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周作人的《饭后随笔》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周作人生前出版了38 种著作,他去世之后,香港又 出版了他的7 种遗著,洋洋数百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令人惊叹。这还不包括差不 多同样数量的翻译作品。但是,周作人自己编定的作品集,在他生前有两种无法问 世,一种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木片集》,另一种就是最近才发现“目录”的这部《 饭后随笔》。 “饭后随笔”本是周作人1949 年11 月23 日起在上海《亦报》上开辟的专 栏名称。当时,从南京老虎桥监狱获释的周作人蛰居北京,应《亦报》主编唐云旌 (笔名唐大郎,著名诗人)之请,先是隔日后来每天为《亦报》的副刊撰写五六百 字的小品,长达二年半之久。这些专栏文字天上地下,谈古说今,熔学术性、知识 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基本保持了平和冲淡、自然洒脱的独特风韵,而且平添了一种 明朗的色调,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或史料价值。 因此,虽然改署申寿、鹤生、十山、祝由等笔名,仍然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与 丰子恺的漫画和梁京(张爱玲笔名)的连载小说一起被称为《亦报》的“三绝”。 此外,周作人还在1950 年1 月至3 月的上海《大报》上以荣纪的笔名发表了一批 同样性质的小品。这是周作人创作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他撰写小品最多的时 期,它们固然主要是为了稻粱谋,但无疑也标志着周作人的小品创作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 这份周作人亲笔所书的《饭后随笔》“目录”,正是他1949 年11 月至1950 年10 月在《亦报》和《大报》发表的小品。对周作人而言,每隔一年左右时间, 把所作文章(有时也包括若干译文)收拢来编为一集付梓,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从 20 年代初“确立了中国新文学批评的基石”(阿英语)的《自己的园地》开始, 到40 年代中期的《立春以前》和《知堂乙酉文编》,莫不如此。显而易见,这是 文坛大家的一种自信和风度。这部《饭后随笔》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周作人没有 想到,尽管《亦报》和《大报》编者仍然偏爱他的作品,专门拨出篇幅予以连载, 毕竟时过境迁,已经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受出版了。这部书稿于是胎死腹中,后来只 从其中抽出回忆乃兄鲁迅的十多篇小品编入《鲁迅的故家》中,老人的出书惯例也 就此中断。到了60年代初,周作人再编《木片集》时,编法就大不相同了,只能从 1956 年以降历年发表的小品随笔中挑选自以为是适合时宜的一小部分。虽然如此, 《木片集》几经曲折,最终仍未能印行,只留下了一份清样,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 见证。 把这份《饭后随笔》“目录”手稿与当时《亦报》、《大报》所载仔细核对, 有两点必须向海内外读者说明: 首先,“目录”手稿所列绝大部分为《亦报》和《大报》所载,只有个别篇章, 如《罗罗斯福》和《傅大炮》发表时改题《新潮的泡沫》,想必是编者所为。 其次“目录”手稿中有《狗学狼叫》、《历史下河》等14 篇为《亦报》、《 大报》所未载,估计也是编者认为不妥而退了稿,但世变频仍,原稿早已荡然无存, 现在只能存目,藉以告诉读者周作人当年还曾写过这些小品。 mpanel(1); 长沙钟叔河先生50 年代末与周作人有过交往,从而使这份周作人手订《饭后 随笔》“目录”有幸保存下来。我和鄢琨兄据此对照《亦报》和《大报》所载还原, 编成这部《饭后随笔》,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印行。我们认为,对周作人50 年代 初所作的这些小品文字按照他生前自定的编排方式和顺序重新整理出版,不仅具有 一种纪念意义,也是更为符合作者的心愿的。同时《木片集》各文,以及我们陆续 发掘的1950 年10 月以后至60 年代中期周作人所作的众多小品随笔也一并作为 附录收入书中,使之成为一部既全新又较为完备的周作人后期小品集。 近年来大陆出版界和读书界出现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周作人热”,各种各样的 周作人选本奇迹般地“复活”在畅销书摊上,使人眼花缭乱。这里面究竟有一种什 么样的文化机制和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很值得有关的研究者深思。但至少有一点是 确定无误的,即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要探究中国 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周作人的选择极具代表性,因此他的著作有重新审视、 深入研讨的必要。我们希望这部遵照周作人遗愿新编的《饭后随笔》能在这方面有 所助益。 (原载1993 年5 月《香港文学》第101 期)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