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说不完的张爱玲 二贺《皇冠》及其他 大名鼎鼎的台湾《皇冠》文学月刊创刊至今已有40 年的历史了。台湾的文学 刊物往往短命,《皇冠》可说是一个异数,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有论者称《皇冠 》是纯文学刊物经营成功的一个范例,其实《皇冠》走的是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 的中间路线,所谓“雅俗共赏”是也,近年则更向通俗文学倾斜。《皇冠》主办者 善于审时度势,既先后囊括了琼瑶、三毛、柏杨、黄春明、龙应台、席慕蓉、张晓 风、廖辉英、施寄青、林清玄、张曼娟等一大批畅销书作家为其台柱,又不断革新 内容以适应潮流,甚至推动潮流,再加编排活泼,装帧华美,从而深深吸引了广大 青年和女性读者,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还出版了东南亚版和美国版。 不消说,张爱玲虽远在美国,以其文名自然也是《皇冠》罗致的主要对象。据 笔者所见,自1975 年10 月在《皇冠》重刊“少作”《天才梦》开始,张爱玲几 乎每年都为《皇冠》撰稿,诸如白话译本《海上花列传》、评论《甲戌本、庚辰本 的年份――二评》、短篇小说《色,戒》和《关于》等重要作品都是在《皇冠》揭 载后才再出单行本或编集的。对惜墨如金的张爱玲来说,这已是十分难得的了。 更有趣的是,张爱玲还是个十足的“《皇冠》迷”,每期《皇冠》必从头看到 尾,可谓爱不释手,这是张爱玲自己在随笔《信》中所透露的。1984年1 月《皇冠 》创刊30 周年之际,刊物推出纪念专号,梁实秋等文坛大家纷纷撰文祝贺,张爱 玲也写了这篇短小精悍的《信》凑个热闹。《信》发表后一直未引起注意,也从未 收集,最近才为笔者发现。 今年《皇冠》“堂堂进入第四十年”,少不了又要请“名家说皇冠”。 深居简出,几乎世人隔绝,同时却是《皇冠》忠实读者的张爱玲再度欣然命笔, 写下了颇具幽默感的《笑纹》。此文刊登于《皇冠》(台湾版)3 月号,是张爱玲 的最新作品,使人觉得这位誉满海内外文坛的72 岁的女作家毕竟宝刀不老。 张爱玲二贺《皇冠》,委实不容易。张爱玲历来对写这类应景文章不感兴趣, 她说过这就像给人写纪念册,很难下笔。在张爱玲以往的作品中,也只有50 年代 初上海《亦报》创刊周年纪念时写过一篇短小别致的《的好文章》(顺便提一句, 此文为迄今多种张爱玲文集所漏收),作为一份通俗小报,《亦报》的副刊恰恰也 是“雅俗共赏”的。因此,她二贺《皇冠》,又如此情真意切,确实非同寻常。 张爱玲之所以对《皇冠》情有独钟,结下不解之缘,与她认为《皇冠》是“一 个平易近人而又制作谨严的杂志”大有关系。张爱玲对通俗文学从不存有偏见,尽 管她的作品早已登上纯文学的大雅之堂,其小说居然能做“镜子意象研究”,神话 结构解读,乃至女性主义分析,挖掘出超前的现代小说素质,但她始终保持着对通 俗文学的爱好。从40 年代“喜欢张恨水”到50年代爱读《亦报》到90 年代赞赏 《皇冠》,虽然对象各各不同,其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张爱玲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 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这是她的众多创造中极有价值的一个创造,能成功的做到这 一点的作家,从30 年代至今又有几位?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如果深入 研究下去,很可以做成一篇博士论文的。当然,以张爱玲的独特的艺术品味,她所 首肯的只能是《皇冠》这样通俗文学中的精品。她预期“再过四十年,也还是有中 国人的地方就有《皇冠》”,那么,笔者不禁要问,大陆何时才会有自己的“皇冠” 呢? (原载1993 年9 月4 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 独特的“边缘性”魅力 三年前,当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来向我征询出版《张爱玲文集》的意见时, 我大表赞同,以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早就应该出版她的作品全 集了。可是我没有想到书出版后竟如此走红,一版再版,甚至还出现了盗印本,尽 管文集中未收《秧歌》和《赤地之恋》,留下了一个遗憾。近年来不管国内还是国 外,以张爱玲为博士论文题目的更是大有人在,海内外许多电影导演也纷纷改编她 的小说,已经拍成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已在角逐国际电影大奖,连诺贝尔文学奖 评委瑞典马悦然教授也不得不承认张爱玲是最有希望获奖的华文作家之一。看来, “张迷”已蔚然可观,“张热”正方兴未艾。 张爱玲的作品其实并不多,她不是一个以数量取胜的作家。小说集《传奇》之 所以脍炙人口,当然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解析,但我以为至少有两点是 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张爱玲对女性心理的深刻而精到的把握和对“战争”的真实而 独特的生存体验。无论是《金锁记》还是《倾城之恋》,都充分体现了张爱玲与众 不同的“边缘性”的话语方式,即不同于当时的“主流”作家和“主流”文学的独 特的感受和表现世界的方式,独特的历史观、人生哲学和审美追求。尽管张爱玲曾 被贬为海派通俗作家,但这位上海滩上卓立独行的才女,骨子里却渗透着浓厚的古 典趣味,感受与表达上又具有深刻的“现代性”,她完全自觉与自由地出入于“传 统”与“现代”、“雅”与“俗”和“中”与“西”之间,并且达到了两者的平衡 与沟通,许多现代和当代作家都无法达到乃至接近这一境界,因而也就十分难能可 贵。我想,这恐怕就是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就我个人而言,我得承认更喜欢张爱玲的散文。一册《流言》,何其美妙精采, 令人莞尔会心。透过文字的波俏华丽,我发现张爱玲散文的佳妙全在人情练达,所 谓“人情练达皆文章”是也。此“练达”,不仅在形相景象之表面观察,更在深入 物理世情,切中肯綮,因而她的散文能唯美而不流于感伤,浪漫而不忘世故,讽人 亦以自嘲,充满张爱玲式的智慧和幽默,在现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在沉默多年之后, 张爱玲终于在去年出版了她的新散文集《对照记――看老照相簿》,虽然只有薄薄 的125 页,却对照着她所保存的已经泛黄的老照片,从遥远悠长的童年一路写来, 在看似零乱散漫的“乱纹”中可以清楚地触摸到作者的奇诡依旧,沧桑感依旧,难 怪台湾文坛著名的一年一度的时报文学奖特别文学奖要授予张爱玲。我希望这本使 人浮想联翩的《对照记》能在大陆重印,也期待张爱玲还有如她所说的更“值得一 看的东西写出来”。 mpanel(1); (原载1995 年3 月15 日上海《青年报》) 一篇佚文 1987 年1 月,笔者发现了张爱玲1952 年离开上海去香港前以“梁京”的笔 名在国内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艾》,用张爱玲生前友好、香港著名作家林 以亮的话说,《小艾》的重见天日,“一时造成台湾和香港的文学视听界另一次‘ 张爱玲震撼’,反应和回音到现在还袅袅不绝”。而在海峡这一边,《小艾》也已 先后收入《小艾》(江苏文艺社)和《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社),为广大读者 所熟悉。但是,奇怪的是,笔者发现《小艾》时一并挖掘出土的张爱玲的另一篇佚 文,也是张爱玲在解放以后唯一用真名发表的文章《的好文章》,却一直不为人所 注意。迄今为止,所有的张爱玲的作品集,不论是台湾版、香港版还是大陆版,不 论是全集、文集还是散文全编,均未收入此文。 《的好文章》原载1950 年7 月25 日上海《亦报》,是张爱玲为纪念《亦报 》创刊一周年而作,虽是不到千字的应景文章,仍然保持了张爱玲散文的韵致,情 真意切,耐人寻味。文中所说的“十山先生”即周作人,他那篇使张爱玲感到“真 有一种入骨的悲哀”的文章指《妇女会的工作》,已经编入拙编《知堂集外文・亦 报随笔》(岳麓书社)。只是张爱玲“祝它健康”的《亦报》不到三岁就告夭折, 所幸其大部分工作人员后来并入《新民晚报》,但那时张爱玲已告别故国,不得而 知了。张爱玲在洛杉矶悄然谢世,现在把这篇张爱玲佚文交晚报“文学角”重刊作 为纪念,窃以为是很合适的。 (原载1995 年9 月25 日上海《新民晚报》) 对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独到见解 最近十年来,张爱玲的作品在海峡两岸三地竞相出版,不胫而走。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是台湾皇冠出版社陆续推出的《张爱玲全集》(又有香港版,迄今已出16 种)和大陆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文集》(四卷本,又增补卷一册),两 者都经张爱玲本人亲自授权,可惜后者印刷颇多错讹,以至张爱玲生前见了样书之 后大为不满。 当然,不管是《张爱玲全集》还是《张爱玲文集》,其实都大大不“全”,有 《全集》已收而《文集》不便收的,如颇有争议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 》,也有《文集》已收而《全集》反而失收的,如张爱玲早期散文《论卡通画之前 途》、《牧羊者素描》和《心愿》等,更有《全集》和《文集》都未能收入的,这 篇《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即是。此文原载1978 年3 月15 日台北《中国时 报・人间》,是篇不折不扣的张爱玲佚文。 张爱玲在70 年代仍处于写作的旺盛期,为人称道的《红楼梦魇》和《海上花 列传》国语版先后在此期间完成,还偶有新作在台湾影响广泛的《中国时报》和《 联合报》副刊发表,给“张迷”带来新的惊喜。这些新作绝大部分已分别编入《全 集》和《文集》,如已编入《全集》第13 卷《续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谈 》就先刊于1978 年11 月27 日《中国时报・人间》。奇怪的是,显然更为重要 的《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却成了漏网之鱼,是张爱玲自己后来忘记了或不 满意不想收进集子,还是研究者未曾发现,抑或还有别的原因,现在已无从查考。 无论如何,此文终于从茫茫报海中打捞出来,对正在纪念张爱玲的海内外广大“张 迷”和“张学”界来说,毕竟是件幸事。 记得我们在60 年代册封过好几位当代语言大师,然而就文学语言的独创性、 丰富性和深刻性而言,张爱玲才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张爱玲一直关心现代中文 包括标点符号的规范化,对各地方言有浓厚的兴趣,对中英文互译也有精到的研究, 这篇洋洋洒洒,长达5000 多字的《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正显示了张爱玲在 语言学和翻译学方面的真知灼见,同时还巧妙地引伸到对西方女权主义的揄扬,虽 然发表于17 年之前,现在读来仍然令人耳目一新,兴味盎然。 (原载1995 年11 月4 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 周黎庵的回忆 “出名要趁早呀!”张爱玲登上文坛虽然一帆风顺,不到25 岁就已走红40 年代的十里洋场,但当时赏识她的才华的几位资深编辑也不能不提,那就是主持《 紫罗兰》的周瘦鹃、主持《万象》的柯灵和主持《古今》的周黎庵。 前两位早已为人熟知,周黎庵对海内外“张迷”来说恐怕还比较陌生。其实早 在1943 年11 月和12 月,张爱玲就在周黎庵主编的《古今》34 期和36 期上 接连发表《洋人看京戏及其它》和《更衣记》两篇散文佳作。值得注意的是,周黎 庵当时还写过一篇《人物世家》(载1943 年12 月《古今》37 期),文章在介 绍了李鸿章之曾外孙张子闲之后笔锋一转,谈到张爱玲的家世和与张爱玲见面的情 形,颇具史料价值,现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