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卖国者(3) 高宗武表示理解,并向松本重治介绍了中方以汪精卫为首的“和平派”的活动 情况,希望中日两国间的“和平派”能够经常交流,促进“中日友好”。 第二天,高宗武乘机飞回汉口,立即向汪精卫作了汇报,并让汪精卫看了日方 参谋本部谋略课课长影佐祯昭给蒋介石的信件。汪精卫很受鼓舞,随即交给了蒋介 石。蒋介石看后,哼了一声说:“叫高宗武再去香港,向日本人说,我们并不是反 对和平,不过先反共然后和 平,这是不可能。只要停战,我们自然会反共的。” 三个星期后,高宗武再次去香港,向日方影佐祯昭传达了蒋介石的意向。可是 因日本近卫内阁改组,日方正在重新研究对华政策,高宗武此行毫无结果。 5 月,日本内阁改组,由宇垣一诚继广田弘毅出任外务大臣。宇垣外相曾任三 届内阁的陆军大臣,是军内“中庸派”的代表人物。此人较明智,对中国人民的民 族情绪和反抗力量有一定的认识。 上任后,宇垣外相宣称:“只要中国放弃抗日政策,承认日本在华的特殊地位, 日本愿意考虑取消‘不以国民党为对手’的声明。”对此,蒋介石表示欢迎,并表 示如果日本有意重开“和平”谈判大门,双方可以重新谈判。 汪精卫为日方的新姿态而备受鼓舞,于是密令高宗武开始行动。 高宗武经过事先与松本重治协商,在日本军方的严密安排下,于7 月5 日乘日 方“皇后”号客轮神秘地抵达了日本。随后,在影佐祯昭的安排下,高宗武与日方 陆相板垣征四郎、参谋次长多田骏、国会议员犬养键、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今井武 夫等人举行了会谈。 在会谈中,高宗武说:“日本现在不承认蒋介石政权,为了造成日中和平,必 须找蒋介石以外的人,这个人就是汪精卫。他是国民政府中的主和派,且蒋汪之间 的意见分歧也越来越大。” 板垣征四郎陆相表示同意这种看法,值得日本政府考虑。 7 月12日,日本内阁召开由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参加的五相会议, 专门讨论了高宗武的意见。会后作出决定,“起用汪精卫等‘中国第一流人物’, 削弱中国现中央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设法建立新政府以取代蒋介石政府。” 高宗武得此情况,十分兴奋,立即回国报告汪精卫。由于害怕被蒋介石知道, 高宗武未敢回武汉,而改道上海。在上海,他向汪精卫作了报告。汪精卫一看日方 要他出马“主持和平”,大喜。同时又觉得单独对日言和,决瞒不过老蒋。于是便 将日方的《报告》,原样交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看后,很恼火,骂道:“高宗武是个混蛋! 是谁要他到日本去的? 通知 高宗武立即给我回汉口,他的活动经费立即停发! ” 这时汪精卫感到,劝蒋介石与日方和谈,已毫无希望,只有自己单独干下去。 8月下旬,高宗武回到香港后,结核病复发,已不能胜任“和平工作”。随即,汪精 卫任命梅思平替代。 梅思平,历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是国民党“CC系”的重要干部之 一。抗战爆发后,梅思平对抗战胜利失去了希望,曾鼓吹反共论调和民族失败主义。 高宗武的职务由梅思平接替再好不过。 梅思平上任后,为了报答汪的恩典,尤为卖命。从8 月到12月,梅思平先后在 香港与松本举行了五次会谈,着重就“日本撤军”、“和平运动”等问题进行了讨 论。 对于梅思平的业绩,汪精卫大为赞赏,指令梅思平为汪的全权代表,同日方继 续会谈。 mpanel(1); 11月12日,梅思平绕道香港到达上海,与日本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今井武夫举 行了预备会议。梅思平在会上大谈卖国论调。11月15日,今井武夫匆匆回国,向陆 军省和参谋本部汇报了预备会议的内容。日本大本营经过讨论,决定“大力推进日 汪会谈”。 在上海虹口区东体育会路虹口公司不远处,有一幢孤零零的灰色房子,又名 “重光堂”,这里原是日本在中国的特务机关所在地。19日,日汪双方在这里举行 了正式会谈。会谈后,梅思平与日方影佐祯昭、今井武夫以个人的名义签订了《日 华协议记录》和《日华协议记录谅解事项》。双方协议规定: 一、中日缔结防共协定,中国承认日军防共驻扎; 二、中国承认满洲国; 三、日本侨民有在中国居住、营业的自由; 四、中日经济合作,特别是利用、开发华北资源,承认日本有优先权; 五、协议以外的日军,于两国和平恢复后,开始撤退,两年内撤完。 11月27日,梅思平将“密约”缝在西装马甲里面,从香港飞往重庆,向汪精卫 汇报。汪精卫接到“密约”,立即召集手下干将周佛海、陶希圣、陈璧君、曾仲鸣 等人讨论。他们一连开了七八次会。他们认为“密约”内容可以接受,但对是否离 开重庆意见不一。急于要当“第一夫人”的陈璧君极力主张走。汪精卫是宁当儿皇 帝,也不想继续寄蒋介石之篱下。走! 与会的周佛海、陶希圣、曾仲鸣等人都表示 赞同。 12月1 日,梅思平到达香港,对日方作了答复: 一、承认上海重光堂会谈的协议; 二、预定12月8 日从重庆出发,经成都于10日到达昆明;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