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16 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过了一段时间,为缓和西安与南京的紧张关系,张学良电请东北元老莫德惠去向蒋陈述 情况,进行疏通。莫答应了,但提出请张派一随行秘书。张当时指派一名叫吴家兴(现名吴 一凡)的总部第二厅的上尉科员同去。那时吴只有二十多岁,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军官,众 皆惊异,认为他太年轻了。但张学良认为“莫老这个人是一个好人,但就是软些,遇事优柔 寡断,拿不定主意。而让这个年轻人去,就是为了遇事时能帮他拿些主义”① 但那时见蒋谈何容易!他不仅位高权重,门禁森严,而且还常常四出督战,行踪不定。 莫、吴二人为此跑了半个多月,又在杭州等了十多天,才“终于得到蒋的通知,约莫翌日到 天竺别墅相见”。关于这次见蒋的情况,吴一凡有如下记载:   在杭州受到国民党市长周象贤的接待。我们住在西湖的西泠饭店,等候蒋的召见。 莫德惠和我利用这些日子,饱览西湖风景,还由杭州市政府招待到浙江省海宁县观览了一次 钱塘潮。在等待召见期间,莫和我几次提到:“我年老了,血压又高,实不应承担这次旅途 劳顿的任务,惟念汉卿是先大帅的长公子,不能不挺身而出,以报先大帅的知遇之恩。”谈 到这里时,莫总是眼里闪着泪花,流露出缅怀张作霖真挚感情。 过了十余日,终于得到蒋的通知,约莫翌日到天竺相见。届时莫一个人去了,我留在饭 店候信。莫早晨去的,下午归来,见我时面带愁容地说:“我和蒋先生讲了许多关于张如何 忠于委座,以及不得已不搜查陕西省党部的苦衷,并请委座予以教诲”等语,而蒋则始终不 大吭声,只是不时‘哼……哼’地颔首点头,既未表示出愤怒之色,也毫无表示谅解之意。 最后只说了一句:‘张副司令教训教训他们也是应该的。’看来,蒋是居心叵测呀!你回去 要和汉卿说:要多加小心呀!” 随后莫和我一同回到上海,他写了一封信让我带交张学良,然后他登车返回天津,我直 返西安复命。记得张看了莫的信,并听我口头汇报之后,面部表情很深沉,未说什么话,就 让我回去休息了。 我执行这次任务,前后历时月余,去时正是“西风落叶下长安”,归来已屈朔风初劲, 节序初冬了。②改善关系、缓和矛盾的努力,看起来是失败了。可是陕西的抗日救亡运动却 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九・一八”事变五周年时,西安群众和西北军联合召开纪念大 会,人们愤怒声讨日寇侵占东北后的滔天罪行,公开发出“放弃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的呼 声,并要求张学良认清形势,担负起抗日重任。参加会议的群众甚至还表示:“愿以我们数 十万颗肉弹作为抗击日寇的武器,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会后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 行,张学良曾接见群众代表,他热情称赞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表示了他一定要亲“率东 北军,披甲还乡,雪耻报仇”的决心。 可那时,蒋介石的行动却是与此完全相反的,他在处理完了“两广事变”之后,即把注 意力转向西北,在剿共问题上加紧了对张、杨的催逼。 10月22日,蒋介石匆匆赶赴西安,进行视察,西安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未来之 前,他对于陕北前线平静,张、杨剿共不力等情况已略有所闻,他之所以在百忙中特地奔赴 陕西,其目的也正是为要打破这个局面,督促张、杨“迷途知返”,迅速投入剿共战争。不 过,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还特地邀请了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等陪他登华山,观名胜, 说说笑笑,仿佛此番西行不是负有重大使命,而是专为游山逛景似的。张学良知道,这是假 相,如果你认为老蒋真是来耍的,或者对于剿共他会轻易放松,那就错了。所以,张学良无 心观景,当他陪蒋登上华山北峰,向东遥望时,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使他思绪万千,倍感 伤痛,曾作旧体诗《华山》一首,满含对故乡亲人深切怀念的激情写道: 偶来此地竟忘归, 风景依稀梦欲飞, 回首故乡心已碎, 河山无恙主人非。 然而,蒋介石的感受却是与此大相径庭的,他最关注的,不是民族的危机,国家的兴 亡,仍然是他的权势,他的名位,以及那个他始终耿耿于怀的剿共战事。 mpanel(1); 果然,正如古人所说的,图穷匕首现,当走马观花的游览一结束,蒋介石就立即向张、 杨发布了向红军进攻的命令。 张学良面有难色,对此很不赞成。他不愿意再打内战,而一心要走联共抗日的道路,他 不仅在此之前当面向蒋说过(那时蒋对此当然是听不进去的),而且在前不久给蒋的一封电 报中也痛切陈辞,作了诚恳的规劝。如他在电报中说:“居今日而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 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比来寇入益深,华北半壁河山,几全沦陷,而多数民众咸感觉 忍无可忍,抗日声浪,渐次弥漫于全国,中枢(有)领导民众之责,似应利用时机,把握现 实,坚民众之信仰,而谋抗敌之实现。否则民气不伸,骚动终恐难免。彼时中枢或反处于被 动地位,其失策孰甚!良年来拥护统一,服从领袖,人纵有所不谅,我亦矢志不渝,固为分 数当然,情不自己,亦以深仇未复,隐痛日甚,愧对逝者,愧对国人。所日夜隐忍希冀者, 惟在举国一致之抗日耳。”在蒋氏此番来西安后,张学良更进一步向他说明,这还不仅是他 个人的看法,而是西北广大军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请他三思。不料,蒋却大发雷霆,声 称:“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叫你向东,你就应该向东,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不 要问为什么。至于士气,关键在官不在兵,只要当官的身先士卒,士兵是决不会后退的;如 果当官的贪生怕死,畏缩不前,士兵们也是不会认真作战的。风吹草动,兵随将走,这个道 理我想你是懂得的,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