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冯沅君 孙瑞珍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冯沅君是一位著名学者,一位教育家,也是“五四”以后 出现的新文学史上第一批颇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曾与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冰心、庐 隐齐名。她从事文学写作的时间,仅为其生命的十分之一,从1922年开篇创作到19 29年搁笔,历时七年,给后人留下三个短篇集――《卷荒》、《春痕》、《劫灰》 及其未入集的少量文字。她的作品的中心主题是大胆写出了当时女性挣脱旧礼教束 缚的恋爱心理,表达了“五四”运动前后一些人对封建传统的激愤和反抗。她的作 品如涓涓细流汇入“五四”以后文学的洪流中,浩浩荡荡,奔腾不息。 冯沅君的创作,凝聚着鲁迅的心血,这棵幼苗,曾得到过鲁迅辛勤的灌溉和培 育。早在1926年,鲁迅曾把她的短篇小说《卷(艹施)》连同其它三篇编入《乌合丛 书》(之六),从编辑稿件到印刷出版,都亲自办理,鲁迅写信给画家陶元庆(112 致陶元庆,《鲁迅书信集》上卷100页),要他为《卷(艹施)》设计封面,并自己 撰写广告。 鲁迅还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用一页的篇幅对这本集子中的 短篇小说《旅行》给予了热情而中肯的评价: 冯沅君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卷(艹施)》……其中的《旅行》是提炼 了《隔绝》和《隔绝之后》(并在《卷艹施》内)的精粹的名文,虽嫌过 于说理,却还未伤其自然;那“我很想拉他的手,但是我不敢,我 只敢在间或车上的电灯被震动而失去它的光的时候;因为我害 怕那些搭客们的注意。可是我们又自己觉得很骄傲的,我们不客 气的以全车中最尊贵的人自命”。这一段,实在是五四运动直后, 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 “缠绵排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的写照。和“为艺术而艺术”的 作品中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炫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 鲁迅议论作品,同时也是对作家的评论。字里行间充分肯定了冯沅君毅然和传 统战斗的革命精神。 一 冯沅君毕生为追求妇女解放而斗争,她身先士卒争取和男子同样受教育,争取 婚姻自主的权利。她对封建道德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挑战和讨伐,她是妇女解放的先 锋。 冯沅君原名恭兰、淑兰,笔名淦女士、沅君、大琦、易安等。1900年9月4日生 于河南省唐河县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中。父亲树侯于1898年在北京考中了第三甲进 士。中进士以前,他曾在武昌方言学堂工作;以后被任命为湖北省武阳县知县。冯 沅君的母亲吴氏曾携大兄冯友兰,二兄冯景兰随父先在武昌住了一年多。后又领着 他们兄妹住在父亲的官署中,达一年有余。不久,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便扶柩携子 女返回唐河原籍。 mpanel(1); 冯沅君的母亲粗通文字,精明能干。虽被封建思想所束缚,但对子女读书却很 开明,并且亲自辅导。返回老家后,母亲出钱给冯家兄妹请了一位先生教他们念书。 冯沅君从小就跟大兄,二兄一块读古书。有些不懂的地方,除求教于先生外,还可 向大兄、二兄请教。 后来,她的大兄、二兄都先后赴京、沪,进入大、中学。母亲虽开明,也不会 再专门为一名女孩子请私塾先生了。加上农村的封建势力重如磐石,社会舆论不准 女孩子上学读书。冯沅君强烈的求知欲受到了压抑和打击,她在摸索着走自己的路。 一方面利用家中父兄念过的书,刻苦攻读,每到夜晚听母亲口授“四书”、“五经”, 自己还经常吟诗作赋;一方面贪婪地阅读大兄、二兄利用寒暑假带回来的中国古典 名著及新出的报刊,从中接受新的思想,也为她后来毕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在家乡,冯沅君目睹并亲自饱尝了女子不能上学念书的苦痛,她决心争取和大 兄、二兄一样到外地学习。1917年暑假,在北京念书的长兄友兰回来了。冯沅君从 哥哥口中喜闻北洋军阀政府把清慈禧太后创办的女子师范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 增设了国文专修科。她理直气壮地向母亲提出了要去上学的要求。她表示:如家里 怕花钱,可把家里给自己结婚时买嫁妆的钱先拿出来,待将来结婚时,什么都不向 家里要,她向封建思想开始了最初的挑战。 母亲为女儿求学的炽热情感所打动,但更大的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此时,已 给沅君订了亲,按照封建传统,无“正当”理由是不能毁婚的。因此,冯沅君要出 外上学就必须通知男方家,这样,势必要引起一系列的麻烦;如不通知,私自出走, 周围的舆论将压得寡妇母亲喘不过气来。母亲断然决定,一切责任自己承担。于是 冯沅君收拾好行装,梳上长辫子,穿着长裙,跟着兄长义无返顾地朝着解放的路迅 跑。 唐河距有火车站的驻马店三百余里,乘坐马车要走三天多。冯沅君到北京后, 立即参加了入学考试。这次应考只考作文一门,她早在家乡自学时,六朝小赋就已 写得相当纯熟了,由于水平比较高,一次投考,便考中了。这一次勇敢而成功的行 为,为她壮了胆,她欣喜若狂,更加无所顾忌。 冯沅君入学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中国知识界中已出现了革命思想的启 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也日益壮大。 她所在的女高师,校长是一个顽固的老官僚。对学生当中争民主、自由的热情, 千方百计地进行压制和扼杀,为阻拦学生上街游行,把校门加上一把大锁。冯沅君 第一个搬起石头砸碎了这把铁锁,为同学们打开了通路,使奔腾的革命浪潮,冲出 校门,与社会相汇合。 为反抗封建家长统治,她还把《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改编成话剧。等到演出 时,无人肯演反面人物焦母,她毅然上台,扮演焦母,演出后,受到了同学们的赞 扬。 冯沅君反对封建传统,态度之坚决,行动之果敢,还表现在她的名宇的变易上。 冯沅君这一辈男女大排行,最后一字取“兰”字。同辈的女子(包括叔伯姐妹) 共五人,伯父取名时,长兄冯友兰首先提议中间字为“温、良、恭、俭、让”。伯 父一听,欣然同意。冯沅君在姐妹中排行老三,取名恭兰。待到北京报名时,因嫌 自己的名字太“温、良、恭、俭、让”之故,便自作主张改名为冯淑兰,以表示对 封建家长的小小不驯和反抗。 她在家乡时,虽勤奋自学,但读的多是诗词歌赋。到北京上学后,置身在新文 化运动的激流中,特别是“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冯沅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波,她 跟千千万万知识分子一道,迫切要求解脱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所加给人们的精神枷 锁。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出版的新文艺作品,特别是郭沫若那气势奔放,具有鲜明 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小说、戏剧,大大地打开了她的眼界,震撼着她的心灵。 她在较之过去更加广阔的生活里,寻找着爱情和意志的自由。 二 1922年,她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旋即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就在这一年,由于社会新思潮的猛烈冲击和个人自由思想的迅猛发展,她的创作欲 望如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之后,她连续写了《隔绝》、《隔绝之后》、 《慈母》、《旅行》等短篇小说,以泳女士的笔名在创造社办的《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上发表。 陆侃如在《卷艹施》再版后记中写道:“‘淦’训‘沉’,取庄子‘陆沉’之 意”。《庄子・则阳》中说:“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她 取“淦”为笔名,正说明她虽隐于市朝,乃至遭到被埋没,但仍不甘与之同流合污。 淦女士的名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大家所注意了。尤其是《隔绝之后波表 的时候,格外引起了大家的惊异。从那时起,她开始了创作生涯。三个集子《卷艹 施》(一九二六年,北新书局)、《春痕》(一九二六年,同上)、《劫灰》(一 九二八年,同上)非常系统地表现了一个女性生活的全部过程,仿佛是一个女性青 春时代的“自传”。 鲁迅曾说:“卷艹施是一种小草,拔了心也不死”。(《鲁迅书信集》上卷10 0页)鲁迅不仅对书名作了解释,而且确切地点明了这几篇小说的共同主题。陆侃如 先生在《劫灰》后记中说:“她的小说分集,大概视风格与题材而定。例如第一集 的风格与题材可以‘卷艹施二字与‘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表之。” 小说集在1926年出版时,共收四篇,再版时又加二篇,即《写于母亲走后》和 《误点》。 四部短篇之间略带连续性,主人公姓名虽不同,但性格是一致的,前后情节也 是连贯的。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写出了当时青年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 勇敢反抗,及对爱情与自由意志的热烈追求。小说的女主人公大胆、热烈、坦率、 钟情。她们自誓:“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与其作已经宣告破产的礼法的降服者,不如 作方生的主义真理的牺牲者”。女主人公身上潜藏着青春的生命活力。她们宣言道: 身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 主人公是一个将毅然和传统战斗的勇敢女性,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表现了鲜 明的时代精神。但又是一个恋爱至上主义者,她抗争之后,便一下子陶醉在爱情里, 而不能自拔。 “一切,一切,世间的切我们此时已统统忘掉了。爱的种子已在我心中开了美 丽的花了。房中――我们的小世界――的空气,已为爱所充满了。” 书中的主人公认为:“人们要不知道争恋爱自由,则所有的一切都不必提了。” 她们视恋爱自由的获得,为一切幸福的基石,而人类幸福的源泉皆归至于恋爱。作 者从这一点出发去观察社会,去描写他们。因此,小说主人公的思想,一方面是拼 命抗争;一方面又陷于虚无。有着“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的一面”。 “我诅咒道德,我诅咒人们的一切,尤其诅咒生,赞美死,恨不得把整个的宇 宙用大火烧过,大水冲过,然后再重新建筑。想到极端的时候,不是狂笑,便是痛 哭。” 这种单纯为热情所支配的没有社会依靠的自由思想,是作者世界观局限所投下 的阴影。正是由于作者不曾感到经济生活困厄和少于与社会政治事业发生关联的缘 故。 冯沅君的小说《卷艹施》中的若干篇,主要取材于表姐吴天的婚姻悲剧。吴天 是地主家的小姐,年青时,由父母作主,许配给另一家地主的儿子,表姐坚决反对, 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与此同时,表姐认识了北大物理系的同乡王某,两人产 生了爱慕之情。母亲得知后,便把表姐关在一间小屋子里,并不许她再到北京上学, 表姐以绝食自杀表示反抗。当时,恰好吴天的两个哥哥从美国回来,借助哥哥的力 量疏通了母亲的思想。经母亲允许,吴天得以回北京继续上学。冯沅君对表姐的遭 遇,深表同情,并全力给予支持。 后来,吴天的哥哥因自己在美国得到了博士头衔,便瞧不起没有博士头衔的王 某。他把自己在美国的同学介绍给吴天,吴天坚决拒绝。冯沅君站在表姐一边,帮 助出主意想办法,她劝告吴天和王某一起参加河南教育厅“官费”留学考试。她的 小说《旅行》正是取材于吴天和王某从北京坐火车到开封去参加考试的一段经历。 作者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原样照搬。为了深刻揭露血淋淋的封建婚姻制 度,唤醒更多的人投入妇女解放的战斗,她给予《卷艹施》小说的结尾以悲剧的结 局。 继《卷艹施》之后,是小说第二集《春痕》。《春痕》的风格与题材“可以 ‘春痕’二字及‘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二句表之”。陆侃如先生在《春 痕》后记中写道: 《春痕》作者告诉我:《春痕》是五十封信,假定为一女子寄给 她的情人的,从爱苗初长到摄影定情,历时约五阅月。 ……每一信里也许讲的两件事,故标题极难定;现在避难就 易,因以首二字命篇。 上述这段文字对《春痕》从思想内容到篇章结构,以至标题都作了透彻而准确 的剖析。从这五十封信中,我们可以找出作者笔下的女性是怎样从勇敢精神变成沉 郁性格的。《春痕》中的女主人公青春的火焰,好像在每一集中已经燃烧完了,这 里留下的只是带汁的苦果。女主人公确实不象从前那样远离社会了,他们在社会上 经历了许多坎坷和不幸,从恋爱中也得到不少的教训和相当的刺激。失败与碰壁的 结果,女主人公变得忧伤、困惑,沉着而坚毅。 前也茫茫,后也茫茫,左右也无不茫茫,问天涯倦羽,更向何 处栖息?……吾性浪漫,悲喜无恒,高兴时乐而忘忧;愁苦时愤不 欲生。 我平生不喜欢算盘,同时也讨厌“没星称”。我不愿意为名利 鸡鸣而起,同时也不愿躲在象牙塔里。 此时,主人公所渴望的生活,具有浓烈的隐士风味,这也正是当时作者心情的 写照。 春阴漠漠,春寒恻恻,今日天气大似江南。此种时节,宜小 病,宜清谈,宜推敲诗句,宜闲行山中,最忌忙碌碌地作教书匠。 正如鲁迅所说: 诚然,三年后的《春痕》,就只剩了散文的断片了,更后便是 关于文学史的研究。这使我又记起匈牙利的诗人彼兑菲(Petofi Sandor)题B・S夫人照像的诗来―― 听说你使你的男人很幸福,我希望不至于此,因为他是苦恼 的夜莺,而今沉默在幸福里了。苛待他罢,使他因此常唱出甜美 的歌来。 我并不是说:苦恼是艺术的渊源,为了艺术,应该使作家们 永久陷在苦恼里。不过在彼兑菲的时候,这话是有些真实的;在 十年前的中国,这话也有些真实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 集序》) 鲁迅十分惋惜勇敢、大胆的冯沅君中断了自己的创作,在当时女作家寥若晨星 的文坛上,这样的情况又何止是冯沅君一人呢? 鲁迅的话是针对着冯沅君及其作品而言的,但又不仅仅是。鲁迅透彻地观察了 中国当时社会的现状,也环视了二十年代的文坛,充分地表达了他的文学固然要反 映社会,但“宣传不是文学”的革命文学主张的真谛。 《春痕》结集之后,又将剩余的若干短篇,结集为《劫灰》。陆侃如写道: “独这第三集是若干篇风格不同题材各异的作品而成,想不起一个适当的命名,故 即以首篇之命名全集,而题词‘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二句也只能代表首篇。总 之,这一册是‘杂碎’。” 《劫灰》中,有些短篇已抛弃恋爱的题材,去描写一、两件故乡的人和事,可 是笔致不如她描写男女之间的恋爱那样运用自如,《劫灰》小说集中,虽然有时也 流露出过去那种生命的活力,但已显得十分微弱了。 继《隔绝》、《隔绝之后》、《慈母》、《旅行》之后,由于作者思想变迁, 再发表作品时的笔名已改为沅君。《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佳句云:“沅有艹 臣兮澧有兰”。王逸《注》中写道:“言流水之中,有盛茂之艹臣;渣水之内,有 芬芳之兰,异于众草。”后人常以此比喻高洁的人品或事物。取笔名沅君是作者的 自勉,她要永远做一个廉洁、正直的人。小说《春痕》中,曾多处提到渣君,主人 公也把渣君当作“与我相信终身的伴侣”。 三 冯沅君从事文艺创作的同时,还写了几篇阐述文艺见解的精辟论文。主要有: 《为病呻吟》(《语丝》第六期)、《对于文学应有的见解》、《不著名的文人作 品》(《语丝》第十期)、《闲暇与文艺》(《语丝》第二十三期)等,文章数量 不多,文字也不算长,但清晰、简炼,表达了她对文艺的诸多看法。为方便起见, 将冯沅君论文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她认为文艺的可贵之处,“即在其能抒写人之难言的痛苦和欢愉,…… ‘莫抛心力作词人’”;对于社会上流行极广的文艺即“无病呻吟”的说法提出了 激烈谴责。她呼吁:“文艺界的朋友们,我们宁可说某种文艺没有价值,因其不能 引起读者的同情;那种冷酷的判词千万要斟酌用。因为世间尽有些蓄满腔不平之气 而无充分表现能力的可怜的人呀!” (二)她认为人们应该重视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被“社会上视为 不足轻重的人的作品”,“就艺术价值方面说,就同情方面说”都应予以重视。因 为它“总是天地间的一种艺术品;犹如晴空彩霞,无论天南地北都是自然界的美景”。 她主张“选文艺为总集之时,绝对应收无名的文人作品;若果作者之年代可考,且 作品在艺术方面有最高之价值,文学史亦未尝不可选录,以代表一代文学之精神”。 (三)她认为研究作者作品要从多方面,要考虑到环境等诸因素,“有些是得 环境之帮助而得相当发展,有许多是受环境的压制而蕴蓄在内,看去同没有一样, 但是他们只是潜伏而已”;她“并不反对作者的生平与作品互证,但是不可太拘泥 了”。 (四)她在《闲暇与文艺》中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闲暇与孤寂是作成文艺的重 要因素,文艺是精神剩余时的作品”……“若果终日为名利为面包忙得马不停蹄, 很难做出好文艺。因为无论是写景或写情的文字,当作家创作时,必有精密的观察 与体会,决不是在心为形役的生活中所能做到的。”冯沅君的文艺观,深受创造社 前期思想的影响,强调文学的“写动力”是作者的“内心要求”,文艺乃艺术家内 心智慧的表现。 四 1925年,冯沅君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了。当时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北洋军阀在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反动政府摇摇欲坠。北京各大专 学校人心惶惶,名教师受南方一些学校之邀,纷纷南下。冯沅君经女高师中文系主 任陈钟凡、胡先(马肃)等人介绍到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中 文系任教。陆侃如也应邀到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复旦大学等校中文系 任教。两位颇有才华的古典文学研究家相识了。当时陆侃如已完成了《古代诗史》 上册的著述,正考虑撰写《中国诗史》,冯沅君对于诗词元曲又早有研究,二人愿 意通力合作,以早日完成《诗史》的著述。 此期间,冯沅君的三个短篇集,全部由陆侃如整理出版,封面题字和《编后记》 也是他一手所写。陆侃如在《卷艹施》再版后记中说:“以上的话,本该作者自己 向读者说明的。只因作者秉性疏懒,故托我代说。”字里行间表露了冯陆二人性格 的和谐,工作上的互相信赖。 事业上的共同合作近于结果的时候,爱情的蓓蕾也已含苞待放了。冯陆二人确 定了恋爱关系之后,曾征求长兄冯友兰的意见,由于对陆的家庭某些情况不了解, 没有立即表示同意。冯、陆二人又找到蔡元培、胡适等人,给冯友兰写信,让他不 必多过问,冯友兰也就没有再坚持。得到家里默许后,于1929年1月24日在上海结婚。 从此,冯陆二人终身相伴,白头偕老。 结婚以后,冯陆二人一方面坚持不懈地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一方面为凑聚去国 外留学的路费而节衣宿食,经过五年的全力奋斗,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当时,法国、德国国内通货膨胀日趋严重,法郎、马克大跌价。很多人利用这 个机会,用比较稳定的银元换取数量相当可观的法郎,他们也采用这个办法于1932 年乘邮船到马赛转巴黎。考取了巴黎大学文学博士班,专事古典词曲的研究,得博 士学位。1933年出版论文集《沅君卅前选集》(上海女子书店)。于1935年回国, 先后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中文系担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除担任教学工作外,仍继续古典文学、文学史的研究和著述, 被誉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这期间出版了《张玉田年谱》、《古优解》、《孤本 元明杂剧题记》、《古剧说汇》等,并与陆侃如合著《中国诗史》、《南戏拾遗》 等书。 五 1949年以后,她一直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并被选为省妇联副主席,直至 逝世。1955年,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多年来,她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社会活动,先 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二、三届代表,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及山东省人民委员 会委员等职。 冯沅君在逾半个世纪的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在中 国古今文学研究家中,堪称“豪杰”。她,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数十 年如一日;她,热心培养青年,提携后进。她的学生或者是她指导过的青年教师都 深得其益。曾被冯先生提名留校担任古典文学教学助教。并亲手培养过的袁世硕在 回忆文章中写道: 留校后冯先生亲自担任我的导师。她为我制定的进修规划, 非常细致、具体。定期对我进行辅导,解答我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并及时审阅,批改我交的读书札记。……她是手把着手带我走上 讲台的。冯先生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记得在我毕业留校的第 一个冬天里,她背着我交给了系里公务员老胡十元钱,托她代买 几百斤煤,供我晚上在教研室学习取暖用。 她的治学态度也十分严谨。她在研究和探讨问题时,总是充分地占有资料,从 多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判断。解放后,在繁忙的教学和行政 工作之余,她还与陆侃如先生合编了《中国文学史简编》和《中国文学简史》,并 受教育部的委托,和林庚教授一起主编了《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质量颇高。 冯陆二人皆为一级教授,又存有相当数量的稿费,身边无一子女,生活是相当 充裕富足的。但她始终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她的艰苦朴素是有名的。她用会议 通知的背面打草稿,搬迁时,别人退粗粮票,她竟退细粮票。长兄冯友兰回忆道: 一九六二年,乘工作之便,我曾到她家去过一次,室内的陈 设非常简陋,她喜欢买书,但书架子几乎是用几根棍子支起来 的,给人的感觉是住旅馆,好像明天就要搬家的样子…… 对自己如此节省,有时近于吝啬,对别人却很大方。早在解放前夕,一位进步 的哲学家被反动派追捕,在地下党的掩护下,他隐匿在胶东,其家属面临着断炊的 危险,冯沅君得知后亲自送去四十块银元,接济他们。 1974年6月17日冯沅君因患不治之症,与世长辞了。生前,她曾对山东大学王仲 荦教授表示:“我一介寒儒,连个后嗣亦无,能为国家民族留点什么?我想个人艰 窘一点,存几个钱,身后让国家做学术奖金;奖掖后人吧!” 1979年陆侃如先生也逝世了,留下遗嘱说:“按冯沅君和他个人的愿望,将全 部藏书,数万遗款赠山东大学。”古人说:“春蚕到老丝方尽”,而“一介寒儒” 却是春蚕到老丝未尽呀! 杰出的女作家、学者犹如一道星光,消失了,但她辛勤培育出来的接班人,将 继承她的遗愿,沿着她的足迹,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进行新的探索。1974年,袁 世硕汇编整理的《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较完整地保存 了冯沅君一生研治古典文学的成果。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冯沅君创 作译文集》,辑有她的小说、散文、诗词及译文等,是一本她的全部创作的作品集。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