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遗憾和欣喜 平生爱读书,藏书,也爱编书。现在单说编书,屈指一算,与人合作和自己独 立完成的,已达十多种,有郁达夫的文集,潘汉年的文学作品,有梁实秋的文学回 忆录,还有周作人的集外文……,多少也有些影响。但似乎命中注定,每编成一种 集子出版,都成了令人遗憾的事。此话从何说起?因为出书后总发现有所缺漏,不 是自己有了新的发掘,就是识与不识的师长文友热心提供。既然自认为从事的是钩 沉辑佚,是严肃的文学积累工作,就不免有愧对读者之感。虽然可以主客观条件限 制为由原谅自己,譬如日本学者为搜集郁达夫资料自由来往于新加坡、印尼、台湾、 香港和大陆之间,我哪有这种可能?但每念及此,毕竟深感遗憾。而今出书,绝大 部分初版等于绝版,再版的可能微乎其微,以致即使有了新资料也无法再出增订本, 这样作为编者,我的遗憾就几乎是永远的了。 新近编印了一本《台静农散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版),尽管只有薄薄15 万字,却历时四载,此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尤其当书终于问世时, 远在台北的台静农先生已溘然长逝,不及亲见,使编者的我更平添遗憾和惆怅。由 于海天阻隔,搜集资料难上加难,我深知这本散文选遗珠之憾更无法幸免。正巧《 新文学史料》将出台老纪念专辑,我于是急就《台静农先生后期著作系年》应命, 以期高明指点。果然,日前接到北京张香山先生惠寄之台老《序》,正为拙编所未 收者,我的欣喜简直难以用笔墨形容。张先生30 年代是天津“左联”和“左联” 东京分盟的成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文坛前辈,但他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先生 公子,我以前一无所知,他老人家对后学的关心帮助,使我衷心感激! 张雪门先生在台湾付梓的旧体诗集《闲情集》大概是非卖品,印数甚少,仅在 友好间传阅,因此台湾洪范书店出版的《龙坡杂文》也未能收入此序。 时隔多年,很可能台老自己也已忘却,显然是一篇不折不扣的佚文。此序以浅 显的文言出之,娓娓道来,情文并茂,对老友诗艺人品的褒扬恰如其分,堪称现代 文人序跋之佳作。可我在欣喜之余,遗憾之情不禁又袭上心头,拙编虽早已被读者 抢购一空,再版仍然无望,遑论增补?为了不使台老佚文长存私箧,我思之再三, 决定先期披露,一则答谢张香山先生的美意,二则以飨爱好台老作品的许多读书人, 也好使我这次的欣喜不致再为遗憾所代替。 现将台先生为《闲情集》所作序文照录如下: mpanel(1); 宁波张雪门先生以赤子之心,具胞与之怀,毕生精力,瘁于教学。昔年主北平 幼稚师范学校及香山慈幼院,海内治幼稚教育学者,咸推先生为巨擘。抗战军兴, 奔波各地,于戎马仓皇中率其弟子,以培植幼苗为务。应邀来台,创台北育幼院, 规模略具,以目疾退休,门弟子为葺石室于大屯山麓居焉。虽病发,犹勤造述,为 从事教育者指南。今年先生八十矣,以诗稿寄静农曰:“拙稿起于无题,止于闲情, 幼百余首,皆予五十后心声,以系业余之作,名曰闲情,不亦可乎,子为我序之。” 盖尝闻之于先生,无题诸诗作于民国三十三年,时先生任教于重庆歌乐山上海医学 院。上元节诸诗,作于战后与家人团聚时。 三十五年七月,由平飞沪,转航来台,作南行诸诗。四十九年骤患风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