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3 章 “五四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三章 “五四” ----------------------------------------------------------------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 写作道路。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了。 从政治历史的角度说――它把中国的近代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推进到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但是,这场运动的意义自然还不止于此,那就是――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同时,也改变了一代知识分子(包括冰心本人)的命运。因为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中国现 代历史上启蒙主义思潮的开端,启蒙主义要求人们从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挣扎和觉醒 起来,反对专制和愚昧,争取过一种平等和自由的生活。具有文化修养,和接受了西方 近代思潮影响的一代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样的责任。 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真象,只要我们查找翻阅1917年至1921年前后,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出来的刊物和报纸,就会使我们这些无幸参加这一伟大历史变革运动的后人,对于 当时那一代思想界的巨人们奋笔疾书,大声呼吁出来的,震聋发聩的,各种社会的,政 治的,道德伦理的、文学艺术的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主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五四运动以后,直到现在,这中间虽然经过了六十多年的时间,而在这半个多世纪 的漫长岁月里,许多学者,包括中国的学者,也包括外国的学者,却一直不断地有人在 研究五四运动及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意义,或研究它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这 些学者中间,有的是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所谓“五四”时代的青年,也有的是年纪略 轻,没有来得及亲自参加五四运动的后来人。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中,所阐述的对于五四 运动的认识和观点,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他们的看法却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 他们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 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老中国,一直保持着小农经济,这样的经济状态经历了漫 长的历史时期,而不曾变动,这就使中国长期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停滞的、静止的 状态。也正是这种经济制度,才使封建主义的专制政治制度延续下来。在封建专制制度 统治下的思想界和学术界,也必然就是一潭死水。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除了孔丘的学 说之外,其他的一切学说都是异端邪说,都是不能允许存在的。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以后,欧洲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渐渐地侵入了中 国,种种不平等的条约陆续地强加在了中国人民的头上。中国人民一方面反抗外国帝国 主义势力的侵略,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腐败。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 不对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进行重大的改革,中国就不会有能力抗衡帝 国主义的侵略。而中国的思想界,也必须改变一潭死水的状况。这正如在五四运动发生 后不久,李大钊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中 国的农业经济挡不住国外的工业经济的压迫,中国的家庭产业挡不住国外的工厂产业的 压迫,中国的手工产业挡不住国外的机械产业的压迫。” 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同时也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序 幕。爆发于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算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以后的第一个革命 高潮。它是以反对腐败的清朝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压迫为号召,而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 拥护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洪秀全,向中国的农民群众介绍了流传于西方的基督 教原始教义,把西方基督教原始教义中有关平等和博爱的思想,与中国农民的朴素的对 民主和自由的要求结合了起来,在我国的土地上,宣传了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革命主张。 mpanel(1); 1898年,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企图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面貌,来改革中 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以他们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他们提出了 要求摆脱外国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君主专政制度,走资产阶级君 主立宪道路的主张。他们还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宣传变法维新,介绍西方的文化,展 开了新学与旧学之争,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严复,一位留学英国的知识分子,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翻译家之一,冰心祖父谢子 修老先生的朋友兼同乡,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就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天演论》 中阐述的进化论思想,及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里阐述的有关民主 与法治的思想,第一次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同时,他还向中国的知识界介绍了欧洲文学 名著。 本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习了法国和美国进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 经验,第一次提出了要在老大封建帝国的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他组织 了同盟会,他的同志们在全国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积极地鼓吹革命,宣传民族、民权、 民生这样的三民主义。他们一方面揭露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方面又与改良派展开了 激烈的论战。许多革命党人积极活动,联络会党,争取新军,发动了多次的武装起义。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建立民主与法制,奋不顾身地进行了英勇的 斗争。在他们的带领之下,终于在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然而,辛亥革命只是从表面上结束了帝制。封建主义的思想,还牢固地控制着绝大 多数中国人的头脑。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事件,都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发生的, 它们十分形象地证明了:要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比推倒封建主义的 专制制度还要困难。而且,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康有为和严复,他们曾经大 量地向中国知识分子传播过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学说,给了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巨大的 冲击,不愧被称为十九世纪末期的先进的中国人。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与个人的原因, 他们又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非常浓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于 到了五四运动前后,竟然又狂热地鼓吹起尊孔和崇儒来,堕落成为典型的保皇派和复辟 派。这一切,都说明了:要想彻底地摧垮封建主义,把一个腐朽的、落后的、贫穷的、 人和人之间不平等的旧中国,变成一个民主的、科学的、独立的、富强的新中国,还需 要一段相当长的历史进程。 五四运动时期的有识之士,都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才 从启蒙思想入手,发动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不过,具体地说,发生“五四”事件的近因,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 对山东问题的处理,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最先把这种愤怒化为行 动的,是北京的学生。 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学生的思想,就非常活跃了。在先进的教授们的努力之下,大 学生们开始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思潮,过去闻所未闻的一些名字,如卢梭、孟德斯鸠、海 涅、巴枯宁、克鲁泡特金、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莫泊桑、萧伯纳、狄更斯,等等, 强烈地吸引着他们,这些人物的新鲜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和见解,都使刚刚冲破了八股 文罗网的中国青年们着迷。 除去外国人的著作以外,中国历史上一些爱国的、立志于改革的志士仁人的著作, 如康有为的《大同书》,谭嗣同的《仁学》,以及记载外族侵略者屠杀汉人的《扬州十 日记》等,以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也在大学生们中 间,普遍地流传着。 对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及腐朽的政府早就不满的大学生们,内心里一直充满着改革 的激情。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惨败,直接地刺激了他们爱国的热情。于是,他们立 刻就积极地行动起来了。 从5月1日至3日,他们热烈地讨论了三天,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痛快 淋漓地表达一下他们对腐败的中国政府及外国列强的不满,最后,他们取得了一致的意 见:立即召集北京所有的大学生,举行一次示威大游行。 5月3日晚上,由北京大学发起,在沙滩附近北河沿的北大法科,召开了北京大专学 生代表的临时紧急会议。到会的竟有一千多人。会上决定,在第二天,也就是5月4日的 中午十二时半,举行群众大会,游行示威,抗议政府的外交政策。同时选派代表到除日 本以外的各国公使馆,陈述对青岛问题的态度。会议的气氛极为热烈,北大法律系的一 个学生,当场撕下来一块衣襟,用手咬破中指,写下了“还我青岛”四个鲜红的大字。 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痛哭流涕地表示:如果不举行示威游行,他就当场自杀。 5月4日,是星期日。这一天的上午十点钟,十三所大专学校的学生代表又在法政专 门学校开会,陆军学校也派了学生代表列席。这个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通过了五项决 定:(1)通电国内外各团体,呼吁他们抗议巴黎和会的山东决议案;(2)设法唤醒全 国各地国民;(3)准备5月7日(这一天是国耻纪念日,是四年前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 提出二十一条后最后通牒的日子)在各地召开国民大会;(4)联合北京所有的学生,组 织一个永久的机构,负责学生活动以及与其他社团联络关系;(5)决定本日下午游行示 威的路线,由天安门出发,经过东交民巷入崇文门大街等地。下午一时半左右,天安门 广场已经聚集了三千多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十三所大专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 京师范大学前身)和汇文大学两校的学生来得最早,接着是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工业专 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医学专门学校、警官学校、铁路管理学校、税务学校、中国大 学、民国大学、朝阳大学等校的学生。北京大学的学生到得最晚。因为上午十一时左右, 忽然有几个政府的军警长官及教育部的一个职员驾临北大,劝告学生不要参加游行,为 此双方展开了辩论,致使北大的学生队伍最晚到达天安门广场。 下午两点钟左右,学生队伍开始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向东交民巷各国公使馆前进。 在队伍的最前面走着的是两位山东大汉,他们举着两面当时的五色大国旗。在他们后面, 又有人举着一幅赠给三个卖国贼的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