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后记 江南莺飞草长三月时,南京友人秋禾先生来信说,他和几位朋友正在策划一套 《华夏书香丛书》。第一辑书目也已决定,其中包括我的一种,书名就取为《常荫 楼书话》。现在写信,是征求我的意见,亟愿我共襄此举,加盟其中,如无异议, 那就请抓紧编选,及时缴稿云云。 秋禾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他人虽年轻,但勤勉饱学,著述宏富,又诚笃谦虚, 是我十分敬重和信赖的一位年轻朋友。几年交往,秋禾对我多有理解和帮助。对于 他这次的不容推却的热情和决定,我当然乐于遵命。虽然劳生碌碌,俗务冗杂,我 还是忙里偷闲地找出昔年的几部书话集子,挑选复印,排比分类,基本编成目前这 个样子。在即将寄出之时,我首先得向秋禾先生和别的朋友,深表我的感谢! 从1988 年到1992 年5 年期间,我印出过四种类似书话的集子,被一些喜欢 书话的朋友称之为“高信四语”。这就是《品书人语》(1988 年)、《书海小语 》(1990 年)、《书斋絮语》(1991 年)、《北窗书语》(1992 年),大抵 有70 余万字。每种印数平均两千余册,最少的一种,征订数竟不满一千。 是读者不需要这类图书么?似乎也不是。《中国图书评论》、《博览群书》、 《书海》杂志和一些报纸副刊上,也曾发表过好些位识与不识的读者对这“四语” 的鼓励和奖掖的文章,几部论述书评的专著,也曾或转载“四语”中的文字,或对 “四语”作过总体评论。这就使我想起一位我的同行在介绍一套书话丛书时说的话 :“毕竟,书话这玩意儿,并不是什么人都爱读、都能读的。”既然“并不是什么 人”,那么,它当会有一些人“爱读”、“能读”吧。其实,哪里有使人人都爱读, 都能读的书呢?为“爱读”、“能读”的人写书、出书,看来也是必要的了。《常 荫楼书话》的编选出版也正是为了那些“爱读”、“能读”的读者。 有关新文学出版物的书话写作,30 年代由阿英先生开其端绪,复由唐■先生 经营垂范。到60 年代唐先生的《书话》出版,心仪书话者颇众。到70年代后期, 随着对“文革”时期全盘否定、30 年代新文学革命传统的彻底反拨,书话作品, 蔚成大观。但直到80 年代,书话作品亮出“书话”招牌者却十分鲜见。想起十年 前,笔者编选第一部书话集子《北窗书语》时,在“前言”中用了书话的字样,书 名上却硬是不敢标上“书话”,而标之为“书语”,尽管“话”、“语”二者似乎 也相通,但毕竟“书语”对于读者眼生得很。 何以用“书语”而不用“书话”?一句话,怕有唐突晦庵先生《书话》之嫌。 与我当年想法暗合者也确乎有人,不久前还见一位朋友在文章中有“正宗书话” 云云的提法。以我想,这“正宗书话”的标准,当指唐先生60 年代对他的书话的 具体要求:“不过我目前还是着眼在‘书’的本身上,偏重知识,因此材料的记录 多于内容的评论,掌故的追忆多于作品的介绍”;“我曾竭力想把每段《书话》写 成一篇独立的散文,有时是随笔,有时是札记,有时也带着一点絮语式的抒情”。 但到80 年代,唐先生的《晦庵书话》已在原《书话》的基础上,收集了包括《书 城八记》在内的形式和写法更为多姿多彩的文字了。还是唐先生在为《晦庵书话》 所作序言中说得好:“现在,书话和书话一类的文字多了起来,这是好现象。至于 写法,乐山乐水,见仁见智,本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关键在于使某一形式 的特点更鲜明,更突出,更成熟,使特点本身从枯燥,单调逐渐走向新鲜、活泼和 多样,而不是要冲淡它,调和它,使它淹没于混沌汗漫之中,落得一个模模糊糊的 状态。”这种既强调书话或书话类文字的形式特点,又不囿于成法,追求其多样化 的主张,使我们看到了唐先生作为新文学书话奠基者的包容精神。又曾见杨义同志 在《唐■书话》广告文字中有云:“余尝师从晦庵先生治鲁迅及现代文学凡二年, 最喜欢《偶成》诗中‘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之情致。 兹重捡其书话境界以证之:书话者,岂止话书乎?亦话‘灯下窗前’如此读书 人之性情也。知性情所在,即知书话妙谛之所在矣。”唐先生的包容精神使我感动, 杨义同志的“性情”说令我心折。唐先生也曾以《偶成》诗题赠给我,我也曾努力 “长自足”和留连于“灯下窗前”,并把这留连形诸于文字,只是能否使读者看到 笔者的性情呢?我不敢说,好在有这本正式在书名上冠以“书话”二字的《常荫楼 书话》这样的答卷,任读者诸君评说。 mpanel(1); 常荫楼在古商州,实际上是有其楼而无其名,“常荫楼”是我信笔写在一本书 序言的落款上的。湖北朋友黄成勇先生见及此,又据我另一篇文章中的描述,猜度 出“常荫”即“常阴”,且冠我以“常荫楼主”,并推知我当年的书斋条件太差, 这都不错。但以“常荫楼”为书斋之名却错了,那时是无所谓书斋,更无斋名的。 不过,我毕竟曾在纸面上的常荫楼度过了10 年的读写生活。10 年于斯,未免有 情。用“常荫楼”为书名,也是对那段生活的记念。为了名副其实,这部《常荫楼 书话》中的文字全系作于商州。有几篇文字,虽然早已发表,但未结集,因写于常 荫楼,这次也一并收录进来。还有几篇作于西安,因与书中个别文字有关联,权且 作为附录收入。 李冬林同志为此书拍摄书影,不惮烦难,在此特表谢忱。是为记。 高信 1997.5.25.西安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