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俞平伯所代表的考证派红学(1) 与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合流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作为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发端, 在时间上先于考证派红学,比蔡元培、王梦阮等人的索隐还要早十几年,已如前述。 但《红楼梦评论》问世之后,小说批评派红学并没有立即兴旺起来,反而是索隐和 考证相继喧嚣于世,湮没了小说批评的应有位置。直到1923的亚东图书馆出版俞平 伯的《红楼梦辨》,红学的小说批评旋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我在本书第三章中已经指出,俞平伯的研究《红楼梦》与胡适不同,胡适是历 史考证,他是文学考证,而且是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的文学考证,一开始就包含有 与小说批评派红学合流的趋向。顾颉刚在为《红楼梦辨》所作的序言里,曾谈到俞 平伯当时想办一个研究《红楼梦》的月刊,组稿内容包括: (一) 把历史的方法做 考证的;( 二) 用文学的眼光做批评的分别见俞平伯:《红楼梦辨》第4 页、第9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俞平伯自己在《红楼梦辨》的引论里,追述1920 年和傅孟真一起乘船去欧洲,以《红楼梦》作为他们的海天中的伴侣,“孟真每以 文学的眼光来批评他,时有妙论,我遂能深一层了解这书的意义、价值”分别见俞 平伯:《红楼梦辨》第4 页、第9 页。。可见俞先生运用小说批评的方法研究《红 楼梦》,有相当的自觉性。 《红楼梦辨》有考证,有批评,但都不离开“本文”,即顾颉刚在序言中说的 “我和平伯都没找着历史上的材料,所以专在《红楼梦》的本文上用力”《红楼梦 辨》第3 页。。而考证和批评的重点,是后四十回续书。我们且看《红楼梦辨》的 作者为批评后四十回所立的标准: 我在未说正文之前,先提出我的标准是什么? 高作四十回书既是一种小说,就 得受两种约束:(1) 所叙述的,有情理吗?(2)所叙述的,能深切的感动我们吗? 如 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这当然,批评的断语也在否定这一方面了。《红楼梦辨》第 39页。 两条标准都是小说批评所必须依据的标准,而不一定是考证的原则。因为考证 需要“断感情”,自然不必考虑能否感动我们。特别《红楼梦辨》中的《红楼梦的 风格》一文,更是完全“从文学的眼光来读《红楼梦》”⑤⑥《红楼梦辨》第92页。。 平心而论,这篇文章对《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尚有估计不足的缺陷,一则曰置于世 界文学中“位置是不很高的”⑤;二则曰《红楼梦》的性质“与中国式的闲书相似, 不得入于近代文学之林”⑥。这评价未免太低了。但俞平伯以一个作家的敏锐的鉴 赏力,《红楼梦》的真正妙处,他能够会心独赏。他说:“以我的偏好,觉得《红 楼梦》作者第一本领,是善写人情。”②③参见《红楼梦辨》第94页、98页。又说,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格,其弱点较为显露。作者对于十二钗,一半是他的恋人, 但他却爱而知其恶的。所以如秦氏的淫乱,凤姐的权诈,探春的凉薄,迎春的柔懦, 妙玉的矫情,皆不讳言之。即钗黛是他的真意中人了,但钗则写其城府深严,黛则 写其口尖量小,其实都不能算全才。全才原是理想中有的,作者是面镜子如何会照 得出全才呢? 这正是作者极老实处,却也是极聪明处。”②这都是对《红楼梦》极 有体味的话,说中了作品的妙谛。 王国维肯定《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俞平伯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 红楼梦》是一部极严重的悲剧,书虽没有做完,但这是无可疑的。不但宁、荣两府 之由盛而衰,十二钗之由荣而悴,能使读者为之怆然雪涕而已。若细玩宝玉的身世 际遇,《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问题小说,试想以如此之天才,后来竟弄到潦倒半 生,一无成就,责任应该谁去负呢? 天才原是可遇不可求的,即偶然有了亦被环境 压迫毁灭,到穷愁落魄,结果还或者出了家。这类的酷虐,有心的人们怎能忍受不 叹气呢? ”③同时也与民族的文化心理相联系,指出:“我们的民众向来以团圆为 美的,悲剧因此不能发达,无论哪种戏剧小说,莫不以大团圆为全篇精彩之处,否 则就将讨读者的厌,束之高阁了。”见《红楼梦辨》第96页、100 页、101 至第102 页。不知俞先生是否受了王国维的启发,他们对《红楼梦》所做的小说批评,达成 了一致的结论。 mpanel(1); 至于他提出的《红楼梦》是一部“怨而不怒的书”②见《红楼梦辨》第96页、 100 页、101 至第102 页。,1954年曾遭到批评,现在看来,这批评是欠公正的。 须知,俞平伯先生谈的是《红楼梦》的风格,即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我们不好另外 用一个政治概念来衡度。他说:“缠绵悱恻的文风恰与之相反,初看时觉是淡淡的, 没有什么绝伦超群的地方,再看几遍渐渐有些意思了,越看得熟,便所得的趣味亦 愈深永。所谓百读不厌的文章,大都有真挚的感情,深隐地含蓄着,非与作者有同 心的人不能知其妙处所在。”②我们读《红楼梦》――不是一般地翻看,而是多看 上几遍――不是也有同样的体会吗? 《红楼梦辨》最后一篇文章,是十则读《红楼 梦》札记,作者在第九则札记中进一步谈到《红楼梦》的艺术风格,写道: 此书的好处,以我看来,在细而不纤,巧而不碎,腻而不粘/流而不滑,平淡 而不觉其乏味,荡佚而不觉其过火;说得简单一点,“恰到好处”,说得figurative 一点,是“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