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21 章 “俱乐部”的一名成员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二十一章 “俱乐部”的一名成员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乘人之危,想利用出联合版的机会排除异己,“统一”舆论,消 灭进步报纸。他们非但不帮助各报复刊,还制造许多麻烦,限制新闻自由,使大部分编 辑记者陷入半失业的窘境。拖到这年8月上旬,《新民报》终于完成疏散工作,在重庆市 郊大田湾山上租到原陶业专科学校旧址的一幢小楼,又临时搭建了几排草屋,作为编辑 部和排字房印刷厂,于“八・一三”两周年时复刊。总管理处的经理部仍留守通远门外 的七星岗街上,另在对面租一间临街的民房,作为采访部。 大田湾本是人烟稀少的乡村,随着从市中心疏散来的人愈来愈多,山上山下,用几 根竹竿几张芦席撑起来的简易民居星罗棋布。敌机空袭也不断“升级”,炸了市区,炸 弹又扔往郊区,大田湾成了“炸弹湾”。1940年8月18日,排字房被炸,报纸被迫停刊一 日。第二天起只得缩小篇幅,改出四开半张,一星期后才复原。这年11月5日,莲花池后 街的报社职工宿舍又被炸。1941年6月7日敌机在七星岗一带投下大量烧夷弹,断垣残壁 中一片火海。新民报总管理处四层楼房被毁;楼下防空洞中存放的纸张、文件、帐册、 单据和公私衣物,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按当时物价折算,在十万元以上。6月30日,大田 湾再次被炸,编辑部存稿、图书资料被毁,邻近的印刷厂也被震坍,铅字撒满山坡,费 了很大的工夫才勉强收回一部分。这年8月,一个月之内有职工三人在日寇狂轰滥炸中罹 难,一位是编辑谢云鹏,一位是排字工人王金才,还有一位是挑水工杨清白。―――停 电的日子,印报机器都靠手摇,杨清白是摇机器的“大力士”,摇得又快又久,一个人 干两个人的活。 1941年6月5日的那次大轰炸,因防空洞工程简陋,酿成数万人活活窒息而死的“重 庆大隧道惨案”,震惊中外。《新民报》作了详尽报道,赵超构怒斥国民党当局政治腐 败,草菅民命,写了评论。 赵超构一度住在莲花池职工宿舍,他的父亲带着继母裘德华随机关疏散到重庆乡间 的山洞去时,为他在山洞附近花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