌特工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甚至在“清乡公署”里的高级 特工,一提到锄奸运动,也是“谈虎色变”,整天提心吊胆。 在“清乡”开始时,敌人从江南运了五百多万根竹子,在“四分区”周围打下 又高又密的篱笆,造成划地为牢的包围圈。 包围圈长约数百公里,沿篱笆设大小检查所几百个。以盘查进出篱笆的行人。 大检查所驻敌人六个,小检查所驻敌人三个;每隔十里,再设一座碉堡;围圈内部 再打篱笆,实行分割。仅沿篱笆专任封锁的部队,就有伪二十四师、三十三师和保 安大队的一部。 篱笆封锁,是敌人在“清乡”中使出的主要法宝之一。他们认为“清乡”的关 键在于封锁。“清乡”特工总头子张兆生说:“篱笆打起来,新四军就钻不进来、 逃不出去,只要封锁成功,‘清乡’就会成功。”因此,敌人不惜兵力财力,用于 打篱笆活动,企图把四分区分割成碎块,截断交通,以便竭泽而渔,达到“清乡” 的目的。 但是,敌人完全错了。 他们从南京派到天生港的一个封锁主任,刚上任不几天,就被四分区短枪队长 “一技梅”除掉了;从江南运来的竹子尚未起岸,就被新四军的便衣队毁坏大部; 打篱笆时,敌人找群众当民工,大家又用逃跑躲避、消极怠工的办法与敌人周旋; 有的地方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破拆运动。 1943 年8 月下旬,粟裕率部队发动数十万群众,在部队和地方武装的掩护下, 在三百余里的“清乡封锁线”上同时破袭,所有的竹篱笆都被拆毁,被焚烧,熊熊 的烈火,像一条火龙蜿蜒三百余里。火光冲天,喊声震地,敌伪大惊失色,吓得躲 在碉堡里一动也不敢动,眼睁睁地看着苦心经营多日的竹篱笆被付之一炬。 在群众性的武装斗争之下,伪军政人员开始分化动摇,四分区军民乘机展开政 治攻势。伪军政人员纷纷表示“身在曹营心在汉”,要待机立功。 1943 年9 月,南通伪保安旅在金沙起义,一连十几个据点得到解放。接着, “清乡”区内集合成千上万的民兵及群众,日夜围困伪军据点,在这气吞山河的斗 争形势下,许多伪军被迫放弃据点,抱头鼠窜。 同时,粟裕派出各主力部队在四分区的外围发动攻势,打下南坎等十余个据点, 歼灭日军一部。敌人撤走了北新桥、孔家窑、曹家埠等十二个据点。 敌人在1943 年春天吹出的要在三个月内在四分区“清乡”成功的牛皮,就这 样吹破了。 苏中,终于度过了苦难的岁月。当1944 年到来的时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原 野,而这里的抗日斗争,已呈现出新的局面。 2 月,苏中区五届扩大会议前夕。粟裕住所。 房间里炭盆烧得正旺,通红的炭火上搁着一把紫铜水壶。壶里的水已经沸腾, 嗤嗤地冒着热气。粟裕和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正热烈地交谈着: “我们一直强调‘积蓄力量,准备反攻’,眼下苏联红军老大哥快把德国鬼子 逐出国境,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正加强反攻,小日本的日子不好过,正在作垂死挣 扎,我认为现在我们要抓住时机,应把领导重心从坚持为主,转到发展为主。”粟 裕话语中流露出兴奋之情。 “有道理,是到了反攻的时候了。”陈丕显赞同道,“你说我们从哪儿开始好 呢?”他抬头看了一眼粟裕。 “你来!”粟裕站起身来,走到军用地图前,指着一块地方问。“我们是不是 可以在这儿打一个大仗?”“车桥?”陈丕显反问道,似乎有点惊讶。 “对!车桥。”粟裕缓缓地点了点头。 “在这儿发起攻势作战,会不会刺激敌人,引起敌人对我新四军大规模报复行 动?”陈丕显似乎有点担忧。 “日军现在是穷途末路,在我发起攻势作战后,难以对我进行大规模报复‘扫 荡’,即便有些小动作,在我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影响也不会太大。”粟裕肯定地 说。 “如果我们攻下车桥、泾口就好了,我们就可背靠苏北,与淮北、淮南连成一 片。”“这次战役,我打算让副师长叶飞负责战场指挥,我掌握全局,你看如何?” 粟裕征询陈丕显的意见。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恰在这时,叶飞推门进来。 “叶飞,好!我们正要找你。”陈丕显高兴地说。 “叶飞,我们打算打车桥,你看怎么样?”粟裕目光闪闪地盯着他的爱将。 “打车桥,好!我们打下车桥后,运河沿线的平桥、泾口等敌伪据点就统统可 以收复了。这对即将到来的大反攻非常有利!再说,粟师长不打无准备之仗,去年 他就察看过,没问题。”叶飞很兴奋。 的确,粟裕对车桥战役的考虑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了。1943 年6 月,他奉命去 军部驻地黄花塘开会时,对沿途地形、敌情进行实地调查,心中早有了底数。 “叶飞,这次车桥战役,决定由你唱主角,我在幕后。你看这仗怎样打?”粟 裕追问叶飞。 “我来唱主角?”叶飞兴奋地直搓手,站起来走到地图前,眼睛盯着地图,陷 入沉思:由东向西先攻泾口后攻车桥,还是同时攻击,或是先攻车桥,后取泾口呢? “不久前因我军攻击泾口未克,所以,目前径口敌伪防备很严。即使攻下泾口, 还需再攻车桥,付出代价较大,我看不能先攻泾口。”陈丕显分析道。 “如果同时攻击车桥、泾口,一旦不得手,便会陷入被动,况且车桥地处敌人 中心,工事坚固又有日军驻守,不太好打。”叶飞进一步分析道。 “敌人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正是我最容易得手的地方,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 我们可以采取掏心战术,隐蔽接敌,突然进攻,就像奇袭官陡门一样,必能收到出 奇制胜之效。”粟裕主张先打车桥。 “叶飞,别忘了,车桥外围有十几个坚固据点,来援方向较多。”陈丕显提醒 叶飞。 “主要来援方向可能是淮安,我打算采取攻坚与打援并举的方针,不惜牺牲, 坚决攻占车桥。”叶飞已有了明确的思路。 “叶飞,回去早做准备吧!”粟裕叮嘱着。 “是!”叶飞转身走了。 3 月4 日夜,月明如昼,担任车桥攻坚战的三旅七团出发了。一路上沟渠河道 闪着点点银光,村庄里的狗汪汪乱叫。部队几路进军,快步如飞,在离车桥还有半 里路的地方,停了下来。叶飞命令队伍展开冲锋队形,向围墙接近,不准打枪打炮。 战士们静悄悄地横过云梯,爬过了外壕,随即又把云梯搭到围墙上,很快突击队便 蹿了上去。二梯队也紧随其后冲了上去。寂静的夜空升起了几道红红绿绿的”流星” ――这是部队进攻的信号!进入围墙的突击队把寨门打开,于是大队新四军就像决 堤的洪水涌进镇内。战士们冲着,喊着,奔跑过街道,打进了伪军的驻地,伪军这 才惊醒过来:“新,新四军!……哪,哪里来的啊?”新四军突进围墙后,攻打碉 堡之战就在镇内四面八方展开。敌伪军缩进大大小小的碉堡里负隅顽抗固守待援。 这时狂风大作,黄沙蔽天,火舌从碉堡枪眼里吐出来,飞弹如雨,夹在狂风里“嗖 嗖”地叫着。七团战士勇猛冲击,各个击破,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镇内所有的碉 堡都被打开了,车桥终于拿了下来。 在车桥激烈战斗的同时,阻击打援的战斗更为激烈。 3 月5 日,淮安、淮阴等大据点的敌人得知新四军围攻车桥的消息后,急忙赶 来增援。由五百多日军和数百伪军组成的增援部队,乘着汽车,拖着大炮,分两批 滚滚而来。 下午四点左右,战斗打响了。 两批日军先后攻人韩庄,向七团三营阵地接连猛扑,三营指战员毫不畏惧,愈 战愈勇,无数次地把敌人打下去。七时三十分,阻击阵地上,炮声不绝,枪声密集, 呐喊声,拼刺声连成一片。稍停,一片大火漫延,浓烟滚滚,烧红了半个天空。敌 人以强大的兵力和火力突破了阵地。 情况十分紧急。叶飞向粟裕请示。 粟裕接到报告后,立即下令:向韩庄之敌发起总攻,从侧翼打击向三营攻击之 敌,并将其切断在韩庄附近予以“围歼”,同时以一营向芦家滩方向相继出击:以 一个排配备侦察员向淮安方向警戒;以防敌人继续来援。 命令下达后,二营四、五、六连及特务营一、二连即分头向韩庄之敌攻击。韩 庄白刃战开始了。 敌人很狡猾,在向三营猛烈攻击时,却害怕新四军攻其侧背,将用于照明的柴 草围成一圈,信号弹不断升起,并以此同前后攻击队伍联络,掷弹筒、机枪不时漫 无目的地轰击着,扫射着。 六连部队悄悄地向前运动,越过了开阔地。这时,只见火光一闪,轰隆隆响起 一片手榴弹爆炸声,烟雾起伏,火光里隐约可见部队扑向庄内。接着,庄内日军用 掷弹筒不断发射炮弹,响如雷鸣,轻重机枪声响成一片,霎时间,六连指战员被敌 人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紧张的几分钟过去,六连在兄弟部队同时配合下,调整部署,首先在韩庄西北 突破敌军阵地。接着,四连从韩庄北,特务营一连从韩庄西分别攻人韩庄。最后, 五连也自东面突破,韩庄之敌就被截成四段。 十一时左右,韩庄已听不到枪声。庄里庄外燃起一片大火,弹尽的敌人挥着指 挥刀和刺刀沿街奔逃,战士们则四处追逐,高喊着:“站住!”“缴枪不杀!”刺 刀、枪柄的撞击声与呐喊声混成一片,不绝于耳。 正当韩庄的白刃战进行之际,草荡东侧出现了一簇簇火光。有一股敌人,狗急 跳墙,竟涉过十分寒冷、飘浮着薄冰的草荡,向东窜去! 一、三、四营便与聚集在草荡边上的敌人展开了激战,把敌人截成了三段,敌 人大部就歼。 7 日,战役胜利结束。 车桥战役共摧毁日伪军碉堡五十座,歼灭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四百六十多名。其 中,生俘日军二十四名,歼灭伪军五百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日军出动飞机七架,窜到车桥以西地区轰炸、扫射,掩护其残部撤 回两淮。新四军则乘胜前进,相继收复曹甸、泾口、塔儿尖,张家桥、蛤拖沟等日 伪军据点十二处。 淮安、宝座以东纵横百余地区全部获得解放。苏中、苏北、淮北、淮南根据地 随即连城一片。 车桥大捷,振奋人心。 部队将俘获的日军官兵押送到指挥所。粟裕为瓦解日军,亲自接见。一师敌工 部长陈起寰向日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粟裕将 军!”日俘们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眼前这位中等个子、文质彬彬 的军人,竟是他们心目中十分敬畏的“天神”――粟裕! 一个个不由得肃然起敬,全体立正,脱帽向粟裕鞠躬! 一个日本军曹,低着头,凄楚地说:“我们日本快完蛋了!‘天皇’发动战争, 弄得国内民穷财尽,我们在中国到处挨打,士兵厌战,……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 回国啊!……”这是一个聪明的日本人,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惨败死亡的阴影。他们 的末日就要到来。 车桥战役的捷报传到延安,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新四军收复车桥的消息,赞扬 这是“以雄厚兵力”打的一个“大歼灭战”。《解放日报》专门发表社论,表扬粟 裕将军的指挥才能。 此时此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在考虑,下一步将赋予粟裕将军什么样的使命 呢?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