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杂文家的风格 读《严秀杂文选》,很有兴致地玩味着作者编选的原则。第三条原则这样说: “文中被我批评错了的人,不管指名与否,均仍其旧,如果我偷偷地删改了,那就 不是光明磊落的态度。凡遇此种情况,均另加注释说明道歉。”我觉得,这寥寥数 行的“原则”,确是道出了杂文家本人的风格。 杂文,总离不开对时弊的针砭和狙击,所谓“战斗的阜利通”即指此。 然而,在三十多年来纷至沓来的政治斗争、文坛浮沉之中,园满平正到光昌流 丽、无懈可击的杂文恐怕是凤毛麟角。这就给杂文家的结集出版带来很多困难和无 奈:原文照收,显然不合时宜;忍痛割舍,读者又明明记得有那几篇东西存在。而 且,文字这东西,也真像列宁讲的那样:笔写的文字,是用刀斧也砍不掉的。于是, 好一批杂文家在编集时,无可奈何地采用了第二法: 割舍。仿佛当年就钻在象牙之塔,明哲保身,一贯正确,钱债两清似的。 严秀却不如此,他是“均仍其旧”派。1957 年4 月24 日《人民日报》发表 过他的杂文《危机问题试论》,文中有云:“在根据地,有几个人曾经利用这种形 式来写过文章,但不是对共产党的恶毒诬蔑(在延安),便是用来作为反共反苏的 武器(在东北)。”虽然没有指名道姓,知情者都是心照的。严秀“均仍其旧”地 收集于斯,不加隐瞒,并且郑重地加以注释说:“下面举的两个例子都不大妥当。 延安的例子是没有加以分析,当时有的杂文可能有些片面偏激,有的也不一定,如 丁玲同志的《三八节有感》是被批评的一篇重点文章,罪名很大,现在看来,这种 批评恐怕也不适当或太过分了。 东北的例子,指解放战争时期萧军同志在东北发表的随笔杂感被强烈地指责为 ‘反苏’,恐也太过。此处虽未提名,但人所共知所指为谁。因此,我在此谨向丁 玲、萧军两位前辈老作家表示一点歉意。”态度诚挚,分寸不爽。 mpanel(1); 1979 年,在《“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