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战场较量 第 27 章 阿富汗游击队大显身手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阿富汗游击队大显身手 苏军的拳头战术尽管在阿富汗战场上曾威风了几个月,但是其缺陷也很快就显 露出来了。特别是抵抗者在改变战术后,他们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与苏军力量打硬拼 仗,而是采取其避敌主力。分头行动的方法,分散成小型且灵活的组织,大力开展 起游击战,不断伏击苏军车辆,偷袭苏军哨所,使苏军无法对其新攻占的地区实现 有效的占领。在苏联占领区,只要苏军主力一撤出,游击队就会迅速地杀回来,重 新控制原来地区。苏军的“拳头”仿佛是在打击一群跳蚤,尽管力量很大,却难以 击中目标。与此同时,因为苏军受到一点反抗,就要采取大力的打击,所以,在苏 军的这种攻势中,受苦难最重的只有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在他们的村庄里,牲畜 被灭绝,庄稼被焚毁,甚至整个村庄都被夷平,他们只好四处逃跑,或者参加反抗 者的队伍,或者沦为难民。 苏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引起了阿富汗爱国者的极力反感。一些苏占城市也出现了 大规模的游行,要求苏军离开阿富汗。而且阿富汗的新领导人卡尔迈勒也受到广大 阿富汗人民的反对,毕竟他是随着苏联的坦克一起来到喀布尔的,人人都知道他是 苏联的傀儡。 卡尔迈勒是什么人?他不过是个“萨戈”(即“狗”)。阿富汗人民并不买卡 尔迈勒的账,“卡尔迈勒是苏联人的俘虏,与人民完全隔绝。”“卡尔迈勒政权靠 苏联军队的存在而存在。”他们不要一个用苏联人口气说话的伪总统,他们需要的 是让苏联人滚出去,彻底地滚出去。 1980年2 月,喀布尔市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反苏示威,成千上万的市民拥上街头, 并与政府军和警察发生了冲突。接着,枪声响起来了,苏联的装甲车也开了火,要 求正义和和平的阿富汗人倒下了近2000人,更多的人则被当做政治犯关押进了喀布 尔普利恰尔基监狱。 但喀布尔并没有平静下来,表面上的斗争被镇压了,而秘密的地下斗争则大规 模地兴起了。市民们悄悄地拿起了各种武器,并很快形成了组织。白天的反抗被阻 止,他们就占据黑夜。每当天一黑,他们就秘密地出发了。每天夜里,市内或市郊 总会响起枪声,第二天天一亮,人们总会发现有几个苏联人或阿富汗政府走狗已遭 到了枪杀。 政府军和警察于是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寻找可疑人物,接下来又一场冲突爆 发了。 冲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有人袭击苏联大使馆,有人向苏军哨所发射火 箭弹,有人摧毁苏军的装甲车,有人炸死了苏军的指挥官…… 反抗的火焰燃起了,并迅速地蔓延,喀布尔、赫拉特、坎大哈……遍及全国。 在这片火焰中,阿富汗穆斯林游击队也乘机而起。他们扎根于广大人民之中, 利用有利的地形,广泛地展开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不断地取得胜利。游击队让阿富 汗人找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加人了游击队组织,而阿政府军也经常大批 的投诚。 阿富汗人血液中所特有的酷爱自由、骁勇善战的精神被苏军的入侵唤醒了。他 们要继承祖先们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的英名。 阿富汗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若于部族组成,部族下面又有许多部落。长 期以来,阿富汗的社会结构一直处于部族形态,特别是在农村,部族首领是最高权 威,统一管辖一切事务。各个部族各自为政,极少来往,他们往往拥有自己独立的 武装力量,不受中央政权的管辖,一旦自己的领土受到侵犯,则不战到最后胜利决 不罢休。 南亚地区一直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印度的响尾蛇、孟加拉的猛虎、阿富汗人 的弯刀,是世界最可怕的事物。 对于阿富汗人的弯刀,恐怕英国人是感受最深的。 1839年8 月,当时阿富汗的国王是多斯特・穆罕默德,英国人为了进一步扩大 在印度的殖民地,夺取阿富汗重镇赫拉特,集中了3 万多名英印雇佣军,大举入侵 阿富汗,攻下了喀布尔,赶走了多斯特,并扶植了前国王舒加成立傀儡政府。阿富 汗人民奋起反抗,起义运动风起云涌,英军频频失利,最后只好率领残余的1 万5 千人从喀布尔撤回。但英国人并没有达到撤出阿富汗的目的,他们沿途不断地受到 阿富汗游击队的袭击,到1842年初,这1 万5 千人只剩下受了重伤的布赖顿军医一 个人,只身逃回了设在贾拉拉巴德的英军军营。马克思在《印度史编年稿》中以生 动的笔触,描绘了这一幕情景:“1842年1 月13日,贾拉拉巴德城墙上的哨兵们眺 望到一个穿英国军服的人,褴楼不堪,骑在一匹瘦马上,马和骑马的人都受了重伤, 这个人就是布赖顿医生,是三星期以前从喀布尔退出的1 万5 千人中惟一的幸存者。 他因饥饿而濒于死亡。” 同在这一次战争中,面对来势汹汹的英军,多斯特曾请求俄国军队给予援助, 但俄国人回答说:路途遥远,无力支援。可在背后,俄国却想趁火打劫,一举吞并 阿富汗。1839年底,俄国派出了一支由3 千名步兵、2 千名哥萨克骑兵和强大的炮 兵组成的远征军迅速南下,这支部队的军需给养则由一支庞大的骆驼队驮运,由1 万2 千名吉尔吉斯人充当民夫,但最终俄国人还是未能得逞,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 境中,俄军劳而无功,损失惨重,只有1 千人活着回到了奥伦堡。 事隔140 年,俄国人又一次来到了阿富汗,这一次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 到1980年中期,苏军已经明显感觉到了阿富汗游击队的抵抗力量,一片乐观的 前景很快就被破坏了。尽管在最初的时候,阿富汗抵抗者的进攻很薄弱,但是随着 战争的逐渐推进,苏军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击队的进攻,仿佛很多游击队都是平地 里钻出来的。那么,阿富汗的游击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阿富汗游击队并不是在苏军入侵后才发展起来的。早在塔拉基执政期间, 他们就作为反政府力量而存在了。1978年6 月,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附近的库 纳尔省和帕克蒂亚省就出现了几个反政府组织,率先打起了“民族救亡阵线”的旗 号,8 月,另一个反政府组织“伊斯兰党”也在巴基斯坦境内宣布成立。 接下来,反政府组织越来越多,迅速地由阿富汗南部和东部向北部和西部蔓延。 这些组织大多是由穆斯林宗教首领或各民族的部族首领发动的,由于伊斯兰教教派 不一,各部族间矛盾重重,所以这些反政府组织也往往各自为战,互不通气,甚至 经常发生组织分裂和相互冲突。 在苏军入侵前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反政府组织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是逊尼派穆斯林组织。这些组织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从几千人到几万 人不等,各派首脑主要活动于巴基斯坦境内,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最初有 六个较大的组织:古勒布了・希克马蒂亚尔领导的伊斯兰党、布汉努丁・拉巴尼领 导的伊斯兰协会(又称伊斯兰促进会)、尤努斯・哈利斯领导的伊斯兰党①赛义德 ・艾哈迈德・伊凡提・盖拉尼领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穆罕默德・纳比领导的伊斯 兰革命运动、西卜迹图拉・穆贾迪迪领导的伊斯兰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前三个组织 坚持以伊斯兰教义为基础理论,以捍卫伊斯兰教的同一性为己任,又合称为原教旨 主义派,后三个组织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他们没有理论和指导思想,只是在 口头上笼统地要求恢复以前的阿富汗,让人民享受更多的公正和平等。这六个组织 的总部设在阿巴交界处巴方境内的白沙瓦,他们一方面独立组织和指挥国内的战斗, 一方面不停地在国际上开展外交活动,要求得到资助,是构成阿抵抗力量的主体。 第二类是什叶派穆斯林组织。这些组织或者基地在伊朗,或者基地在国内但在 伊朗设有办事处,因此,他们一直得到了伊朗的支持。其中较大的组织有八个:伊 斯兰胜利党、伊斯兰运动。伊斯兰圣战卫士、伊斯兰团结委员会、伊斯兰革命党、 伊斯兰呼声、伊斯兰力量和真主党。这八个组织主要活动于阿富汗的中部和西部, 思想上较为激进,主张进行伊斯兰革命,军事力量不如逊尼派强大。 第三类是国内部落性组织和左翼组织。这类组织估计有100 ~200 个,数量最 多也最为分散,大多以村落、部落或亲属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独立的地方武装。他 们主要通过缴获和自制的方法获得武器,并由很多原阿富汗军队中退出的军官和士 兵在指挥和参与战斗,较大的组织有阿富汗中部山区的哈扎拉族抵抗力量、北部由 塔吉克和乌兹别克人组成的萨马组织以及东部库纳尔地区的一部分由努里斯坦人组 成的武装力量。 第四类是主要由前国王查希尔为代表的上层人士组成的反阿组织,这些人多流 亡在欧美各国,在国内几乎没有自己的武装。 上述各组织由于党派或部族不同的关系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苏联的入侵却使 一部分组织暂时搁置了各自长期坚持的目标,将反苏救国作为了新情况下新的活动 纲领。 1980年3 月,在美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外人士的安排下,白沙瓦的六个逊尼派组 织的首领第一次坐在了一起。共同谋划联合抗苏的策略,并决定成立一个同盟组织, 但这一设想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希克马蒂亚尔的强烈反对,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兵力交 由他人指挥,其他几个领导人也显得不很情愿。但在最后,由于美巴两国的极力捏 合,其余五个党的领导人还是勉强联合在一起,共同宣布成立“解放阿富汗伊斯兰 同盟”,并推举刚刚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阿卜杜勒・拉斯・萨亚夫教 授为领袖。 但是,五个党的联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的,各党的领导机构并没有合并成统 一的组织,五个党的领导人仍然各自保持独立,不断发生争吵,各自领导着自己的 一派人马,不承认萨亚夫的权威地位。 虽然这次合作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成绩,但它毕竟从形式上为抗苏的各派组织 提供了一个合作的模式。 随着白沙瓦内几个领导人对联合的探索,在阿富汗国内的各个游击队也得到了 迅速地壮大,到1980年上半年,游击队战士已由1979年的三、四万人发展到了十余 万人。苏军的侵略和保卫家园的热情使阿富汗人民纷纷选择了参加游击队的道路。 游击队战士的迅速增加,带动着游击战的战场也在迅速地扩大。到1980年中期, 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游击战都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了。 在城市中,建筑众多,街巷复杂,这是开展游击战的有利地形,此外,大批的 政府官员和政府战士所构成的城市地下组织也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再加上夜幕 的掩护作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城市游击战迅速地向全国扩散。 在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等地,战斗尤为频繁和激烈,这些地方,黑天和白 夜轮流掌握在游击队和苏军的手中,白天,苏军在各大街道上趾高气扬、恣意妄行, 政府官员们也都沉稳自如地走人自己的工作部门。但是太阳刚一消失,他们则无不 惊慌地逃人由苏军严密守控的住宅区,尽管那里偶尔也会遭到一阵枪击或是几枚火 箭弹的偷袭,但相比较而言,那里仍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在整个夜晚,城市已成 了游击队的天堂。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攻击政府大楼、广播电台,暗杀政府 官员或苏军哨兵。而白天一来,他们则不见了,街上走着的仍是乖顺的市民和骄横 的苏军士兵。 游击队员如此神出鬼没,城市游击战开展得如此有声有色,更主要的是得益于 城市中组织严密的游击联络网和游击队指挥员的良好素质。 秘密联络网大部分是由政府各部的小批官员构成,他们还建立了苏军绝对不会 搜查的武器贮藏处,而那些政府军中的联络员则经常偷偷溜到郊区去会见游击队的 领导人,送去情报,带回信息或补给品。 政府军官员参与游击战也要使用游击队提供的武器,并不是他们不愿携带自己 的武器,而是因为最适合游击战的武器是手枪和炸药。这些东西或者来自于巴基斯 坦境内的抵抗组织总部,或者由游击队员自己制造。而前一种方式获得的武器往往 更为精良,但由于获得的有限和运输的艰难,游击队员还是经常依靠自己动手。 在战术上,游击队员常常是声东击西、打了就跑。 这些城市游击战尽管从外表上看并不太惊人,但这些游击队的地下组织和保密 能力却是令人钦佩的,地下组织每个小组的成员一般不超过8 个人,每个小组至少 都有一两个武器贮藏处,即使属于同一个抵抗组织,几个小组的成员也互不认识。 在喀布尔地区,一个最有名的城市游击战组织者叫阿卜杜勒・哈克,他属于伊 斯兰党哈利斯派,在喀布尔城内外共有200 名正规的游击队员服从他的指挥,当时, 他只21岁,却指挥着一大批与其父亲同龄的分队领导人。他成功地组织了几起在喀 布尔影响较大的城市游击战,获得了大批的拥护与支持者。 当一些政府军的军官要求公开参加游击战时,他劝告说:那样只会增加伤亡, 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参加地下斗争比公开参加战斗更能发挥作用,因为这样可以提供 关于苏军和阿政府军调动或作战计划最可靠的情报,并能向各地的游击队提供弹药 或有关线索。 但由于人员活动、武器输送等方面的困难,以及敌人实力的强大,城市游击战 的难度远远大于发生在广大山区的游击战。有时候,为了更好地攻击城市目标,城 市游击战还采用城外夹攻的方法,即先在城外聚集一批兵力,围打城市,吸引住苏 军及政府军的注意力后,城市游击战再从后而起,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游击战中,进行面更广,取得成绩更大的还是发生在广大农村和山区的游击 战。 在农村及山区的游击战,由于各游击队的派别不同,而且在民族、地理、宗教 等方面也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他们一直没有统一领导作战的中心,在作战中 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阿富汗南部和东南部的游击队主要由传统的部族和山区居民构成,在传统教 士的支持下,由有名望的、受人尊敬的家族成员担任领导者,这些游击队一般在8 ~12月采取各种军事行动,也就是等到庄稼收割之后。这些游击队的作战计划、行 动方法等经常通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付诸实施,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战斗计划在行动前就已经预先拟好,他们大多以政府军为袭击 目标,袭击苏军较少,而且行动都是在夜间,袭击之后,他们便会迅速地撤回到自 己的村子中,这些人进攻时都很勇敢,但也比较轻率,所以损失也相当严重。 在阿富汗北部和西北部,前政府军大尉伊兹马伊尔・汗的作战方法极为流行, 各游击队大多按照他的观点组织战斗,在广大的农村中,选中几个主要村落,在那 里固定集中300 人左右的游击队员,以守株待兔的方法打击一切来犯的敌人。他们 一般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由于山区的交通不便和工具的粗劣不足,他们往 往只能固守在一定的区域,既不能参加固定区域外的战斗,也难以支援相距较远的 其他村庄的战斗。 而在阿富汗名字最响、最具有影响力的则是在东北部以潘杰希尔谷地为根据地、 由马苏德领导的游击队。马苏德以中国主席毛泽东和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为榜 样,并用他们的理论来武装自己部队的思想。1980年底,马苏德成功地将整个潘杰 希尔谷地的各游击队统一了起来,并把各种力量按实力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广大被武装起来的农民,他们组成地方警察负责保卫广大农村的财产和人员安全; 第二部分是战斗力很强的年轻人,30~40人一组,负责各个分区的战斗任务,他们 都装备有较好的步兵武器,并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思想修养,每组中都有一位伊 斯兰教“政委”,这些年轻人只负责在已划定的各个固定的区域内的战斗;第三部 分是那些富有战斗经验的游击队战士,他们组成机动队,可以在自己的基地以外地 区活动,参加特别的作战行动或支援其他的战斗力量,这部分人大约有4000人左右。 由于马苏德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他所占据地区具有的重要战略价值,苏军多次想除掉 他,但一直未能得逞,反而被马苏德一次次击败。 尽管上述各个地区游击队的战斗能力和作战方法不尽相同,但作为游击战,他 们的战术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游击队或者是沿着公路干线破坏苏军的运输,或 者是打击苏军的逐步推进,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或者是主动出击,打击苏军或政府 军的孤立据点。 由于阿富汗国内山区极多,因此主要的交通线极少。苏军只能靠公路来推进机 械化部队和运输主要的军用物资。这样,游击队就将破坏公路运输做为一个主要的 作战目标,他们广泛地开展地雷战、伏击战、阻击战等令苏军不知所措的战斗,这 些战斗一般规模都不大,持续时间也较短,但由于出现的路段较多,战斗的次数频 繁,它严重地阻碍了苏军进展的计划,并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此外,由于苏 军为此专门设立了护送队,并在公路沿线设立了小据点,组织不间断巡逻,也牵制 了不少的苏军兵力。在这些交通要道上,游击队有时在公路两侧利用有利地形构建 工事,夺取对交通的控制权,有时在公路必经的险要路段,如隘路、山口等地设伏 击,搞破坏,有时则利用公路两侧的村庄、树林、壕沟、丘陵等地设下埋伏,攻击 公路上的小股苏军,有时则直接在苏军通行之处设路障、埋地雷、炸毁涵洞或桥梁, 挖下深沟或陷坑。 针对苏军的逐步推进、侵袭游击根据地等做法,游击队则常常利用山区的有利 地形,构建多层防御阵地,层层重击苏军的先遣小分队及地面部队,一待苏军大部 队或是空中力量赶到,他们则迅速地撤人隐蔽地点。对于苏军的航空兵和武装直升 机,由于游击队的防空装备比较落后,他们常采用智斗的方法,在发现敌空中兵力 时,游击队往往先在陆地固定地点设立假目标,然后抢占周围有利高地,待到苏军 飞机俯冲向地面进行轰炸或投下空降兵时,他们就一齐开火,从侧面或上方击毁敌 机,消灭敌空降兵。为了保护根据地,游击队则经常在根据地外围埋设地雷或设置 各种障碍,并分成几股力量,苏军向西挺进,游击队就在东面进行袭扰,苏军扑向 东面,这股力量就利用山区地形巧妙地转移,与此同时,另一股游击队又在西面出 现,这种声东击西的战术经常令苏军疲惫不堪却毫无收获。 游击队有时也主动攻击苏军孤立的据点,这种进攻的规模大小不一,有时十几 人,有时几百人,并多在夜间进行,袭击后则迅速撤离,这些孤立点包括苏军占据 的机场、雷达站、军火库。粮仓及他们的兵营、临时营地等。 总之,游击队正是通过上述方法,不拘一格,只要存在有利于己的条件,他们 就会奋力一战,从而不断地牵制和打击苏军,使苏军自以为胜利在握的幻想很快化 为泡影。 1980年中期,对阿富汗战争负最终责任的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索科 洛夫元帅变得焦急不安。勃列日涅夫大力提倡的速战速决没有达到目的,而且苏军 对付这些无所不在的游击队开始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的确如此,不仅索科洛夫感到为难,坐在克里姆林宫中的三驾马车也感到为难, 因为苏军多年来军队训练的目标一直是如何与欧美等拥有高技术武器的国家展开正 规的机械化平原战,但在阿富汗,苏军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战略战术却无法应用。 勃列日涅夫部分撤军的想法被战况的新局势惊落在地,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提起 了。如何采取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尽快消灭阿富汗境内的游击队组织,成了很多苏联 领导人朝思暮想、搜肠刮肚、苦苦思索的问题。克里姆林宫里的秘密会议也在不停 地进行。 终于,一份决策方案送到了索科洛夫的手中。 1980年下半年,苏军改变了拳头打法,开始推行被称为“搜索与歼灭”的新战 术,把打击重点依次放在阿富汗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以确保苏联与喀 布尔之间的联系和喀布尔及其周围地区的安全,并竭力切断阿国内的各游击队与巴 基斯坦之间的往来。 苏军开始对游击队活跃的地区进行重点清剿或分区清剿。打击的方法往往是先 派出飞机侦察、确定目标区后再进行反复的轰炸,甚至将目标区的村庄炸平,将林 区毁灭,以消除游击队的一切掩护物。为了切断平民百姓与游击队间的协作,苏军 还对游击队活跃地区的平民实施了灭绝式的轰炸。而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交界地 区,苏军则加强了对国界间交通线的封锁,力图使游击队从巴境内获得的支援物资 无法运送至国内。 为了增强对阿富汗游击队的打击强度,1980年中期,苏军第16摩托化步兵师和 第54摩托化步兵师又从苏联境内的铁尔梅兹经阿姆河大桥开进阿富汗,增补到负责 整个阿富汗战区主要作战任务的第40集团军。与此同时,苏军将阿全国29个省划分 为7 个战区,即喀布尔战区(驻有第105 空降师和360 摩步师)。加兹尼战区(驻 有第8 摩步师)、昆都士战区(驻有第201 摩步师)、马扎里沙里夫战区(驻有第 16摩步师)、赫拉特战区(驻有第66摩步师)、信丹德战区(驻有第54摩步师八坎 大哈战区(驻有第357 摩步师)。各战区除了负责协调指挥本作战区内驻守军队的 军事行动外,还掌握~定数量的机动力量,可独立进行一些作战任务。另外,苏军 的指挥机构也得以有了进一步的完善,40集团军的总部设在喀布尔,并成立了空军。 防空军和炮兵司令部以及后勤指挥机构,为了便于指挥,苏军还分别在喀布尔和信 丹德设立了东、西部两个战区指挥所。 到1980年底,苏驻阿侵略军人数已达8 .5 万人,其中70~75%是作战部队, 其余为后勤保障部队和在阿政府军中的训练教导部队,此外,在土耳其斯坦军区, 还驻有苏军长期处于战斗准备的5 万士兵。 苏军新的战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更适用于对付游击战术。这种战术,苏军 一直应用到1982年中期。

Search


Share