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二卷 第 45 章 上海恐怖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四十五章 上海恐怖 3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兵分4路大举东下,进略长江下游。蒋介石为掌握江、浙两省 军事,并表示对白崇禧的信任,将嫡系部队由何应钦交白崇禧指挥,何、白公任东路军 总指挥和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统率6个纵队,由闽、由赣分途入浙,直捣杭、沪。蒋介石 则任中路军总指挥,下辖左、右两路军:李宗仁为江左军总指挥,率七军全部和黔军王 天培部,沿长江左岸东下,夺取合肥、蚌埠,截敌归路;程潜任江右军总指挥,率六军 并独立师贺耀祖等部,沿江右而东,进取金陵。唐生智任西路军总指挥,统率4个纵队, 以一部巩固武汉,主力进入豫南,策应江左军之作战,并与陕之冯玉祥部连接,相机进 取豫中。 此番东征,敌军慑于北伐军声威,纷纷倒戈归顺。江左军由鄂东进击皖西后,盘踞 安庆附近之敌陈调元、王普等输诚,安徽传檄而定;江右军于3月6日即进克芜湖,续克 当涂,攻克南京;东路军击破龙游附近之敌,进占金华、兰溪,尔后连续驱逐桐庐、富 阳之敌,乘胜攻占杭州,又分两路续向淞、沪、宁路进击;左翼经由太湖以西苏、皖边 境击破蜀山、张堵、戴埠一带之敌,进占常州、丹阳,沪宁路敌之交通线被北伐军完全 切断;右翼连克松江、苏州、上海。 北伐军迅速消灭了孙传芳的部队。直鲁系军阀张宗昌和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队,都 退到徐州一线防守。至此,北伐战争北捣黄河,立马长江,西克开封,东卷沪宁,取得 了巨大的胜利。北伐军的胜利同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力量的配合作战是分不开的。但 是,蒋介石在江西开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之后,又制造了安庆惨案,他从江西杀 起,走一路杀一路,一直杀到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北伐战争的胜利开展,诱发了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和上海国民党负责人推翻孙 传芳的统治、获取政权的欲望,虞治卿由于孙传芳取消了他的上海商埠帮办,推倒了他 的上海总商会会长的地位,又解散了他所依恃的南、北保卫团,虞便极力联络共产党, 希望帮助他取得上海政权。国民党上海军事特派员钮永建也要工人帮助他,听他的号令 起来动作,答应在暴动成功后,保护工人。 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主张建立从资产阶级到工人的 联合战线,发动民众暴动,但他们又看不起自己所领导的无产阶级,说:“无产阶级避 免领袖地位。”如果无产阶级急来领导,必然引起帝国主义害怕,“而大进攻,而大屠 杀”,“资产阶级必害怕不来合作”。即使起义成功,工人可不参加政权,“我们只求 得民众自由,不要奢望。” 共产党的领袖们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于1926年10月发动了第一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结果失败了。 这次起义失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首先是罗亦农的思想开始转变,提出从今以 后要自己为主体,资产阶级当配角,工人阶级争主角的意见。但陈独秀没有接受罗亦农 的正确意见,仍然主张:“我们现在可以有两个领袖,钮永建是军事的,虞洽卿是民众 领袖。” 1927年2月,共产党又发动了第二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之前,陈独秀已 经看到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因此,在中共中央制定的武装起义总方针时提出:“反对 蒋介石个人独裁”,“现时蒋介石已成为反动势力之中心”。但又提出,只能在口头上 宣传,文字上不要提蒋介石的名字。这次起义纠正了第一次起义时以商人为主体的思想, 和起义后幻想钮永建做军事领袖、虞洽卿做民众领袖,而主张中共在一切斗争中一定要 自己肩起责任去冲锋。起义的口号是“援助北伐军,打倒孙传芳”,但是没有向工人宣 传夺取政权,工人群众都不知道这次罢工是什么意义。这次起义除闸北和南市工人纠察 队同军警发生零星的战斗外,其他地区没有发动起来,起义又失败了。 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于1927年2月23日开始积极准备第3次起义,建立了武装起 义的最高领导机关――特别委员会。特别委员会以陈独秀为首,由陈独秀、罗亦农、赵 世炎、汪寿华、彭述之、周恩来、尹宽、萧子璋等8人组成,并成立特别军委,由周恩来、 顾顺章、颜昌颐、赵世炎、钟汝梅5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随后确定周恩来为武装起义 总指挥。 mpanel(1); 特别委员会是个十分精悍的领导班子,他们有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继承和发扬了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才华横溢, 精力充沛。每天下午开会,晚上作出决议,第二天就能传达到活动分子中去。工作千头 万绪,却有条不紊。他们有着令人惊异而敬佩的工作能力和高效率。 陈独秀在这次起义中提出:“要造成工人群众夺取武装的野心。”3月4日,陈独秀 根据集体讨论的意见,做出决议:罢工以后,工人立即冲上街头,夺取武装,转入起义, 与此同时召开市民代表大会,为建立市政权做准备。 怎样选择起义的时机?陈独秀提出:“不要太早。有2标准:一、上海已无驻兵,二、 北伐军到松江后仍然前进,或待至到龙华。” 周恩来说:“北伐军攻下松江或苏州必可发动。” 陈独秀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3月20日晚,北伐军兵临城下,占领上海近郊龙华镇, 上海总工会下令总罢工,参加罢工工人不下80万。 22日上午,上海市民代表大会在激烈的巷战中召开,千余团体,4000名代表,大会 产生了上海市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执行委员19人,其中有共产党员罗亦农、汪寿华等9人, 还有钮永建、杨杏佛、虞洽卿、王晓籁等。 当天下午6时,上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小时的巷战,占领了上海全部华界 地区,赢得了武装起义的胜利。 50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只有150支破旧枪枝和少量手榴弹,打败了5000反动军警, 前后缴获步枪3000多支。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上海。 陈独秀在活动分子大会上发表演讲,说:“我们看清楚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大资产 阶级是不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对革命是赞成的,但自己是不干的,所以中国革命只有无 产阶级出来担任。……我们要准备继续的争斗,我们要看清这个开始的序幕。在全国我 们争斗的目标一是帝国主义,二是军阀右派。我们是革命的政党,所以每个党员要懂政 治,懂得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陈独秀讲完之后,罗亦农、尹宽先后发言,表示拥护陈独秀的报告。他们提出陈独 秀是中国革命领袖,提议大家坚决表示拥护领袖。大会在众人的掌声中结束。 陈独秀不免仰首伸眉,踌躇满志,但为时不久,他就变得忧郁、恼怒而踌伫不前了。 被选入临时市政府的资产阶级代表钮永建、虞洽卿等人开始捣乱。陈独秀通过市民 代表大会拉住资产阶级的办法,一开始便碰壁了。钮永建及资产阶级代表6人声明辞去市 政府委员职务,其中有杨杏佛那样的进步人士。这表明,在推翻军阀之后,工人阶级与 资产阶级之间固有的矛盾突出了。此时,市面流言蜂起,真真假假,不胫而走,什么市 政府是C.P的,蒋介石反对;上总被白崇禧缴械了;工人要冲入租界。 上海滩阴风飕飕,寒气袭人。 3月26日,蒋介石来到上海,他向帝国主义者表示:“本人对沪租界绝无用武力收回 之意。”当时,停泊在黄浦江的军舰里有数万名帝国主义的海军陆战队员。蒋介石对沪 上商界说:“决不使上海方面有武汉态度。所有上海地方秩序与中外人民财产,由鄙人 完全负责。”蒋介石给帝国主义者、买办和资产阶级带来了福音。 至于工人纠察队,蒋介石说:“在此军事期间,应该受军事当轴的节制。” 陈独秀想通过军民联欢、输送在起义时缴获的枪械、补充士兵的办法,使当时比较 左倾的薛岳部队能常驻上海,但机灵的蒋介石很快就把薛部调开了。 陈独秀又决定以市政府与老蒋冲突,避免工人纠察队直接与他们冲突。而市政府委 员们已是终夜徨徨,莫知所适。 蒋介石像个鬼魂似的纠缠着共产党人,陈独秀和特别委员会委员们曾设想过各种方 案,以对付这个魔鬼,但觉得既不能战胜他,又不能摆脱他。因为蒋介石攻击的主要对 象仍然是旧军阀,同时又压迫工农群众运动;他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威望,但人们并不了 解他的底细。陈独秀提出过反蒋问题,但却没有公开揭露蒋摧残工农运动的罪行,发动 群众向他作坚决斗争。陈独秀又害怕公开反蒋而导致联合战线的破裂。陈独秀面前是个 阴险狡黠、令人捉摸不定的对手,苦思焦虑的结果,除了工人纠察队固守自己的阵地, 再也想不出良计妙策。陈独秀智穷力竭,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 就在这个时候,万里之外共产国际发来了电报,指示中共“开展一次反右派运动。 鉴于力量对比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们不要仓卒进行斗争。武器不要交出,必要时 须隐藏起来”。 罗亦农看了这个电报,愤怒地把它摔在地下:“工人用鲜血和生命夺来的数千支枪 也许是可以隐藏起来,可数千名纠察队员藏到哪里去?藏起来就能避免斗争和屠杀吗? 这是自杀政策。” 也就在这个时候,汪精卫从法国途经苏联,于4月1日回到上海。 汪精卫一到上海,便被蒋介石、邓泽如、吴稚晖、钮永建、张静江、宋子文、李石 曾、蔡元培等人包围起来,并连日举行会议。蒋介石等提出两件事,要汪赞成:一是赶 走鲍罗廷;一是分共。说共产党已提出打倒国民党,打倒三民主义的口号,并要工人冲 入租界,引起冲突。他们甚至要求汪精卫留沪领导,并裁抑共产党的“越轨”行动。汪 精卫原本是被蒋介石排挤出洋的,现在孤身一人在沪,不免心有余悸,而且他也不愿在 蒋的麾下进行分共,他的目的地是武汉,因此他表示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不可擅变,同时 为武汉国民党中央的行动辩护。 会上发生争论,吴稚晖竟向汪精卫下跪,求其改变态度,并留沪领导。汪精卫给弄 得措手不及,毫无办法,连忙逃避,退上楼梯,嘴里连说:“稚老,您是老前辈,这样 来我受不了,我受不了。” 在场的人为之啼笑皆非。 4月3日,蒋介石发表通电,扬言“中正当专心军旅,……所有军政、民政、财政、 外交诸端,皆须在汪主席指挥之下,完全统一于中央,”他又向工人纠察队表示“断无 缴械之理”,并向纠察队赠送“共同奋斗”的锦旗。蒋介石设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之计。 然而蒋介石的通电符合陈独秀过去的主张,党权、政权交与汪,军权交与蒋。处于 困境的陈独秀本来就希望缓和与蒋介石的矛盾,现在他认为缓和的时机已经到来。因此, 当汪精卫同他会晤时,汪将中共要打倒国民党,冲入租界一类话向陈提出质问。陈独秀 力称决无此事,并亲笔起草了《国共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的联合宣言》,以解释谣 传表明态度。 陈独秀把宣言起草成之后,把自己的名字签在稍后面一点,前面留给汪精卫签名, 并说:“在大报上很久不见我的名字了。” 《汪陈联合宣言》于5日见报。吴稚晖当面讽刺汪精卫说:“陈独秀是共产党的党魁, 是他们的‘家长’,他在共产党里领袖身份是无可怀疑的。但是,我们国民党内是否有 这样的一个党魁或‘家长’呢?现在有人以国民党魁自居,恐怕也不见得罢。” 说得汪精卫十分难堪,众人不欢而散。汪精卫于6日秘密离沪赴武汉。 蒋介石所以要求汪精卫留沪领导,是因为情况对蒋并不利,除上海工人武装悉数为 共产党控制外,国民革命2、4、6、8军等武装力量均已明确表态站在武汉政府方面,即 便是蒋介石的心腹第一军中,也出现了严重“动摇”,第1师师长薛岳、第21师师长严重 均有“左倾迹象”。而且军中不少中下级军官更是不服从调遣,甚至一些毕业于黄埔的 军官,也成群结队来沪向“校长”质询,要求对发生的反共反工农行为作出解释,对此, 蒋介石殊感沮丧,吴稚晖、张静江等相对欷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